宁致远就这样想着,他突然觉得‘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前者比后者更难做到。这是他当下的真实感受。败不馁,很多时候是出于本能就可以的,也许你是为了求生孤注一掷,也许你是为了胜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都可以的,但基本都是人到了绝境下本能的意志进行的反击,某种意义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胜不骄那就不一样了,你在风光的时候,还真的能够说想到要克制自己,要明白盈亏同源、祸福相依,老天这个时候让你在这里得意一点,那必然会在某个时候在某个方面让你失意一点,毕竟天道有常、裒多益寡嘛,对吧。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人在风光的时候想的是享受这个风光,想着怎么样更风光,想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想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想的都是再进一步,有几个会在胜利的时候想到的是谦虚而不是骄傲呢?
很少,所以,真的能做到‘胜不骄’的,才真的是克制了本能的,是这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的意志的作用发挥出来的,这样的人才真的是值得敬佩的人。而像所谓的‘败不馁’也好,所谓的‘上天要是不给我的,无论我怎么样十指紧扣,最后也会溜走;上天要是想给我的,就是我如何失手,最后也会拥有’,其实都是对本能的顺从。
你说‘缘起缘灭,皆如云烟’,你说‘冬天会周而复始,该相逢的人还会再相逢’,这未免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在外了,我们拿着这个或者这种类似的理由当成合理的借口就这么躺平了,这是很不好的。
就像宁致远有的时候发现,这看守所的高墙实在是有趣,起初你痛恨周围的高墙,觉得它让人窒息。可是,慢慢得你就会发现,你会习惯生活在其中,很多人都会慢慢习惯的。甚至最终有的人,还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就像管教之前说的那个吴来一样,对吧。这本质上就是放弃了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是,你只有不怕事,才能成事;你只有敢闯敢试,敢想敢干,人生才能少点遗憾,多点璀璨。生活就是这样,要考验你之前,从来不跟你打招呼。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开始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习惯了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害怕改变,害怕去探索未知。殊不知,这无异于给自己画了一个圈,不敢轻易尝试走出去。但其实,人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只要你能意识到自己是有主观能动性这个选择的,并毅然决然的拿起它,就行了。
想看看山顶的风景,就不要抱怨爬山的艰辛。要知道,在黯淡无光的无聊的看守所生活中,意识到自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因此而燃起希望对于嫌疑人而言就像食物一样重要。人生最痛苦的是没有希望,比没有希望更痛苦的是拥有过希望又失去。
《月亮与六便士》中说‘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在冰冷的看守所里,有人痛苦,有人绝望,但有人依然心存希望、心系自由。既然依靠别人已经不可能,唯有依靠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对我们来说,如果永远害怕迈出第一步,如果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圈子就会越来越窄。稍不留意,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一座冷酷无情的监狱。不管你在哪。
‘既知繁华三千,看淡即是浮云’,说这种话的人要么已经很成功了,成功之后该享受的也都享受过了,麻木了;要么就是年纪很大了,这一辈子经历的也多了去了,不管经历过什么,未来能经历的机会就少了,内心有什么遗憾后悔也不想去想了,毕竟对于将要不久于世的人来讲,还有什么一定要放不下去折磨自己的呢,对吧。
宁致远心想,去tamade,这就是毒鸡汤,想让年轻人快点死的毒鸡汤。谁tama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做到无欲无求、看淡一切的?谁tama不经历一切就能看淡一切的?你说一个乞丐在那里说‘我淡泊名利’,有人会信吗?无非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已’。人从来都不会相信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说的话。
一个有权有势的人说‘我淡泊名利’,感觉自己很屌一样,去tamade,这跟你没关系,人都是这样的,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的,这就是人的本能而已,你不吃了也无非是出于本能、顺从本能而已。一样的道理,你是名利的生活过惯了,麻木了,想要新的刺激感而已,这个时候的你淡泊名利就跟好吃的东西吃多了腻了一样的道理,不是你自己有多高尚好吗?
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人在这个世界上,痛苦就是必不可少的,这不是悲观,痛苦与悲观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任何事物只要到达了本质的层面,就无所谓悲观乐观、好的与坏的。当然为了能交流,语言是需要一些界定和共识的,但有了界定与共识也只是为了大家方便去理解,至于理解的是对还是错,语言本身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不然怎会有误解的存在呢?
有了共识并不代表对本质层面的理解就一定会有促进作用,有可能也并没什么作用甚至还有可能是副作用。分歧是语言天然的属性,这就是它的一部分,不以人类觉得它好与不好为转移的。你要像接受它的好一样去接受它的不好。
人生不也是一样吗?就是好与坏的混合,要你去接受,不代表你就被动的等着生活向前,而是说在你努力生活的前提之下,在你对未来的生活做出了当下的努力之下,你去接受。不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是你在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的欣然接受。
就像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朋友没了可以再交,爱情没了可以再找,那些洒掉的牛奶、离开的人,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要么得到,要么学到。你生来就一无所有,何惧从头再来呢?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处是重生。半山腰总是很挤的,你得努力去山顶去看一看,人生这道题,怎么选都是有遗憾的。但无论怎么选,都要有你主观努力的成分在里面。
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去躲,你要先去努力。努力搞明白,然后精湛,你就比人优秀了很多。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舍不得去花时间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去努力,就占据了大部分便宜。
主动选择好一件事,就坚持的去做。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低头赶路,别问前程,你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也会被越来越多人去吸引。如果有一天,你的努力配的上了你的梦想,那也是因为你的梦想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努力了才有收获,就是选择了才有机会,就是相信了才有可能。真正的强者是在夜深人静时,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自己去缝缝补补,睡一觉又是信心百倍。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落难者一样,急着告诉所有人你有多么的不幸,你的经历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笑话而已。成长本来就是孤立无援的过程,你要相信自己的人生必将灿烂。一切由自己去创造,个人的人生就是他努力奋斗拼搏来的,一个人如果连努力都抛弃了,即便给你整个世界,你早晚也会毁掉一切。
欺负你的人,因你的软弱而来;欣赏你的人,因你的自信而来;不在乎你的人,因你的自卑而来;爱你的人,因你的自爱而来;你遇到的人,都是被你的能量吸引而来。你是谁,便会遇见谁。不是你遇见谁,都是什么狗屁因缘。
宁致远越想越坚定了自己内心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一定要把当时跟每一位客户的每一笔资金往来的真实情况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管这个事件的其他参与者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好、自愿的也好、胁迫的也好、计谋的也好、否认的也好,自己只做自己该做的努力就好了。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和弯弯绕绕,也没有什么颐指气使和胡口乱喷,就是脚踏实地的诉说事实,由法律进行裁决,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所谓‘天下奇谋妙计,不过脚踏实地’。
从自己的案件经历来看,宁致远越来越发现,不论是个人生活也好,还是集团做企业也好,小胜凭志,大胜靠德。自己可以一时间因为利欲熏心也好,或者说财迷心窍也好,利用各种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是,所谓‘德不配位、必受其殃’,如果道德上有瑕疵,结果则不言而喻了,自己的下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可难道对于集团来讲不是这样吗?集团做企业,想要一直做下去,想要发展壮大,不论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都要有底线,比如要专注、要谦卑、要恒久忍耐、要真诚对待、要合作共赢;而不能投机取巧、去灰色地带、去打擦边球、去利用资源为达自身目的,不管不顾,不讲武德。
可是,个人这么做了,大部分都会受到、也很容易就被受到相应的制裁。集团呢,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和人脉,它所做出的跟个体一样的失德的行为该怎么接受相应的惩罚呢?很难。甚至他可以拿着自己手上的资源,一边自己干着失德的事情,一边还打着维护道德的名义去惩罚那些失德的个体来掩人耳目让自己更加的失德。
有些时候,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还故意去忽略,而不是去修正,甚至于还想用尽各种手段、用更大的错误去掩盖这个错误。
就像宁致远一样,其实刚开始跟承办的对话,某种意义上自己也不是很坦诚的。自己还是抱有很强的侥幸心理的。那个时候就觉得,这算什么事?跟客户吃吃喝喝收点好处费和感谢费,那不是很多行业里的潜规则嘛,这种事,与其说是由于心切而被蒙住双眼的贪婪,还不如说是由于想要不劳而获而慢慢习惯的衣来张手饭来张口。
权力这个东西,不用白不用,对于一个底层人而言,只要你拥有了一些权力,无论大小,只要你去计较,只要你拿法律的框架去框他,大多数人的命运都会跟宁致远一样,满怀希望的奋斗去获得渴望已久的权力,得到之后,由于无法抵抗住内心的贪婪和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诱惑,逐渐变得利令智昏、孤注一掷,最后落得个悲凉、凄惨的结局。
任何的交易只要是通过权力,那就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关于权力,不是我等小民可以意淫的。我们到可以根据历朝历代治理的方式进行一窥一二。宁致远最近在看妻子寄过来的历史书籍,《后汉书范滂传》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我希望你以后作恶人,可是天底下却没有教儿子为恶的道理;我希望你以后行善,当一个道德君子,可是我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就是做道德君子的缘故,所以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教你!”
说的再直白一点,如今的社会是这样黑白颠倒的,好人没好报,坏人享受生活。你只有做那些昧着良心的事才能吃香的喝辣的日日快活似神仙,我希望儿子你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就得让你以后做个坏人,但良心告诉我这些坏人坏事不能做。我的良心告诉我让你做个正直善良的好人,但你看我做了一辈子这样的好人,最后结局却是这样悲惨,所以我又不忍心让你去做个好人最后悲惨一生,做人好难的。
算了,无论怎么讲,只要你不是处于上层阶级,都难免有抱怨发牢骚的嫌疑。人生在世,有的时候就是要认命,实在不想认就把它当做是黑夜必须来临一样的客观规律,你所处的阶级就决定了,有些东西就算你看不惯,但是于你而言,它也会像自然规律那样,任你怎样也无法撼动的。对于这样的事情,不抱怨、不焦虑才是明智的。
经典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袁朗看望独守军营的许三多时,对许三多说了这样一段话:“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没得到,怕寂寞,怕失去;你是一个不好不坏,不高不低的一个兵,一个很安分的兵,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我喜欢不焦虑的兵”。
所谓焦虑,即内耗,内耗是现代人共有的精神疾病,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
不内耗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从不内耗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即使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他们也永远清楚自己要什么,舍弃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