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混到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哪个不是人精,这时候要是再站出来唱反调那便是真的头铁了。
除了都察院的,整个朝堂的风向全部偏向李泰,就连部分都察院官员,此刻都有些目光闪烁,寻思要不要改一下口风。
庆帝点了点头,做了个总结。
“朕认为,这诸卿所请,甚合情理。李泰...”
“儿臣在。”
李泰走上前来,看着上方的庆帝。
“你行事机敏,处事果断,及时为我庆国皇室挽回了脸面,朕心甚慰!”
庆帝欣慰的说道。
“为民造福,为民请愿本就是儿臣分内之事,何敢言功?”
“说的好!”
庆帝抚了抚掌,满意的点了点头,只不过心中如何所想,便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传旨!”
庆帝忽然提高音量,一直立于他身侧的侯公公听到后,当即站了出来,以便随时记录。
“魏王李泰,忠孝仁义,上承君意,下体百姓。特赐北海明珠一颗。另由五珠亲王加封为六珠亲王!”
庆帝的话音刚落,群臣色变,脸上纷纷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依照庆国皇子封王律令,成年之后便是亲王,亲王又分七阶,由一珠亲王至七珠亲王。再往上,便是那东宫储君——太子之位了!
亲王之位,每升一珠都难于登天,因为皇帝要考虑平衡朝堂,便不会轻易提珠,否则有心者定会造谣皇帝有易储之心!
到那时,可能就要经历夺嫡之争,所以在皇家,大多数亲王都是三珠之位。
就连大皇子李承儒,边境作战屡立战功,至今也不过是个三珠亲王。
李承泽也不过是个五珠,之前庆帝封李泰魏王的时候也是五珠,这便已经引得群臣议论,现如今更上一层楼,加封至六珠,岂能不让心中猜想?
李泰并不在意这些,他追求的从来不是高位,所以五珠还是六珠于他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翻脸的时候,李泰自然要配合一下,装作一副高兴的模样。
“儿臣,谢过父皇!”
自从六岁那年第一次见庆帝,庆帝跟他说了“不想跪便不跪”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跪下过,即便是受封之时。
也幸好有这句话在,李泰才能够隐忍至今。他的目的从来便是在庆帝最为志得意满,认为天下唾手可得之时再给予他致命一击,如若现在便反,虽然能够轻松击败他,但无法让他陷入绝望。
庆帝也不在意李泰的一些无礼举动,于他来说,只要不会涉及他的权力,他自认为自己还是比较仁慈的。
况且不论是李泰还是范闲,他们都是这般有傲骨,倒是遗传了他们母亲的性格。
庆帝的眼神眯了眯,当年他能够设计杀害叶轻眉,自己和他的儿子自然也能调教好,通过后天调教来使他们屈服于皇权远比他们生而畏惧来的更有成就感不是吗?
父子两各有各的心思,一时间倒是陷入了莫名的默契之中。
“好了,众卿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
庆帝疲懒的挥了挥手,今天在朝上听都察院弹劾到现在,他心中也有些不耐烦。
眼见众人再不开口,庆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在侯公公搀扶下,离开了朝堂。
众臣见庆帝离开,也纷纷三五成群的离开了,李泰也随着众人一同离去。
“魏王殿下,恭喜恭喜啊。今后在朝堂之上,还请多多照顾。”
梅执礼走上前来,脸上带着恭维的笑容说道。
此番已经得罪了太子,他不得不想办法改投门庭了。虽然此事向来为人所不齿,但人往高处走向来是不变的真理,梅执礼自认为自己也不过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
长年的身居高位,早就让他忘了他年少时的志向,此刻的心里只有玩弄权术。
李泰轻声笑道:
“梅大人客气了,朝堂之上自该相互扶持。”
梅执礼脸上一喜,以为李泰接受了他的示好,当下准备接着开口,不过被李泰打断了。
李泰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梅大人先去面见一下陛下吧,有事我们回头再说。”
“啊?见陛下?”
梅执礼脸上露出一丝不解。
李泰笑着,将头抬了起来,下巴朝着梅执礼的身后指了指。
梅执礼疑惑的回头望去,只见侯公公朝着自己快步走来。
“梅大人,陛下有请。”
侯公公语气冷淡的说道。
梅执礼心中不解,但陛下相召,他自然不敢怠慢。
“魏王大人,下官先行告辞,待回头下官必定登门拜访。”
梅执礼朝着李泰说道。
李泰点了点头:“梅大人慢走。”
不知为何,梅执礼总觉得李泰这声“慢走”咬字格外的重,让他心中莫名涌现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待到梅执礼远去,李泰摇了摇头,转身便要离开。不料身后突然又传来一道苍老声音:
“魏王殿下,可否聊聊?”
李泰回头望去,正是赖御史。
赖御史站在那里,微驼的看着李泰,朝他发出了邀请。
李泰点了点头,没有拒绝。
“去我府里如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