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依计行事?

换源:

  第二天,康茂才的另一封信终于抵达,约定的内容让陈友谅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晚上将拆掉江东木桥,以便陈友谅的战船通过。

陈友谅回信说,依计行事。

当日下午,竖着“陈”字的战旗终于到达了龙湾。战船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

“陈友谅这家伙,家底真厚实!”朱元璋咬牙切齿,却是很羡慕地说道。

朱元璋远远望见,汉军的士兵有条不紊地上岸,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他并不知道这不是陈友谅,而是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

朱元璋心中暗自得意,他对身边的汤和说道:“果然,陈友谅没打算在江东桥进攻。这家伙,果然被咱逼到龙湾来了。”

在确认汉军士兵全部进入了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了手中的红旗,指挥着他隐藏在石灰山后、应天南城和大胜关的五路军队从不同的方位展开攻击。

此时,汉军的士兵们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掉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盔甲上的反光,但这些敌人却纹丝不动,静静地注视着他们,仿佛屠户在看着圈里的猪羊。

“这是什么情况?”士兵们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阵恐慌。

战场上出现了一种可怕的宁静,宁静得令人毛骨悚然,仿佛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这他妈是怎么回事?”一名汉军士兵低声问道,眼中流露出恐惧。

“别慌,可能是敌人不敢动。”另一名士兵试图安慰他,但他自己也心里没底。

就在他们心中疑惑之际,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黄旗。五路军马在朱元璋的指挥下,默默无声地穿越草丛,迅速包围了汉军。应天南城、大胜关的兵马如潮水般涌出,气势如虹,直逼汉军。

“冲啊!”随着号角的吹响,汉军士兵们终于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开始惊慌失措地向后撤退。

骑兵们如同猛兽,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汉军几乎无从抵抗,他们纷纷朝着船只奔去,然而此时正是退潮时分,船只已然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入长江,试图逃生。

刀剑相接的声音在空气中回响,鲜血溅洒在战场上,宛如一幅惨烈的画卷。

“快!给我杀!”这里的主帅陈友仁一声令下,刚刚上岸的汉军顿时慌乱不已。他们面前的敌人来势汹汹,犹如狂风扫落叶,汉军士兵面露恐惧,纷纷朝船只方向逃去。

“快找船,快!”一名汉军士兵慌张地喊道,面色苍白,手中的刀摇摇欲坠。他的声嘶力竭,却无人回应,身边的同伴早已被恐慌吞没,纷纷向着长江奔去。

“我们不能退!”陈友仁怒吼,心中暗自焦虑。

他能感受到战局的变化,敌人如潮涌来,汉军的防线岌岌可危。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变得苍白无力,周围的士兵已然失去了斗志,四散奔逃。

“陈将军,快随我上船!”一名气喘吁吁的副将急迫地道,眼中满是惊恐。

“我哥哥交代我进攻龙湾,我说到做到!”陈友仁斩钉截铁地回应,心中却难以掩饰慌乱。

他明白,自己已然陷入了重围,前所未有的绝望在他心底悄然蔓延。

与此同时,五路军中的徐达冷静地指挥着攻击,他在高处,用剑指挥着战场,他的兵各个勇猛,刀剑闪烁着寒光,毫不留情地斩向面前的敌人。

“我陈氏汉军,无敌天下!”陈友仁高声呐喊,愈发激励着手底下的士兵们的斗志。可惜并没有多大作用。战船虽然高大,在狭小的龙湾无济于事。

陈友仁的汉军士兵们只能仓皇逃窜。

“敌人没有退路,杀了他们!”冯胜带着自己的士兵,骑着快马,从石灰山加速冲锋而下,如同一头怒吼的狮子,剑光闪烁之处,汉军犹如草芥,纷纷倒下。

石灰山后,许多汉军士兵被包围,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五路军,他们心中惶惶,纷纷呼喊着:“求饶!我们投降!”

午后的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仿佛在闪烁着无数利刃的光芒。陈友仁神色慌张,心中忧虑如焚。刚刚指挥着十万大军在龙湾登陆,他却未曾料及,局势瞬息万变,转眼已是危机四伏。

“快!快上船!”

他急促地叫道,声音在码头回荡,手握的长剑因焦虑而微微颤抖。四周的士兵面面相觑,慌乱不已,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早已失去了斗志,纷纷向后退去。

江水退去,船只因潮汐而搁浅,朱元璋的水军本来就能力不足,朱元璋的水军部队都是渔船,小船根本够不上汉军混江龙的船边。就像婴儿跟大人的身高比例一样,差得太远。

朱元璋不愿意放走汉军头领,他正在狮子山上焦急徘徊,眼睁睁看着汉军慌忙逃命,心中恨意难平,然而无能为力。

就在此时,常遇春在敌营里横冲直撞,吸引了朱元璋的目光。

朱元璋立刻高声喝道:“常遇春,你小子不是要将功赎罪吗,现在就是时机!”

常遇春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凶横的狞笑,他手握长戈,一跃而起,犹如腾空而起的猛鹰,直向岸边的汉军扑去。长戈在他手中舞动,宛如雷霆万钧之势,直逼前方敌阵。

【鲜花,收藏,月票,评价,快来砸死陈友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