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居!
最让京都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流连忘返的烟花之地。
今天异常热闹。
原本,大家最喜欢在这里舞文弄墨,交流创作心得,顺便弹弹琴,听听曲。
当然,有时候大家也会讨论一下,有可能成为新花魁的潜力新人。
男人嘛。
聚在一起,不是聊国事,就是聊女人。
只不过,今天醉仙居热闹的情况有些特殊。
因为大家都在谈论一个人,六皇子李承安!
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家在讨论的是李承安创作的上百首惊为天人的诗词!
“换做其他文人的话,这百首诗词里面,任意拿出来一首,就足以震惊整个庆国文坛啊,可是六皇子竟然创作了上百首!”
“人比人,气死人,关键是六皇子才五岁啊,这已经不是天才了,这是文曲星下凡了吧!”
“我听宫里面的老太监们传言,这个六皇子创作没有瓶颈,之所以只创作了百首诗词,不是因为他黔驴技穷,而是因为公公和宫女们准备的笔墨纸砚不够了!”
“真的假的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六皇子真的是文曲星下凡了啊!”
“原本,我还想着我们庆国文坛,可能要一直被北齐文坛看不起,但是现在有了六皇子的话,我觉得我们庆国文坛可以跟北齐文坛掰掰手腕了!”
“不知道,北齐庄墨韩大师,看到这些诗词之后,会作何感想啊!”
“庄大师到底有何感想我不知道,但是我初看六皇子这些诗词的第一眼,就当场跪下了!”
“啊,我是整个五体投地的姿势一整天,反复拜读六皇子这些诗词!”
“那传言的六皇子乃是诗仙转世,岂不是要成真的了啊?”
....
最开始,醉仙居大家讨论的只是李承安五岁年级,创作了上百首经典诗词。
后面,来了很多真正的文人和大家之后,大家讨论的方向,也由震惊变为了震撼。
“《蜀道难》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而又变幻莫测,根据内容的需要,不断地变换句式和韵律,运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这种狂放的创作风格,简直是我们文坛的一股清流,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一股新潮流,引领趋势!”
“酒入愁肠,七分化为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庆啊,我们庆国文坛有六皇子这样的诗仙,当真是我们庆国千年来积攒的福源啊!”
“如初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啊,每每读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让人动容不已啊!”
“是啊,庆国有六皇子这样的诗仙,当真是庆国文坛之幸,庆国之幸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实在是太经典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文坛一直有很多人写遗憾,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写到六皇子这么深情,这么深沉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简直就是描述我们每个读书人的真实写照啊,六皇子这种不识人间疾苦的皇子,却能够做出这样的诗词,真的是让人动容啊!”
......
在醉仙居不为人知的一个书房之中,十三岁的司理理看着上百首诗词,也是一会兴奋,一会激情慷慨,一会又失魂落魄!
谁也不清楚,这个小姑娘为什么看个诗词,都能如此失态!
但是,只有司理理自己清楚,这个李承安真的是文曲星转世,随便一首诗词都是震惊文坛的存在!
......
二皇子府邸。
二皇子李承泽,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
在这不休息的时间之内,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反复品鉴六弟李承安在大殿之上,所创作的上百首诗词!
“天才啊,简直就是天才!”
“以后一定要好好跟六弟结交一番啊!”
“如果能够侥幸活下去,就算是拜师六弟,我李承泽这辈子也算值了!”
......
以醉仙居为起点,京都三天之内,就把李承安的上百首诗词广为流传起来。
原先,京都老百姓见面日常都是询问一些稀松平常之事。
现在,老百姓见面都是先来几句李承安的诗词,对对暗号,才能吃得下饭,做的下事情!
放佛一夜之间,京都老百姓谁不会背诵几首李承安的诗词,就已经完全落伍了一样!
......
儋州。
当范闲看着书信上面,上百首熟悉的诗词,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恍惚。
“什么情况?”
“难道说,这个世界除了娘亲之外,还有新的穿越之人吗?”
“这些诗词不都是在蓝星上才有的诗词吗?”
“当初娘亲,难道一心一意发力民生,没有振兴文坛啊?”
范闲看着熟悉的诗词,越来越觉得很有必要提前去京都了!
......
北齐!
皇宫!
当北齐小皇帝看着满脸失神的庄墨韩大师,也是小心翼翼的劝慰道:
“先生,这一切或许就是庆国早就谋划好的骗局!”
“一个五岁小孩子,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创作出来这么多的经典诗词!”
“先生,你千万不要动怒啊!”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