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重修规划开业!!!求鲜花!!!

换源:

  待杨丑丑满心感激地离去后,陈修安也回到了自己的住宅。

途中,还顺手买了一只香气扑鼻的烤鸭。

宅门轻启,一道温婉的身影迎面而来,正是婉娘。

她鼻子轻轻一耸,眼眸中顿时绽放出惊喜之色。

“呀!相公!是烤鸭!”

“哈哈哈,快去洗手,咱们今天吃烤鸭。”

陈修安笑着揉了揉婉娘那柔软的发丝,眼中满是宠溺。

婉娘乖巧地点了点头,去洗手准备用餐。

饭后,陈修安望着自己空荡荡的院子,沉吟片刻。

随即吩咐手下找来两个坚实的木头桩子,立于院中。

第二天的时候,又召来了杨丑丑,嘱咐道。

“你去衙门打点之时,顺便为我寻一柄子母长剑来!”

杨丑丑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为什么不用寻常铁匠铺的兵器?

是因为寻常铁匠铺所打造的兵器太次了。

用那种兵器,陈修安还不如用眼下自己手里的这截铁片子剑顺手呢。

要知道天宁府中最好的兵器,都是来自朝廷的。

天宁府衙门当中的刀枪剑戟那些兵器,都是朝廷军队使用过后换下来的。

然后分发给各个州府的衙门捕快使用的,材料绝对是上乘。

而且全都是由军队内的匠人批量打造!

都是开过锋,见过血的。

不过由于最近这近百年,大乾战事减少,军队裁撤。

所以这些装备便流落到了各个州府。

现如今天宁府的库房里,兵器盔甲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

这些东西,大多数都只能放在库房里面生锈。

别说多少钱了,就算是十几两。

看守库房的人也会乐颠颠的拿出来卖。

因此杨丑丑去了衙门一次,只用了五十两银子。

就给了陈修安带回来了两柄长剑。

这两柄长剑,其实应该说是一柄子母剑,一长一短。

又叫子母参差剑!

一柄是细剑,三尺长、两指宽,轻盈灵动。

另一柄是小剑,足有一尺长,一指半宽,短小精悍,便于刺杀。

母剑为明剑,子剑为暗剑,形制不一,子剑一般藏于母剑中空内。

通常两剑合拢似一剑,合用一个剑鞘,可以说是剑中藏剑!

平日一看便为一把剑,关键时候可迅速抽出,给予致命一击。

《新龙门客栈》里面周淮安使用的便是。

这两柄剑的剑锋凛冽,仅仅是在细微处能看到细微的砍杀印记。

应该是被人重新开锋过的,跟崭新的没什么两样。

而陈修安修炼的衡山剑法,行动迅捷,速度极快!

可在敌人眼中留下残影,令其迷惑。

持用子母参差剑更是其剑招变化莫测,亦虚亦实,出剑无形。

令对方阵脚大乱,从而克敌制胜。

因此陈修安拿到这柄子母参差剑之后,左手持细剑,右手握短剑。

身形一展,便在那木桩之上开始了练习,动作迅捷如电,剑光闪烁。

每一剑都精准无比,刚好在接触到木桩的刹那停下!

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

他练习的不是出剑的力量,而是出剑的精准度。

每一剑都必须刚好在刚接触到木桩之上停下来。

但凡在木状上留下一道印记,便算是失败。

婉娘轻移莲步,行至屋前台阶。

目光温柔地落在那练剑的身影上。

陈修安,剑光如龙,身姿矫健的身上。

婉娘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乖乖地坐在那里,静静观赏着陈修安的练剑。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修安的额头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婉娘见状,连忙起身,步伐轻盈地走进屋内。

取来清水与柔软的毛巾。

轻步走到陈修安身旁,温柔地为他拭去汗水,眼中满是心疼。

“相公,歇歇吧,喝口水。”

“好的,娘子。”

陈修安笑着接过水杯,一饮而尽,然后擦了擦嘴角的水渍。

又看向了手中的长剑,再次修练起来。

一个月的时光,在这修炼的岁月里,仿佛弹指一挥间。

陈修安闭门不出,全身心投入到剑法的精进之中。

而外界的花戏楼,却已悄然蜕变,焕然一新。

花戏楼的老板们,此刻心中五味杂陈,既期待又忐忑。

他们已将干股赠予陈修安,店铺的装潢也已尽善尽美。

如今大量的银两投入其中,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夜幕降临,花戏楼外,马车络绎不绝,驶入这繁华之地。

此时的花戏楼,才是真正属于它的时刻,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城东孙家的孙公子,身着华服,走下马车。

望着眼前焕然一新的花戏楼,不禁惊叹道。

“呦,一个月没来,这装潢倒是挺有味道嘛!爷今天可得好好享受一番。”

“孙公子,您来了!快里面请!”

花戏楼的刘掌柜见状,连忙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地招呼道。

“嘿,不错嘛!刘掌柜,你还是这么会做事!”

孙公子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

“今晚爷要玩个痛快,你可得给我安排好。”

“放心吧,孙公子!我一定给您安排得妥妥的!”

刘掌柜拍着胸脯保证道。

孙公子家世显赫,乃城东最大的药材走私商。

专门从事南蛮、三湘之地稀有药材的走私生意至大乾。

这买卖虽危险重重,一旦被朝廷的边防禁军发现,便是死罪难逃。

但这其中的利润太过丰厚,所以经过百年的不断摸索搭理。

使得孙家的财富迅速累积,在天宁府内无人能及。

以孙公子的财力,即便花戏楼装修之际,他也可轻易寻得其他玩乐之地。

然而,他却硬生生憋了一个月未出门。

只因他是个念旧之人。

想当年,他十五岁时,便被家中无良叔公带至花戏楼!

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

因此,对于花戏楼,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