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如丝缕般轻柔地穿透薄雾,洒落在独孤剑谷。神雕那巨大的铁翅轻轻一掀,洞前层层叠叠的藤蔓便如波浪般向两侧分开。它转头看向赵珏与黄蓉,发出一声低沉的鸣叫,仿佛在催促二人跟上,随后便率先朝着剑冢深处走去。
赵珏望着神雕的背影,又瞧了瞧自己昨夜比试时震裂虎口的右掌,掌心处伤口虽已开始愈合,却仍隐隐作痛。他深吸一口气,握紧拳头,带着一丝期待与紧张,跟了上去。黄蓉则身姿轻盈地跟在赵珏身旁,手中打狗棒随意地晃动着,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没走多远,三座青石碑从弥漫的雾气中缓缓显现出来。正中石碑上刻着“凌厉刚猛,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字迹苍劲有力,犹带肃杀之气,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独孤前辈的赫赫威风。
“这便是独孤前辈埋剑之地。”黄蓉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她手中打狗棒轻轻一点,戳中碑后一处隐蔽的机关。只听“咔嚓”一声,左侧石匣应声而开。刹那间,一道紫光从石匣中迸发而出,一柄三尺青锋出现在众人眼前。剑身嗡嗡鸣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剑身之上还隐隐浮现出血槽,正是那柄曾误伤义士的紫薇软剑。
“这剑……”赵珏刚开口,神雕却突然振翅飞起,它那金色的利喙如闪电般啄向右侧石碑。赵珏见状,瞬间会意,运转起九阳真气,只觉全身暖洋洋的,充满力量。他双手十指紧扣住刻有“重剑无锋”的碑文,大喝一声,周身真气鼓荡。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青石轰然碎裂,一柄四尺余长的黝黑重剑现世。这重剑剑锋未开,却隐隐传来风雷之声,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将它唤醒。
此后的日子里,赵珏开启了一段艰苦卓绝的修炼之旅。每日清晨辰时,天色微亮,山谷中还弥漫着丝丝凉意,赵珏便准时立于寒潭激流之中。寒潭的水冰冷刺骨,如无数钢针般刺向他的肌肤,但赵珏牙关紧咬,不为所动。他双手紧紧握住玄铁重剑,奋力挥动,重剑劈开瀑布,发出如裂帛般的声响。
在这日复一日的修炼中,九阳真气与独孤剑意渐渐产生共鸣。每当赵珏挥动重剑,体内的九阳真气便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奔涌而出,与独孤剑意相互交融,让他对“大巧不工”的奥义领悟得愈发深刻。神雕也时常在一旁相助,它不时振翅掀起浪涛,朝着赵珏扑去,逼迫他不断调整剑招,将重剑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这菩斯曲蛇胆倒是大补之物。”黄蓉站在潭边,手中捻着一枚朱红的蛇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笑。自那日她施展兰花拂穴手,巧妙地剖取蛇胆后,赵珏每服下一枚,便觉体内真气愈发浑厚。如今,他挥动重剑时,已不再像最初那般滞涩,动作愈发流畅自然,力量也越来越强。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第九日破晓时分。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神雕突然身形一动,叼起赵珏的后领,双翅猛地一扇,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直冲云霄。赵珏只觉耳边风声呼啸,眼前景色迅速变换,眨眼间便穿过崖顶云雾。
待赵珏稳住心神,抬眼望去,只见天空中三十余只铁羽大雕盘旋如阵。这些大雕翼展皆逾两丈,体型庞大,气势非凡,正是独孤求败当年驯养的灵禽后裔。它们在天空中盘旋飞舞,发出阵阵高亢的鸣叫,仿佛在欢迎赵珏的到来。
黄蓉在下方仰观雕群,妙目流转,脑海中迅速盘算着。片刻后,她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已然有了计较:“若以此雕载精锐之士,可效当年蒙古人驯养海东青之法。”说着,她蹲下身子,玉指在沙地中快速画出奇门阵图,正是桃花岛秘传的“二十八宿大阵”。此阵变化多端,若与雕群配合得当,定能发挥出巨大威力。
当夜,山谷中燃起篝火,火焰摇曳,将赵珏与黄蓉的身影映照在岩壁之上。赵珏手持玄铁重剑,在岩壁上刻出城防图,每一笔都刚劲有力。“每雕配两名陌刀手,携火药硫磺实施火攻。”赵珏一边刻着,一边说出自己的计划,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黄蓉在一旁仔细聆听,手中打狗棒轻点地面,不时添上几笔变阵之法。她将天罡北斗阵与雕群飞行轨迹相合,让整个计划更加完善。“如此一来,咱们便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给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黄蓉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神雕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二人谋划。突然,它长啸三声,声音响彻山谷。紧接着,它挥动铁翅,“咔嚓”“咔嚓”“咔嚓”三声,三根碗口粗的翠竹应声而断。赵珏见状,心领神会,顿时大笑起来:“好个以竹为箭!明日便让这些扁毛畜生见识,什么叫‘万竹齐发破千骑’!”他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豪情壮志。此刻,他们已然为襄阳城的未来制定出了一个奇谋,只待付诸实践,让襄阳城在这场战争中屹立不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