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斩神仙

换源:

  “阁下是?”

青儿放下食盒,目光从林宵身上挪开,看向邋遢老道,心底打起十二分的戒备。

垂在袖袍中的一双白皙玉掌,暗运真气,随时准备出手,虽说不清楚老道的深浅,但她不允许有谁威胁到自家掌柜的。

从那个大雪夜开始,青儿就暗自决定,自己这条命属于那个男人。

“小小的七侠镇,竟然有姑娘这等高手。”

老道似乎看透了青儿的修为,颇为赞许:“贫道自武当山来,正巧路过。”

“武当山?”

青儿惊呼:“三丰真人?”

“是我。”

邋遢老道点头。

闻言,青儿放下戒心,放眼整个九州武林,不管儒释道三教,还是正魔两道,谁没听说武当山三丰真人的名头?

“小女子有眼不识泰山,先前鲁莽,还望真人恕罪。”

青儿语气柔和,脸上的冷色散去。

以三丰真人的名头,还不至于对自家掌柜的做些什么。

青儿放下心来,泡上热茶,将邋遢老道请到旁边用茶,等着自家掌柜的醒来。

夜色浓稠,阵阵凉风回荡,杨柳摇曳,烛火明暗起伏。

半个时辰即将过去,悟性逆天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而林宵的悟道也达到最为关键的时刻。

棋盘天地之中,他的心神盘膝而坐,四面八方是纵横交错的黑白二字。

“起。”

他猛的睁开双眼,一声大喝,棋盘震动,紧接着所有棋子同时腾空,化作黑白二色,冲入身后的阴阳鱼中,太极旋转。

“斩”

珍珑棋馆内,林宵心神回归肉身,周身气势继续攀升,两眼目光如炬。

右手探出,捏剑指,以指化剑做棋,凌空点落,冥冥之中,一股可怕的势出现,裹挟黑白二子,凝聚于指尖,凌空斩落。

这一剑,有难以言喻的威势,棋盘瞬间崩碎,化作齑粉。

“天地之势。”

青儿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震撼和不可思议,她从自己掌柜的这一剑中,感受到了强大的威压。

如芒在背

悬剑于眉

“好恐怖的一剑。”

许久,青儿才回过神来,美眸中,涟漪泛滥,看向那青袍男子,胸脯起伏。

林宵缓缓起身,强横的真气化作阴阳鱼,盘旋于周身,冥冥之中,他散发着一股凌厉的气息。

倘若说先前的林宵是玩世不恭的公子,那么此时的林宵,便是一口出鞘的绝世神剑,锋芒毕露。

一招入道,衍太极,生阴阳,悟出这绝强一剑。

“好剑招。”

哪怕以张三丰的修为和心境,也不禁拍手叫好,为这一剑喝彩。

纵观他所见过的绝世天骄,无一人能比得上眼前这位年轻人。

“可有名字?”

林宵沉吟片刻,嘴角扬起:“小子斗胆,这招就叫斩神仙。”

张三丰并不恼怒,反而愈发的欣赏苏寻,笑道:“比我年轻时候狂的多。”

“小子多谢张真人指点迷津。”

林宵恭恭敬敬的行弟子礼,虽说有悟性逆天词条的相助,但之所以能悟出这一剑,少不了张三丰的帮助。

若非其刻意在落子之时,展示自己的太极功和百年修为参悟的武道精妙。

他不可能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将自己的境界提升到如此恐怖的程度。

领悟剑势,已然踏入剑道宗师的境界,差的只是内功修为。

当然,林宵这个剑道宗师比较水,就只会一式剑招。

真正实力远远不如寻常的宗师,可凭借斩神仙这一式剑招和开窍境大圆满的修为,足以杀寻常的先天武者。

“权当结个善缘。”

张三丰不以为然:“况且此番有这般造化,多是靠你自己的天赋根骨。”

似乎想起了什么,这位武当山的开山祖师好奇:“不知你可否有师承?”

“没有。”

一旁的青儿连忙道:“还请张真人得知,我家掌柜的并不曾拜过师,身上的外功也都是自己摸索着练的。”

林宵两世为人,倘若还听不出话中深意,岂非太过愚笨,况且青儿又在疯狂给他使眼色。

不做犹豫,当即双膝跪地,恳切道:“小子还请真人垂怜,收小子入门,跟随真人学艺。”

“天意如此。”

如此良才美玉,世所罕见,张三丰哪里能不动心,略微沉吟片刻之后,便爽快的点头:“也罢,如此老道就将你收入门下。”

“掌柜的,茶。”

青儿急忙端来杯热茶,林宵接过,双手捧过头顶,递到邋遢老道的面前。

张三丰是率性之人,极为洒脱,当场接过茶水喝下,意味着简单的拜师礼完成。

“徒儿见过师傅。”

他连磕三个响头,心底大喜。

张三丰看着他,越看越满意,暗道:“没想到老道这么大的岁数,竟然还收了个如此良才当关门弟子。”

当即拂袖,柔和的真气将苏寻托起,老道开口:“我门下原有七个徒弟,合称为武当七侠,只是前些年生了变故,你两位师兄一个消失,一个残废。”

说起往事,老道有些唏嘘:“你既入门,便排行老八,年岁辈分最小,也不用跟着为师上山,就在此间修行。”

林宵静静听着自己师傅的话。

张三丰继续道:“你的斩神仙虽说是从为师的太极剑中悟出的,可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路子。”

“我传你武当的镇派心法纯阳无极功,专修纯阳内力,配合你的剑道,颇为恰当。”

“再传你一门梯云纵的身法,一门绵掌,以及神门十三剑。”

这几门武学,无一不是武当派响当当的绝学,丝毫不亚于少林七十二绝技。

可见张三丰并未苛责苏寻这个小徒弟,甚至颇为厚爱,他前头的七位师兄入门的时候,都得一步一步从基础练起,循序渐进。

唯有林宵,一次传这么多的功夫,大抵是因为他本身就有根基,外功练的极为深厚,再加上此番悟道突破,成就剑道宗师。

张三丰有自己的考量,他这位小徒弟天赋太过恐怖,倘若在武当,条条框框太多,恐怕会适得其反,会限制其修为,不如放开手脚,让其自由发挥。

林宵上前,将自己师傅说的心法口诀和内功剑法等要领一字不落的记下。

这份过目不忘的本事,让张三丰更加满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