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此话一出,犹如在众人心中投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一时激起千层浪。
整个天机楼内的众人都是闻之色变。
甚至有些第一次来天机楼内,听苏远说书的人,面露诧异!
不通武学,却是能从道家典籍之中悟出高深的内力来!
这更是天方夜谭!
此刻天机楼内的众人呆如木鸡,随后便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哗然声。
“什么!不通武学,却能从道家典籍之中领悟出无比高深的内力出来!”
“好家伙!三千道藏,硬是被他一个人看完了,这还是人嘛!”
“不是吧!三千道藏看完,就能从中领悟出高深的内力出来,这是真的吗?这要是真的,我立马回去看!”
“呵呵!你以为这三千道藏这么好看,要知道,这道藏分门别类,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甚至不仅是类别不同,就是内容风格也大相径庭……有些无比珍贵的道藏典籍,更是晦涩难懂,读起来艰难无比!”
“若要真是如此的话,那要通读这三千道藏,岂不是难如登天!”
天机楼内,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惊叹,有人震惊,有人激动,有人惊惧……
但却没有一个人怀疑。
天机楼苏先生,天下第一说书人。
历时两年积累,沉淀,早就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的金字招牌!
凡他所说之事,无一不真。
然而众人都没想到,这悟性逆天榜上,竟然有这么一位神人!
如果不是今日苏先生开口说出来,众人根本不敢想象。
而唯一知道黄裳底细的人。
只有在场的苏先生。
于是。
这一刻,无论是武道大宗师,亦或者其他绝世高手,都是强压制下心中的震惊后,纷纷将目光看向高台上的那道人影身上。
眼神中前所未有的明亮。
神情也是从未有过的急切。
……
而此时此刻。
天字六号包厢之中。
邀月姐妹听到这里后,两人的脸上也是不由得浮现出惊愕的神情。
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什么……”
“通读三千道藏之后,莫名其妙的就拥有了武功?”
“这天下竟还有这等怪事!”
此时邀月心中更是一阵心潮澎湃。
此起彼伏。
邀月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见过的怪事数不胜数。
但像这样的事,她还是第一次见。
良久,邀月深吸口气,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可思议!这黄裳读书就能读出一身内力出来!”
“比那悟性逆天第九独孤求败还要难以置信!”
闻言。
伶星心中一阵悸动。
如果说读书就能读出一身武功的话,那天下间怕是没有几个人悟性能够比得过他了。
因为江湖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依靠武功秘籍修炼的。
倘若没有一定的武功秘籍,轻则武功稀松平常,武功不到家,重则容易走火入魔而亡。
但是黄裳却依旧能从三千道藏中,悟出一身惊人的内力出来。
更是让人骇然听闻!
想到这里,伶星不由得叹息一声,道:
“这黄裳确实厉害……”
“读书就能读出一身内力出来。”
“想必此人的武学天赋,应该极为厉害!”
邀月听到伶星如此说,也是无比惊讶,一脸骇然道:
“这黄裳如此厉害,最后莫不是从那武学之中领悟出了一部神功秘法!”
“而这神功秘法更是意外的流落到了江湖中的某个绝世高手手中!”
……
而与此同时。
另一间天字号包厢内,徐凤年和老黄听到苏远说到这里后。
两人都是一惊,难以置信。
徐凤年更是不由得一阵惊呼。
“乖乖!”
“光是读书,就能读出一身内力?”
“实在羡慕是本少爷我了!”
徐凤年此刻只恨自己读书多少了。
要知道,徐凤年先前可是最讨厌读书的,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儒生,每天臭摆着一阵脸,性格不仅古怪,脾气架子更是大。
自以为自己满腹经纶,实际上啥也不是!
不过此刻,在听到苏先生的一番解说下,徐凤年便立马对读书来了兴致。
早知道读书能这么容易入圣的,那他就应该多读点书才是。
最好是北凉王府之中所有珍藏的书籍都看个滚瓜烂熟!
这样的话,他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绝世高手!
想到这里,徐凤年顿时长吁短叹,郁郁不得志。
老黄看到徐凤年一脸郁闷的样子,一脸不解道:
“少爷,怎么了,你没事吧?”
闻言,徐凤年摇摇头,苦笑道:
“没事,老黄!”
“我只是觉得,这黄裳读书读得都可以拥有一身强悍的内力!”
“实在匪夷所思!”
听徐凤年说完,老黄很快就明白了。
原来少爷是因自己读书读少了,才闷闷不乐。
这是好事啊!
回北凉之后,老黄决定一定要把这事告诉徐骁。
徐骁没准一高兴,还能给他一大笔银子呢。
发了!发了!
这下发了!
想到这里,老黄又是嘿嘿一笑,
“嘿嘿!”
“少爷,不必如此伤感。”
“不就是少读了点书嘛,没事,回去再读点就是了!”
“说不准,凭着少爷的聪明才智,还能超过那黄裳!”
闻言,徐凤年以为老黄知道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才出言安慰自己。
随即眉头一舒展,又是喜笑颜开道:
“老黄,果然还是你懂我!”
“回去以后,本少爷一定要好好读书!”
……
另一头,高台上。
苏远凝视着台下众人一众期望的目光,继而悠悠开口道:
“且说后续。”
“而此时黄裳已经无师自通,修习了内功外功,成为了一位绝世高手。”
“但只知道读书的他哪里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一身高深的内力,只是觉得身体无比通畅,似乎要比往日里好上不少!”
“另外就是,黄裳为了早日完全皇帝交给他的任务,编写《万寿道藏》。”
“在往后的好几年里,黄裳都没有关心过朝廷内外的事,只是一门心思的扑在这上面。”
“两耳不闻窗外事。”
“也正是如此,没多久,波斯明教传入中土,黄裳都是全然不知。”
“只是后来明教严重的威胁到了大宋皇朝当朝皇帝的龙椅宝座和江山社稷,以及当时的皇帝只信奉本土中教,道教。”
“所以便当即下达圣旨,要七十六岁高龄的黄裳带兵前去剿灭明教。”
“随着这一通命令下达之后,黄裳很快就走马上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明教教众之中有很多武功高强的高手。”
“再加上明教众人打起仗来,更是个个不要命,不怕死,”
这才把朝廷的那些官兵吓破了胆,没了士气。”
“接连打了几场败仗之后,大败而归,灰头土脸的就跑回去了。”
“而得知此事的黄裳,虽是一介书生,文人,但心中的那股热血还在,心中自当是不忿。”
“于是,他便单枪匹马的来到明教之中,向明教的高手一并发起挑战。”
“而明教的众人得知黄裳的来历之后,也是欣然的接受了黄裳的挑战。”
“随后大战一触即发。”
“挑战结束后,黄裳更是一口气杀死了明教几大护教法王和光明使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