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提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下岗潮】

换源:

  赵立春对于前妻的到来。

要说惊喜,虽有,却不怎么多。

毕竟两人分开没多久。

上一次碰面是自己在京州的时候。

时间刚好是十几天前。

对于自己的小女儿吴曼青却有些想念。

可惜,小丫头睡的正香。

赵立春看了一眼便没有打搅她。

主卧的秦晚秋依旧在睡觉。

没办法,昨晚虽然只运动了三次,有的时候次数却不代表时间,时间才是最难熬的。

两人在一起打了整整四五个小时的扑克牌。

赵立春和何琼坐在二楼客厅沙发上,聊起了近期一些事情,基本都是何琼说他在听。

“我这边要不要上场。”

何琼美眸期待的看着眼前的爱人。

为了这一刻,她从1985年开始便在布局,就是希望能帮助丈夫,现在就等赵立春的命令。

从头上的帽子、到脖子上的围巾、内衣和秋衣、T恤和衬衫、毛衣、外套、外衣、内裤、秋裤、裤子、袜子和鞋子等等数十个品种。

从最初的纤维丝到布料、染色、印花,接着再到成衣制作、甚至就连销售的渠道都有。

何琼完全可以在一年内提供十万个工作岗位。

是的,就是十万个工作岗位。

并且全部都是纺织行业。

如今纺织行业大部分都是以手工为主。

“暂时不急……”

“安排人等我通知。”

赵立春摇了摇头拒绝她的好意。

事情,是慢慢做出来的。

正如何琼安排的那般。

如果一下弄出十万工作岗位的话。

对他来说没有一点好处,甚至对京海和汉东也没什么好处,哪怕对于何琼也没啥好处。

到最后搞不好会帮成一个倒忙。

上面都会怀疑赵立春是不是别有用心。.

按照他的计划。

首先,是贸易公司进来。

贸易公司开始和京海市府洽谈。

比如带来多少衣服的订单。

接着,京海市府会交给市政协,并让市政协成立一个关于纺织行业的委员会进行统筹。

利用这个委员会对京海纺织行业进行整合。

整合完以后才是外资开始入场。

这个外资自然就是何琼。

入场也不能太多。

最多最多维持在五五的状态。

国企五、外资五。

别忘了帝国是个什么社会。

特别在这个探索阶段。

用上面的话来说就是要控制住才行。

国企四、外资六,上面会警惕。

国企三、外资七,上面会对你出手。

国企二、外资八,上面会直接按死你。

关于这点你千万不要去怀疑。

因为你走的是纺织行业。

如果你玩的是高科技的电子行业。

那没事,随便你玩,哪怕垄断也没一点关系,用上面话来说我们是用市场换技术。

先让你吃几年稍微新鲜一点的再说。

等差不多帝国掌控该技术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扶持本地企业。

要么就是扶持国企开始和你竞争。

纺织行业,对帝国来说,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最多也就是机械更新迭代的问题而已。

帝国目前欠缺的也就是订单而已。

毕竟,现在可是1990年。

要是1993年以后全面进入还没什么。

现在全面进来。

只会勾起汉东那些领导的警惕。

他们立马会终止国企改革。

到最后搞不好赵立春都会有些麻烦。

可能还有人会说,作为穿越者的赵立春清楚未来如何,干嘛不和爽文一样直接硬怼。

赵立春对此直接呵呵。

你真当赵立春是普通人啊。

他是京海市的市長。

是京海市八百万老百姓的父母官。

京海的国企纺织厂,至少有四五万职工,要是何琼安排的企业,全面进入京哈的话。

那些国企纺织厂的订单会被挤的屁都不剩。

你告诉我这四五万职工怎么解决。

四五万职工还只是表面,你还要算上从原材料运输到工厂,以及销售的国营商店等等。

这些全部加起来至少也有六七万人啊。

对比一下就是六七万户家庭。

好家伙……

二三十万人以下失去生计来源。

先不说京海这边如何。

恐怕汉东领导立马将他给撸掉。

至于说,将这些人全部安排进何琼那里打工。

尼玛……

那更是扯蛋中的扯蛋。

你一个国企员工。

让你去私企你去不去吧!

最重要的,那就是思想上的问题。

现在可是大锅饭的时代。

很多人,从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孩子、生病、到最后的死亡都是在国企里面。

思想上面的转变才是最难的。

而且,要是真下岗。

市府这边也要花费大量资金去补贴。

去补贴他们工龄什么的。

难,真尼玛难。

想到这些赵立春就头疼。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尽量盘活国企,让那些职工少下岗,主要是他么的市府没钱啊。

他清楚自己未来四五年都会在京海这边。

赵立春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从1992年确定,1993年正式实行以来。

1993-2000年短短七年时间,全国下岗职工超过四千五百万,京海未来也会迎来下岗潮。

他要做的就是少出现一些下岗工人。

毕竟,那都是政绩啊。

还有就是……

京海……

他准备当做赵家的大本营。

.............

求鲜花、求推荐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