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的转折点是赵瑞龙啊】

换源:

  如果没有那个投名状的话。

高育良很难坐上政法委書记的位置。

就算最后坐上去,也不可能坐上省委副書记。

这毕竟是个很现实的世界啊。

“唉……”

高育良无奈叹了口气。

说起来,如今算是自己的第三世。

第一世,自己算是地球上的一个宅男。

第二世,穿越到祁同伟自杀时期的高育良。

第三世,穿越到胎盘时期的高育良。

纵观自己的一生。

认真说起来也算是人生赢家啊。

高育良,1963年出生。

1978恢复高考,以十五岁的年龄参加,最终高育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汉东政法大学。(我知道是1977年恢复的,平行世界修改一下。)

1981年时,三年完成本科学业的高育良,最终被当时的导师看重,被保送法学研究生。

1983年时,两年完成学业开始读博士。

如果说,高考是自己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那他在1983年的时候。

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

可能是经历过前世的高育良,也可能是前世对吴惠芬有亏欠,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因素。

有情,也有一些利益考虑在里面。

1983年他又和自己博士生导师的女儿走在一起。

高育良和吴惠芬的命运又交织在一起。

1985年时,他获得法学、经济学双博士学位,毕业后便一直留在汉东政法大学任教,那一年,高育良也才二十一岁的年龄。

高育良毕业后便留在汉东政法大学任教。

1986年时,可能因为时任副校长老丈人的关系,二十二岁的高育良评上法学教授的职称。

1987年时,年仅二十四岁的高育良踏上政途,进入汉东政法大学政法系,担任系教学部的部長,并享受正科级的一个待遇。

1989年时,担任政法系副主任,成为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享副处级的待遇。

1992年时,依靠老丈人的缘故,高育良担任政法系常务副主任,并且享受正处级待遇。

1995年时,汉东政法大学,政法系改组,成立汉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由于汉东政法大学全国闻名,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帝国政法大学。

法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将由副校长担任。

这个第一任的院长便是高育良。

如今高育良,是汉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的院长,并拥有法学博士、经济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等一系列的头衔。

汉东政法大学是副部级全国重点985工程大学。

该校也被誉为全国政法第一高校。

書记和校长都是副部级。

党组副書记和常务副校长则是正厅级,副校长和党组成员全都是享受副厅级待遇。

因此他这个副校长兼法学院长也是副厅级。

唯一可惜的是高育良属于事业编制。

他并不是属于行政单位编制。

行政编制指的是公务员,有明确的行政级别,如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等等。

事业单位编制则更加依赖于职称。

如果说行政是权力的话。

那事业就是属于待遇。

他的待遇大部分是来自教授的职称。

三十二岁的副厅看起来很拽。

但是放眼整个事业单位还真的不算啥。

要是在行政单位的话,还能稍微自傲一下,至于现在,还是算了,老老实实的吧!

正是这一年,高育良的人生突发变故。

他的老婆吴惠芬一次外出。

被突如其来的一辆渣土车硬生生撞上。

自此,彻底倒在了血泊当中。

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

高育良也一直为其守身如玉。

不是他不想在娶啊。

主要是有一些其他的考虑在里面。

他很清楚,如今的一切虽然是自己奋斗来的。

然而吴家的帮助却占据了大头啊。

三十二岁的副厅级副校长。

哪怕放眼全国,也可以说是独一例的存在。

特别是对于草根出生的高育良来说。

他心里十分清楚,要是自己没有和吴惠芬结婚,能继续往前走,却到不了现在这地步。

如今最多最多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正处。

副处的概率占据百分之九十。

具体可以参考祁同伟。

如果祁同伟没有梁璐插足的话。

高育良比如会花上一些心思去培养他。

一年,从办事员转科员。

两年,从科员转为副主任科员。

两年,从副主任科员转为主任科员。

两年,从主任科员在到科长。

两年,从科长完成到副处级的晋升。

这一套流程下来就是九年。

甚至可以说,九年还算是属于快的。

然而普遍的人走完这个历程,都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有的一辈子也走不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