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家里鱼雷比米多~!

换源:

  “那让自由鸢尾的炮火,给这火种守好第一道防线。”

.......

李景山走进临时指挥部,鞋跟和地面碰出响声。

黎塞留:“指挥官。”

她接着说:“物资库存的最新统计出来了。”

李景山转身接过报告,数据展开。

李景山:“采矿队干得不错。上次让布里给他们加装的震动钻头起作用了?”

黎塞留:“您的建议总是准。那些小家伙现在管钻头叫‘景山之牙’,说比以前挖石头快得像吃可丽饼。”

李景山被逗笑,继续看报告。看到“武器库”时,他表情变了。

李景山:“氢弹?这东西不是该在战略储备库吗?”

黎塞留掩唇低笑:“大凤在模拟训练中误操作把氢弹挂到舰载机上,要和我比投弹精度,被企业姐训了半小时。后来大家觉得基地武器库空间够,还有防护,就把氢弹送来了。你怕我和大凤再打起来?”

李景山扶额:“我怕你们打起来,半个基地都得被掀上天。下次这种大杀器还是锁进地下保险库吧。”

黎塞留刚要回应,李景山手指停在“生活物资”栏。

李景山:“我们现在家里鱼雷比米多。”

黎塞留:“这在末世很正常。之前港区补给全靠打捞沉船和扫描卫星仓库,能找到武器就不错了。不过您上次说要建温室,工程队把图纸送来了。”

李景山没说话,想起救回的幸存者。

李景山:“文明重建得两条腿走路。要么先发展工业,用机械把废墟里的资源榨干;要么先搞农业,让土地自己长粮食。你说,哪条路能让我们熬过这个冬天?”

黎塞留:“工业能造武器,但农业能救命。您之前说过,没粮食,再锋利的剑也拿不稳。”

李景山点头,抓起通讯器按广播键。

广播声:“所有在基地的舰娘,十五分钟后到中央广场集合。我需要会种地的人。”

十五分钟后,李景山站在讲台上。

李景山:“问题很简单。谁懂农业?种过地,管过温室,养过菜苗都行。”

台下安静。

贝法捧着茶盘歪头:“女仆学校教过插花,但没教过插秧。”

企业挠挠后颈:“白鹰的农场大多是机械化,但我没实际干过。”

逸仙摇头:“东煌的农田我见过,可真要动手,怕闹笑话。”

李景山心跳沉下去。这时,后排传来声音。

声音:“指挥官……我和姐姐可能行。”

李景山看到宁海和平海。

宁海揪着发梢:“以前在东煌,我们驻防过渔镇。镇里老阿婆教过我们翻土、撒种,还帮着收过一季水稻。”

李景山眼睛一亮:“真的?你们还记得具体步骤吗?比如啥时候施肥,咋防虫害?”

平海拽拽姐姐衣角,小声说:“阿婆说过‘深耕一寸,多打一囤’,还说要在清晨浇水。不过我们只试过一小块地,可能不太专业。”

李景山:“够了!末世里能把种子种活就是专家!黎塞留,立刻调二十只蛮啾给她们,再把君士坦丁堡外的荒地划十亩做试验田。”

平海举手:“等等指挥官。农业部需要多少人?就我和姐姐,还有蛮啾吗?”

李景山愣住,意识到问题。

李景山蹲下来:“先从你们开始。等试验田有收成,我们就建温室,招更多人,甚至养些能帮忙的小家伙。”

平海似懂非懂点头。

宁海拽拽李景山衣角:“指挥官,能给我们几袋种子吗?阿婆说过,好种子是地的魂。”

李景山:“现在就去仓库搬。黎塞留,顺便把上次在博物馆找到的《齐民要术》全息投影调出来,她们肯定用得上。”

散场后。

黎塞留:“您刚才说的‘小家伙’,是指那些总在废墟里啄食的小黄鸡?”

李景山摊手:“谁知道呢?说不定它们比我们更懂和土地打交道。”

平海:“姐姐,你说我们能让这片地长出稻子吗?”

宁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