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训

换源:

  贾惜春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当家贾敬的幺女、老色鬼贾珍的胞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早逝去,所以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兄嫂贾珍、尤氏也对她漠不关心,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因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还有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小小年纪便产生了弃世的念头。

高鹗版本的后四十回中,惜春入栊翠庵为尼,常伴青灯古佛,可是根据脂砚斋批语,惜春的结局不仅是剃度出家那么简单,而是沦落到了“缁衣乞食”的地步。

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可见惜春固然选择了出家避世,但命运并不比其他人更好。

一朵枯木逢春的桃花,让小惜春和两个小丫鬟,对冷凌城好感大增。

冷凌城用旁敲侧击的法子,从三个小姑娘的嘴里,得到了不少的有用讯息。

譬如:林黛玉的老爹林如海还没死;薛家人去年底方入荣国府,此时已经迁离梨香院,搬去了贾府东北上一处幽静的房所;今日荣国府中人少,因为东边宁国府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置办了酒宴,连贾母在内,府中主子大都去了赴宴等等。

冷凌城略略一想,便知道这个时间段,尚属《红楼》开篇几回。

呃……也就是贾宝玉在宁国府,梦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判册的时节。

想到位于离恨天的太虚幻境,以及幻境司主警幻仙子,冷凌城的心头不由升起一个念头:这个世界……有神魔?

“……得找赚钱的法子,还得是赚大钱的法子!”

冷凌城心中暗暗嘀咕着,若有所思的告别了三个小姑娘。

正常的修行进度太慢,他需要借助行炁丹,来增添自身的修为。

可惜贾府大归大,可要寻一个赚钱的法子,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难道要去外面找?

冷凌城感觉有些头疼,像贾家这种高门大户的子弟,外出游玩倒是平常,可要在外面流连时间太长,那可就不是一件简单事了,除非……犯了大错后被放逐出贾府。

不过一旦犯下大错,以贾政的刻板严厉,肯定会狠揍一顿。

以他如今的实力,自不怕落寞的贾府。

但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招惹到官方,可就没那么容易摆脱了。

回转自己的小院,还未进门,就听到一个尖利的声音在吵闹。

“……把那碗八宝粥装好,还有那盒凤梨酥,快给我包好,我小孙子还饿着呢!”

说话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婆,脸上高高的颧骨,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浑浊的眼睛渗着丝丝阴沉,正大喇喇的坐在近门的椅子上,对着琉璃和翠烟大呼小喝。

冷凌城眉头微皱,这老太婆就是他这小院里的第四个人——教引嬷嬷张氏,也是他身边唯一的服侍婆子。

不过,身为一个最不得宠的主子,在这贾府中的地位尚且不如奴仆,偏嬷嬷又是下人中地位最高的一波,比各房的大丫鬟都有面子。

这肩负教引职责的老太婆,自是不将贾离这个外生子放在眼里,常常口出不逊、动辄大骂不说,还时不时借着教引的名义打上几巴掌,前身的自闭症至少有三四分原因,要落在这跋扈的死老太婆身上。

事实上,不管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这种倚老卖老的嬷嬷着实不在少数,让各房公子小姐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就连妈宝男贾宝玉都只能忍着,可见这些老太婆在府中的地位有多高。

贾宝玉曾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这话可是切身的体会了。

琉璃弱弱的辩解着:“那是城哥儿特意吩咐多要的。”

“呸,两个小蹄子,城哥儿是老娘我看大的,还不知道他能吃多少?说不得是你们两个……”

“张嬷嬷!”

不等老太婆说出更难听的,冷凌城迈步走进了院中,淡淡道,“这些吃食是我特意让琉璃备下的。”

听到他的声音,张嬷嬷脸色忽的阴沉了几分,阴阳怪气的道:“哎呦,城哥儿今儿怎么忽的想起出门游玩了?”

若按照常理,不管嬷嬷的身份有多高,面子有多大,在公子小姐面前也要恭敬着,可这张嬷嬷根本没有,从神态中就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对贾离的蔑视与嫌弃,甚至连丝毫的遮掩都不屑。

冷凌城可没心情惯她臭毛病,冷声道:“你若无事,就趁早滚出去,别来我面前晃荡!”

“……”

琉璃和翠烟面面相觑,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担忧。

虽然少爷怒怼老妖婆很畅快,可是他们实在惹不起啊!

如果这老妖婆跑去太太面前呱噪几句,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他们。

“你说什么?!”

张嬷嬷面色一变,阴沉的骇人,蹭的站了起来,哆嗦着指着冷凌城,尖声斥道,“好啊!城哥儿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吧?还是出去一趟,真把自己当主子了?我呸,你个奴几辈的东西……”

一连串尖酸刻薄的谩骂脱口而出,让宁静的小院子比闹市还要嘈杂。

冷凌城揉了揉耳朵,走到骂的有气有力的老太婆面前,挥手就是一巴掌抽了过去,把老太婆凌空打出去两三米远。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