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
温纳合上了计划书。
“苏老板,这么大的投资,你的资金怎么来?”
苏晨解释道:
“资方现在在香江做准备工作,过段时间就会来棉典,最短一个星期,最长不超过半个月。
我呢,不过是被资方推到前面的马仔,这批筷子也是资方为试探磨邦竹资源的潜力,做的一个测试。”
温纳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敲诈苏晨一笔的想法,甚至还要为这些原料继续大开绿灯。
如果他现在就拒绝苏晨,人家会直接和内比都谈,陷入被动的就是他,
万一事情成了,推动这件事的功劳,也算不到他的头上,他反而会成为罪人。
军政府体系,有时候没那么多道理好讲。
10亿龙币的体量,算不上巨资但也不少,内比都方面都必须认真对待。
棉典政府进入军政府时期以后,就一直受欧美的经济制裁,能得到的投资并不多,
曾经的难兄难弟佬挝,现在也和他们拉开距离。
甚至很多外资也因为制裁,已经开始撤资。
在来到三边坡之前,苏晨也曾以为这里龙国人很受欢迎,事实上并非如此,
棉典政府、棉族人还有其他几个少数邦,情感上其实更亲近邻居三哥。
这是历史和地缘政治问题。
比如密松水电站,因为是龙国的项目,棉方可以单方面无理由喊停;
比如后来的莱比塘铜矿,加大拿方面撤出以后,龙国企业接手,但遇到的民间阻力巨大,折腾几年都开不了工。
当时三哥媒体公开说,如果是他们的企业进来,就没有这些问题。
但三哥的基建和资本,此时还很拉跨。
基于这个原因,苏晨才决定先和温纳谈,把温纳顶到前面。
温纳点点头,手摁在计划书上:
“这份计划书我就带走了,
苏老板应该知道,你们其中一项提议很敏感,
有些事不是我能决定的,刚好内比都方面有大人物过来,我会和他商量。”
苏晨知道温纳说的是建立卫队的事情,便解释道:
“这份计划书本来就是给温纳市长的,
温纳市长也知道,最近出了逻央和銮巴颂的事情,
逻央这个人没啥底线,资方还是把项目安全放在第一位。
不管是效仿佬挝的三边坡特区模式,建立一个万崩特区,
还是在厂区建立保卫力量,都是自保的措施。
如果这个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未来资方还会加大对大曲林的投资。
我们的承诺不会变,会保证至少1万以上的本地人,成为我们的相关从业人员。
计划书的事,就拜托温纳市长了。”
陈昊更懵逼了。
按照他的理解,温纳不是来敲诈苏晨的吗?
他的这种操作,已经不止一次了。
倒好像,他是跟着温纳来取计划书的,
而温纳直接让副官把计划书装进包里,压根没打算让他看。
一万以上本地人从业,大项目,绝对的大项目。
温纳皱着眉头:
“苏老板,恕我直言,
现在军方听到特区两个字就头疼啊,
佬挝金占芭的三边坡特区是不错,但人家是搞赌搞灰产的,吸龙国人的血给佬挝分一点,佬挝才支持他。
你的这个项目,如果军方在这里占股,一切都好推动。
这件事你们要是不让步,我去推动,还是困难重重啊!”
在棉典军政府体制下,军队可以经商为自己谋求军费。
但这话从温纳嘴里说出来,是在加大他自己的权重,
也就是说,温纳想谋求自己的利益。
苏晨心下了然:
“温纳市长有所不知,资方在选择地点的时候,就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四特小磨弄,一个是大曲林。
是我力争,夸大万崩码头的作用,才说服资方投到大曲林的。
商人在外无非求财,一切都是可以谈的嘛,
叫特区不好听,那就换个名字,
谈判嘛,不谈怎么知道?我给温纳市长透个底,金旺也是可以让步的。
而且我和资方谈过了,
他们很理解温纳市长要面临的辛苦。”
陈昊暗叹,苏晨的意思很明确,
没有万崩码头就不会投大曲林,金旺就会直接去小磨弄,
这是底线,其他的可以适当让步。
你要是帮我,该你的好处,也不会少。
摆在温纳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
在陈昊看来,如果主要客户是龙国,小磨弄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万崩码头,鸡肋一样的项目,送给他他都不要,还不如美赛口岸走货量大呢。
但码头港口,再烂也代表国门,就看温纳能不能说服内比都。
陈昊现在越发看不懂苏晨,也意识到苏晨的不简单之处。
但陈昊和温纳都不知道,这个计划书不过是苏晨拿出来的一个幌子,
甚至称作烟雾弹也不为过。
之所以和温纳谈,只想为金旺先谋求一个合法身份,尽快进入建设期。
现在大曲林是在政府军的管控之中,
但如果不久以后,大曲林被另外一个势力占据了呢?
金旺又会归谁?
就像伐木场一样,哪个势力控制,那么陈昊就得给哪个势力交钱。
这是三边坡规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