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突然笑嘻嘻对康茂才说:“老康啊,你别紧张啊,我已经知道你是陈友谅的奸细了。”
一句话差点没噎死康茂才。什么叫别紧张,什么叫我已经知道了你是奸细。
朱元璋看着康茂才,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继续说道:“老康,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不会真的想跟着陈友谅一条道走到黑。你要知道,跟着我朱元璋,咱义军大旗一定大江,替天而行道,陈友谅那都是乌合之众。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立功赎罪。”
康茂才心中一紧,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镇定,小心翼翼地问道:“上位,您说,我康茂才一定照办。”
朱重阳在一边忍不住腹诽。什么大旗插遍长江南北,真能忽悠。人家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你才老弱妇孺拢共二十万出头。要不是康茂才在你的屋檐下,他能听你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也不回避朱重阳和刘伯温,直接对康茂才说:
“我要你回去,告诉陈友谅,说大兄弟啊,我老康已经成功打入朱重八那个小子的内部,愿意为他做内应。你再告诉他,七月初九,朱重八那个小子会趁夜在龙湾设伏,你会在江桥那里接应他。”
康茂才心中一惊,这分明是要他去忽悠陈友谅,让他自投罗网。但他也明白,这是朱元璋给他的一次机会,如果把握得好,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立下大功。
“上位,我明白了。我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保证让陈友谅相信我是真心反水。”康茂才郑重其事地回答。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笑,拍了拍康茂才的肩膀:“好,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记住,成败的关键在于你的表演。”
康茂才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也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父帅,您……”
朱重阳心里也是一紧,这跟刚才商量的不一样啊,朱元璋直接告诉陈友谅在龙湾设伏,那还打个屁伏击。
“娃,你问伯温,他懂我为什么这么说。”朱元璋眯着眼睛,得意洋洋。
朱重阳转头望着刘伯温。
“小世子,陈友谅是何许人,狐疑之人。他不可能全信康茂才,这点反间计他能不懂?这人嘴上瞧不起诸葛孔明,其实也就真像司马懿,狼顾又狐疑。所以,空城计就能拿得住他。
诸葛亮每计都稳实,唯独空城计这一次来了个以虚代实。司马懿正是被算中了性格,才会中计。但凡当时换个匹夫,肯定千军万马冲过去破城了。
小世子,计策计策,算计的更多是人心。”
一席话瞬间让朱重阳清醒。虽然自己带着一世记忆,带着历史,也有抵不过这两个王朝最能动脑筋的人的时候。
陈友谅,有这样的对手,够你喝一壶了。
“不光如此,重阳,你还得知道,你娘亲这会儿应该去康茂才家里给他的娘亲拜寿了。”朱元璋补充说道。
“这是为何?”朱重阳一点都看不透了。
“你以为这么多年老爹我手底下这帮弟兄这么服帖我,只是因为我能指挥吗?非也!”朱元璋停下来卖了个关子。然后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是你娘亲,每次都记得将帅们的家里父母妻儿的生辰。将帅们外出打仗的时候,你娘亲都给他们的爹妈,他们的妻子儿女送衣服送吃的,给他们过寿。
如果没记错,今天应该是康茂才他娘亲的生日。
所以跟你说,你的娘亲是个伟大的人。咱跟你娘,那就是日月行天,是一体的。没有她就没有我。”
说得朱重阳几乎落泪。他这才知道,朱元璋笼络人心的法宝。
原本他还以为老爹会让康茂才把家人当人质扣下来,威胁他去做事。没想到是这样。
有了这层人心,又有什么不能胜的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