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封王,和亲北齐大公主

换源:

  御书房门口。

带路的侯公公突然停下了脚步,侧过头小声说道:

“殿下,待会儿可要小心答话。”

随即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这表情,是有好事?

李承烨愣了一下,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对侯公公的善意表示感谢。

微笑着点了点头。

“砰!”

刚入书房,便听到箭头射中护心镜的声音。

书案后面,庆帝身着白色长衣,一根簪子随意地将灰黑的长发盘起,额前垂下几缕发丝,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

他瞥了眼李承烨,随后仿若无人地拿起一支箭,细细观看。

“儿臣参见父皇。”李承烨恭敬问安。

“平身。”

庆帝的注意力依旧在在自己的箭上。

“烨儿今年,十七岁?”

“父皇,你记错了,我今年十六。”

李承烨耿直回答,微微勾起的嘴角展示着纯真的模样。

一旁的侯公公冷汗直流。

“这三皇子怎么不知道变通啊?皇上说十七可不就是十七!”

庆帝的表情冷漠了几分,白了他一眼后说道:“咱大庆讲虚岁。”

“哦。”李承烨呆呆地应道。

庆帝又问:“平日里读书可用功啊?”

“嗯嗯。”李承烨用力地点了点头,随即露出惭愧的表情,“只是儿臣有些笨,不如太子和二皇子聪明。”

“他们一个时辰就能背会的内容,儿臣恐怕两三天都背不下来。于是常常挨先生板子。”

“两三天都背不下来?”

庆帝终于看向了李承烨。

要知道慧嫔可是出了名的聪慧,才得了“慧”的称号。

怎么生的儿子如此愚鲁?

要不是看李承烨与自己一般无二的眉眼,他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种了。

“先生教的文章都太长了,我记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李承烨小声吐槽道。

庆帝看着李承烨怯懦的模样,也懒得责怪。

这个儿子可能就这德行。

“你读书不行,那习武呢?”

“儿臣耍过几件兵器,但我总怕它们打到我,我怕疼。”李承烨认真地抱怨道。

庆帝撇了撇嘴,看向一旁的侯公公。

侯公公心领神会,道:“文华殿张博士对三皇子的评价是,勤勉上进,忠厚耿直。”

“哼。”庆帝不屑一笑。

和传闻中的一样,老三就是个没脑子的愣头青。

不过这样的愣头青,确实是他现在需要的。

“你文不行,武不就,倒也是个人才。”

庆帝又玩起了自己的宝贝箭矢。

“今年十六,也该搬出你母亲那,成家立业了。”

“我给你安排了一桩婚事,就让你和北齐大公主和亲吧。”

庆帝自言自语,仿佛在讲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但这话听到李承烨耳朵里,却仿佛掀起了滔天巨浪。

“北齐大公主?不应该和大皇子和亲吗?”

一时激动,他直接讲出了声。

庆帝眉头一挑,“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个,我想北齐大公主,当然要配咱们的大皇子了,这样才对等嘛。”李承烨天真地分析道,“而且我的三个哥哥都还没有婚约,怎么也不该轮到我吧。”

“你说的这些理由,都很牵强。”庆帝评价道,“还能想出其他的理由吗?”

李承烨冷漠地摇了摇头。

“我来告诉你,因为你够笨。”庆帝斜眼笑道。

大皇子在军中已经闯出了一点声望,再让他和亲北齐,恐怕一时势大。

至于老二和太子,两人现在势均力敌,他可不想打破这美妙的平衡。

顺着捋下来,机会就落到了老三身上。

现在太子和老二斗得太狠了,这时放个第三方进去给他们缓冲一下也好。

有北齐联姻这层关系在,老三不会被弄死,同时以他的才智,估计也无法善用这层关系,徒有个空架子下对现在的局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这样的安排,甚妙。

帝王之术,在于制衡。

看下面的人龙争虎斗,自己独坐钓鱼台。

他很享受这种所有人都在自己股掌之中的感觉。

李承烨一时语噎。

这话直接当着我的面说好吗?

李承烨阴恻恻地呛道:“让北齐大公主嫁给我这个笨蛋,会不会折辱了北齐,有失国体。”

庆帝弯弓搭箭,自傲地说道:

“折辱了又如何?他们又没选择的权利。”

“砰!”

箭矢正中护心镜。

“拟旨。”

侯公公上前一步,悉心聆听。

“封三皇子李承烨为雍王,赐宅邸一座……和亲北齐大公主……慧嫔晋升为贵嫔……”

……

“特予李承烨,朝堂参政议政之权。”

轰!

侯公公和李承烨同时瞪大双眼。

前者为三皇子感到悲戚,要知道上一个获得这项权利的,是如今和太子斗的正酣的二皇子。

只要获得了这项权利,无论愿意与否,都会被政治的洪流裹挟着走向争储的道路。

皇上是嫌如今的朝局不够乱?还是见太子和二皇子斗的太狠,想在他们中间加块缓冲?

没人能看懂皇上的心思。

侯公公原本还以为是和亲的大好事,结果却是在给三皇子挖坑。

难怪要和亲,有了和北亲联姻的关系,三皇子也算是有了在朝堂上站立的本钱。

不然以他的本事性格,很难不会被政治斗争碾成渣子。

李承烨此时也是一阵无语。

老子装了十年老实人,结果还是被推入火坑了。

这个庆帝,不似人形。

“好,既然你要让我斗,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到时候我把太子斗死了,看你这制衡上头的老东西怎么收场。”李承烨在心里恶狠狠地说道。

于此同时,一系列针对太子的邪恶计划正悄然构建。

反正李承乾也不似人形,弄死了也是替天行道。

他想起来史家镇屠杀。

卧槽,要是早点弄死太子,还能救下不少人呢。

李承烨找到了正义的理由,对针对太子再无心理负担。

甚至有些迫在眉睫。

至于二皇子,李承烨并不讨厌他,只要他不来惹自己。

两人也算是同病相怜,希望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吧。

三名争权的皇子,再加上即将进京的范闲。

死气沉沉几十年的京都,可算是热闹啦。

看着一脸漠然,不知道在想什么的三皇子,侯公公好心提醒道:

“三皇子,天大的喜事,还不快谢过陛下。”

不过他的笑容有些僵硬,毕竟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是好事,现在看来,着实有些尴尬。

跪谢完“封赏”后,退出御书房的李承烨听到了久违的声音。

【叮!】

【慧嫔晋升贵嫔,气运值 500】

【得到庆帝青睐,气运值 5000】

【和亲北齐大公主,气运值 10000】

九阴真经和巴雷特都有着落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