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诗风飞扬,风起云涌!

换源:

  转眼已到了深夜时分,李承年终于回到了贤王府。

他站在庭院中,深吸一口空气,内心格外平静。

昨日的激战犹在脑海回荡,他感受到自己在庚金仙剑突破后的庞大力量。

这种力量使他清晰地看到了九品巅峰的景象,但却并未让他感到满足。

“九品巅峰,外加庚金仙剑,这实力虽强,但面对大宗师依然差距悬殊。”

李承年暗暗自语,目光深邃。

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面对未来的风云诡谲,他必须更加强大。

就在李承年叹息间,千手突然出现,影子般悄无声息地跪在他的面前。

“贤王殿下,属下千手汇报,范闲即将入京。”

李承年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这一刻他清楚,整个京城的风云即将改变。

“很好,范闲的到来会让庆国局势更加复杂。继续监视他的动向,务必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李承年吩咐道,声音冰冷而坚定。

“遵命,贤王殿下。”千

手恭敬地应道,迅速隐入夜色中。

范闲入京,对于李承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据他所知,范闲在入京之后不久就会获得那把神秘的巴雷特,而那才是真正的威胁所在。

“必须尽快拿到巴雷特。”

李承年心中暗下决心,他知道,只有拥有这样超越时代的武器,他才能在这场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远在东夷城的四顾剑也在思索昨夜的失败。

他几次三番尝试刺杀庆帝,却屡次受挫,这让他深感挫败。

四顾剑站在阁楼最高处,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的眼中透着冷冽的光芒。

“前三次刺杀失败,这一次还是失败了……庆国,难道真有大宗师洪四痒时刻守护?还是另有其人?”

四顾剑低声自语着,眉头紧锁。

不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逃离时遇见的那个神秘男子。

让他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足见那人也有一定的实力。

四顾剑根据记忆粗略绘制了一张草图,那神秘人的容貌在图中显得模糊不清。

他也不是那种性格沉稳的人,画到一半的时候愈发觉得烦躁。

下笔速度快了些,最后也是草草收尾。

可以说这幅画实在有些潦草,有一种惨不忍睹的感觉。

画完这幅草图之后,四顾剑叫人派来了自己的首座大弟子云之澜。

“师傅,您找我?”

四顾剑的大弟子云之澜匆匆赶来,恭敬地立在他面前。

四顾剑将草图递给云之澜,目光中带着期待和冷冽。

“你看看,这个人影有没有你认识的?”

云之澜看着这潦草的画像,几乎认不出那是个人。

他挠挠头,无奈地笑道:“师傅,这画得.....像个人吗?”

四顾剑眉头一皱,但他也知道自己的绘画水平确实不堪。

于是他耐着性子说道:“根据轮廓,你觉得这人是谁?”

云之澜细细观察了一番,顿时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看这个轮廓,虽然不敢确定,但猜测,应该是庆国二皇子李承泽。”

“二皇子?你确定?”

四顾剑皱了皱眉,显然不太信任这个判断。

“不敢确定,只是有些相似。”

云之澜尴尬道。

四顾剑沉思片刻,下达命令道。

“你去庆国,想办法找出画像中的这个人,如果真的是二皇子的话,你就试探一下他的实力。”

说着,四顾剑微微皱了皱眉。

“真是这二皇子的话,那他的实力也藏得太深了,所谋不小啊。”

云之澜点头,他明白任务的重要性,也知道师傅对于庆帝的恨意,便立即准备动身奔赴庆国。

庆国京城,范若若经过李承年的同意后,决定将贤王诗集印制一些。

分发给庆国那些有影响力的权贵子弟。

她深知,贤王的才华必定能掀起满城风雨。

“贤王殿下,若若听说最近大臣们对您的诗集颇感兴趣,不如将这些诗印成册,送给一些人?”

范若若自小机灵乖巧,话语中带着试探。

李承年轻轻一笑,抬手指点头:“就按你所言办吧,不过记得挑选一些适当的诗句,不要有某些不好的含义。”

范若若笑靥如花,欣然应允。

她亲自动笔挑选诗句,将那些既不失雅致,又能展现贤王才情的诗作一一整理印制成册。

很快,一本装帧精美的《李承年诗集》流传于京城之中。

诗集挑选了贤王最出色的作品,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这些诗句荡气回肠,尤其是豪迈之中透着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京城内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人们纷纷传阅,赞叹不已。

“你听说了吗?四皇子李承年可是了不得的才俊啊,这诗集中的句句金玉良言,真是妙不可言!”

“是啊,尤其是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真是气势恢宏,令人心旷神怡。”

侯公公听说贤王的新作,不禁感叹贤王的才华绝世,立即将一份诗集送到了庆帝面前。

“陛下,这是四皇子的新作诗集,请陛下过目。”

侯公公恭敬地呈上书册。

庆帝一脸好奇,接过书册,翻开第一页,目光随即被那豪放的诗句所吸引。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庆帝眼中闪过惊叹,拍案叫好:“好诗!年儿果然有着不凡的才情,他不仅在武艺上卓绝,还能在文采上独领风骚。”

侯公公看着庆帝的满足之色,也为贤王感到由衷的高兴。

“陛下,京城内外对四皇子的才情已是赞不绝口,这番诗作更是令人仰慕不已。”侯公公轻声附和道。

“不错,年儿的诗才不仅是大庆之福,更是我庆国的骄傲。”

庆帝点了点头,继而陷入了沉思。

这个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不可多得的上善之品,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全国文坛的巅峰

.......

........................................

PS:新书启航,求数据,求一朵鲜花,一张评价票,给各位读者老爷磕头了,小的感激不尽,日W起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