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寒潭悟道

换源:

  古桃树下,众人这一番悟道,竟直到日升月落才堪堪醒来。

这一夜的武当山出了很多怪事,有老鼠人立而行,狡兔挟虎威仗势。

也有夜枭口吐人言,遁入山林。

不过对于武当众人来说,这一夜的收获就是大涨的功力,以及精深的剑法。

无论是张翠山还是宋远桥,武当七子各个都发现自己功力大涨。

原本牢不可破的武道境界,在睁开眼的刹那竟然有了一瞬的松动。

同时众人对剑法的领悟更上一层楼,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他们此时在施展真武七截阵,七人合力之下已经有了力战大宗师的实力。

这是多么巨大的提升,清醒过来之后,众人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仅仅是一夜之间,自己的武道境界竟然要突破了,而且还对剑术有了全新的了解。

这对武当七子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他们练武以来,这种顿悟还是第一次出现。

也就殷梨亭有过这方面的感悟,对此还算是熟练,同样的昨夜他也是收获最大的一个。

玄阴十二剑大成,以达到了阴极阳生的境界,自此他的玄阴十二剑再也不需要走诡异路子,堂堂正正也能施展。

而真正感觉到不可思议的要属张翠山宋远桥等人。

他们可是没经历过顿悟,也不知道师伯有仙人之姿。

此时看着古桃树下的师伯,回想起昨夜师伯月华之中舞剑的场景,那欲乘风而去的感觉。

众人在联想到白石峰被一剑劈开,心中皆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测。

难不成那白石峰其实就是师伯斩开的。

念头一起,再难压制,所有人看向秦忌的目光都充满狂热。

白石峰被斩开,宋远桥等人是做过细致调查与推测的。

在没有仙人踪迹的前提下,众人通过种种痕迹与线索,最终得出一个天雷降世劈开山峰的结论。

可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新得发现。

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武当七子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白石峰就是师伯劈开的。

除了这个答案,他们找不到另一个答案。

当所有不可能都被排除,剩下最后一个不可能,即使他再怎么荒谬那也是唯一答案。

白石峰就是师伯一剑斩开,这一刻武当七子皆存此心。

众人中最受震惊的当属张翠山,毕竟其他人在此之前或多或少都听说了关于师伯的传闻。

最初就是宋远桥自后山回去,说师伯羽化飞升的。

那时候师伯还没有表现出现在这么强大的实力,只是由大限将至转变成鹤发童颜,好像还能再活一百年的样子。

而随着殷梨亭与俞岱岩来到后山随师伯修炼,有关于师伯的传闻在武当七子之中迅速流传开。

现在当众人在看到师伯凌空舞剑,掌控月华的本事,其实内心深处已经是能够接受的。

而只有张翠山是刚刚回到武当山,并不知道师伯之前的神异。

此时张翠山怀疑,自己流落海外十年,武当一定是发生过什么,指不定就是有什么奇遇。

不然师伯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大。

秦忌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众人感到高兴,同时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触。

看看这就是咱武当的太上长老,是咱的师伯。

咱师伯可是仙人呢。

宋远桥等人兴奋的互相交流心得,而张翠山则在心中开始盘算。

师伯如此厉害,自己的儿子有救了,试问天下间还有什么是一位仙人都做不到的。

陪在他身边的殷素素此时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先前将她儿子张无忌抢走的那些人实力不凡,且至今没有找到线索。

两人知道凭借他们俩,想要在茫茫江湖找到张无忌是痴人说梦,就算是最后找到了孩子,若对方逼问谢逊与屠龙宝刀的下落,两人又该如何自处。

张翠山与谢逊在冰火岛可是义结金兰的结拜兄弟,他的为人注定他不可能出卖谢逊。

所以就算是两人找到孩子,估计也就不出来,最大的可能还是会让敌人恼羞成怒,伤害到孩子。

这也是两人直接回到武当的原因,本就是想要凭借武当的实力,震慑住宵小,在用武当的名义将孩子解救出来。

现在他们发现自己的师伯不仅仅实力高强,更是在世真仙,这直接让两人欣喜若狂,有师伯在,孩子的安全完全没问题。

不过两人还算克制,没有直接当中跪下去恳求师伯,而是准备私下再找师伯商议此事。

这件事只要师伯能过问,在张翠山看来,就已经成了一半了。

众人正高兴着,一旁始终闭目不语的张三丰自顿悟中清醒过来。

苏醒的张三丰,眼神中充满了感慨,看着师兄一脸艳羡。

此番他借由秦忌悟道,也跟着顿悟出不少武学至理。

而且自身的境界也得到了巩固加深,若是这种顿悟再来几次,他大宗师境界都能在上一层了。

“多谢师兄。”

清醒过来的张三丰,直到昨晚秦忌悟道,实际上是照顾他们了。

若不然秦忌完全能够随月华飞去,与广阔天地顿悟成仙。

“说什么傻话,你是我师弟,师兄有了好事岂能忘了你。”

“来,咱俩聊聊,看看你这一夜有多少感悟。”

秦忌打断了张三丰的感慨,转而想与张三丰坐而论道。

这是两人年轻时候经常做的事情,有什么收获了,有什么感悟了,就坐下来互相论道指出不足。

当年张三丰创武当剑的时候,秦忌就曾给过他不少建议。

“敢不从命。”

听师兄要论道,张三丰立刻来了兴致。

来到师兄身旁坐下,当即阐述了一番自己感悟的道。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

张三丰的感悟是自己近些年来参悟出来的太极之理。

这是他在道家八卦阴阳之中演化而生的天地之道,以往张三丰虽有感悟,但多不成体系,勉强凝练出一门太极拳剑,而经过昨晚悟道,张三丰已经能够很清晰的阐述太极理念。

听着张三丰还有些简陋的太极理念,秦忌很是欣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