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年自从走进御书房,始终保持着目光微垂谦卑姿态,但他的心中却已经警惕了起来。
他知道,这位父皇庆帝并非一介平庸之辈,皇宫内外的风云变幻都在他一人的定夺之间,不动声色间便已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庆帝微微点头,朝他轻挥一手。“起来吧。”
李承年直起身子,依旧保持着恭敬。
但同时,他也注意到庆帝的目光极为锐利,仿佛要在他身上看出什么来。
“你在藏经阁,读书已有三年,可有收获?”庆帝问道,语气淡然,显得颇为随意。
“儿臣受益匪浅,感谢父皇赐予的良机。”李承年滴水不漏的回答着,心中却上下打量,试图猜测庆帝的用意。
“哦?”庆帝笑了笑,拉开了长弓,箭头仍然指向李承年。
然而,这箭头并未动,只是悬在空气中。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压迫的气氛,李承年纹丝不动,只是静静地看着庆帝。
忽然,庆帝松开了箭弦,弓箭破空而出,箭头从李承年身旁掠过,直飞向御书房宽大的窗户前,那一个阴沉森然的盔甲。
砰的一声!
羽箭撞击在盔甲的护心镜上,随后垂落了下来,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嗖——”
这一箭力量之强,精度之准,让李承年不禁暗暗惊叹。他仔细回味这箭法中的精妙,心中一亮。
这箭法不仅讲究力量与技巧,还蕴含着一种心神合一的境界。
庆帝这一箭,便让李承年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在李承年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也再次响起。
【你观庆帝之箭法如流光过隙,达到速度与力量之巅峰。领悟“金光箭法”】
“父皇箭术高明,儿臣佩服。”李承年微微一笑,夸赞道。
庆帝挑了挑眉,“哦?你也看得懂这箭术?”
“略懂一二。”李承年谦逊道,但他心中却有了新的打算。
身为穿越者的李承年早已知道庆帝酷爱弓箭的真正原因。
所以这次如果自己表现的好,恐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那你也来试试。”庆帝突然说道,示意李承年来试射一箭。
李承年没有推辞,缓步上前上前接过庆帝递来的长弓。
他深吸一口气,运用刚刚领悟到的“金光箭法”抬手拉弓,瞬间弓如满月。
仅仅是这一个动作,李承年浑身上下所透露出的气势便与截然不同,与庆帝之前那杀伐果断的威势如出一辙!
出箭之时,箭头如同金光乍现,划过空中,直直射向远方。
“嗤——”
随着箭矢出弦,一道金光闪现,瞬间穿透了盔甲的护心镜,且直刺而出,穿透盔甲身后三寸有余!
庆帝目光微微一变,显然对李承年的表现感到些许震惊。
他原本以为,李承年只是个书呆子,但如今展现出的武道实力。
这可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
庆帝看向李承年,目光中蕴含打量与惊讶。
此外,这铠甲的防御还不够!
这种防御力连强力的弓箭都无法抵挡,更何谈能抵挡得住叶轻眉那神秘的武器?
本来他对这个四皇子并没有太多期望,毕竟这个皇子虽然身为皇族,但却整日将自己关在藏经阁中,似乎无所事事。
但今日的表现却让他感到一丝欣慰。
“不错。”庆帝淡淡评价了一声,虽带着赞许,但语气却有些复杂。
“可惜,再高强的箭术,也是比不过……”
庆帝欲言又止,李承年猜测,庆帝意有所指,但未直说。
李承年知道,庆帝所忧虑的就是那把大狙。
想到现代的高科技武器,李承年心中微微动了动,但并未多言。
他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找机会把那把武器给弄出来了。
这超越时代的武器如果留在范闲手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这时,侯公公前来禀报。
“太子与二皇子求见!”
庆帝表情平静,微微点了点头。
侯公公恭敬弯腰退下。
没过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太子与二皇子步入御书房,恭敬地向庆帝行礼。
“父皇,儿臣们听闻您在召见四皇弟,特来探望。”
太子李承乾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温和以及对庆帝的崇敬。
二皇子李承泽也附和道,“是啊,父皇有事吩咐,我们兄弟自当在旁协助。”
庆帝点点头,示意两人站到一旁。
这两位皇子自打进到御书房,便在暗中观察。
当他们看到射穿铠甲的羽箭时,皆是眉头一皱,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此时,庆帝目光一扫三名儿子,开口说道,“今日召见你们来,是有一事宣告。”
李承年心中微微一紧,他知道,接下来很可能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
庆帝看向李承年,目光深邃,“李承年,朕决定封你为贤王。”
李承年眼眸微动,看来自己在庆帝面前表现箭术的做法果然没错,不仅获得了金光箭法还封了王位。
此时,庆帝接着问道,“承年,你可有争储君的想法?”
太子与二皇子的目光一瞬间转移到李承年身上,目光中的冷意和警惕几乎凝成了实质,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李承年的目光也与庆帝对上,他清楚如果自己不争,就是废棋,想要更上一层楼,这京都必须闯一闯。
“儿臣心中有志,愿为储君,为大庆立下赫赫功业。”李承年毫不避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三人都没有料到李承年会如此直接应答,太子和二皇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警惕。
这个四皇子,平日里几乎不显山露水,如今却如此直白地表态,显然并非无心之人。
原来他们一直以来对于这个四弟知之甚少!
庆帝目光一闪,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你倒是给了朕一个惊喜。”
稍作停顿,庆帝继续道,“不过,你背后并无强力靠山,朝堂之上皆是二位皇子的支持者,朕倒要看看你如何争得储君之位。”
说罢,庆帝示意侯公公上前。
“传我旨意吧!”
侯公公当即手捧一卷圣旨,恭敬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封四皇子李承年为贤王,封地南疆,钦此。”
李承年心中一凛,这南疆地广人稀,虽是富庶之地,但远离京城,想要再有作为,难上加难。但他知道,在如今的情势下,任何机遇都要牢牢把握。
“儿臣,谢恩。”李承年无疑接受了这个决定,他知道在此时此地,绝对不能露怯。
庆帝满意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又看向太子与二皇子,“你们弟兄之间,应携手共进,为大庆的基业添砖加瓦。”
太子和二皇子齐声应诺,但二人眼中对李承年的戒备却愈发明显。
“既然如此,今日封赏便到此结束,你们可以退下了。”庆帝挥了挥手。
太子与二皇子走到李承年身旁,太子李承乾微微一笑,“四弟这些年在藏经阁如何,不如接下来我们一起吃个便饭,聊聊这些年的经历?”
“此外,还要恭喜四弟封王。”
李承年知道对方这是要探他虚实,心中暗暗思索,但面上却露出淡然的微笑,“好,那就叨扰了二位皇兄。”
太子点头,二皇子则冷哼一声,三人一同离开御书房。
出得御书房,太子李承乾笑道,“四弟,我们兄弟多年未见,今日便是好好聊聊的机会。”
李承泽也附和道,“对,四弟在这三年中所修为何法?甚是好奇。”
李承年知道,这两位皇兄并非单纯想要与他叙旧,更重要的是要试探他的底细。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心中已有计较。
“二位皇兄,承年在藏经阁中苦修,虽有些心得,但前路依然漫长。”李承年语气谦逊,但从容自信。
太子李承乾目露思索之色,随后招呼道,“来,四弟,请。”
御书房外的花园,三人找了一处静谧雅致的地方,设下席位,开始闲聊。
...............................
PS:新书启航,求数据,求一朵鲜花,一张评价票,给各位读者老爷磕头了,小的感激不尽,日W起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