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陛下有何难题需要臣下解惑的?”
贾珍自是记得自己曾经的承诺。
于是也不谦虚客套,朝着皇帝询问了起来。
“大庆兵强马壮坐拥百万虎狼之师。
而我大梁与大齐一直都被大庆压的缓不过来气。
不过大齐多少比我大梁还好些。
因为大齐有大宗师苦荷坐镇。
大庆也有一个大宗师叶流云,甚至朕还听闻大庆皇宫内还有一个大宗师存在。
虽未有人得到证实,但朕觉得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可恨的是,就连东夷城也有一个大宗师,而我大梁唯一的大宗师太祖爷却与魏国大宗师对战中与之同归于尽了。”
“现在我大梁虽有不少强者在,但大宗师之下皆为蝼蚁。
所以朕每每想起此事,心里就如同被压了一块石头般的沉重。”
“朕知道,如果在向这般下去,恐怕要不了多少年我大梁就要亡与大庆或者是大庆与大齐联手了。”
“可思来想去,朕不知我大梁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是按部就班?还是另辟捷径?”
“如按部就班,我大梁没有一个大宗师坐镇,我大梁该如何面对未来
可另辟捷径,我大梁又该走哪条路呢?”
“贾爱卿,朕知道你聪慧。
但朕也更加知道你大胆,思想活跃。
所以今日朕不仅要你的聪明,朕更要你的大胆。
哪怕给朕想出一个剑走偏锋的办法来,你也是我大梁的功臣。”
皇帝语气悠悠开始为贾珍诉说出了大梁如今所面对的困境。
可越说,皇帝的语气就越沉重。
直到把情况说完,皇帝这才开口对着贾珍寻求起了办法。
他所发愁的事就是如今大梁看似一片欣欣向荣,可缺无人知晓的是,如今的大梁已经是立在悬崖边上了。
可这些话他也不能跟文武大臣商讨,因为话说出去了,谁敢保证这些话不被流传但大庆与大齐。
虽然大庆与大齐也可能明白大梁如今的局势。
但大梁不能自己先弱了气势不是。
这要是人家还没对大梁如何呢,大梁自己就先虚了。
这不就相当于是在告诉人家,大梁真的没有隐藏的底牌了嘛。
当然了,他私底下也隐晦的向一些个大臣们做了询问了。
可那些个大臣最后给出他的答案都是他能够想到的。
也正是如此,他知道这事就算是把大臣们聚集起来商讨最后也商讨不出个什么好的办法来。
所以他就想到了贾珍。
跟贾珍相处的这几年来,他知道贾珍不仅聪明。
胆子也很大,而且思维跳跃也很快。
有些事,贾珍的做法虽然常常让人无法理解。
但贾珍却总能够以最简单的办法来达成目的。
所以,现在他的期望寄托在了贾珍的身上。
他只求贾珍能够给他想个应对的法子。
哪怕这个法子剑走偏锋,也比他一个人自己发愁的好。
“其实想要解决此事也很简单。”
“大庆不是有流言蜚语,他们皇宫里有一个隐藏的大宗师嘛。
那我大梁也可有样学样,虚构一个大宗师出来啊。”
“我大梁也是泱泱大国之一,所以我大梁能有个大宗师不过分吧。”
贾珍听了皇帝的话后,不自觉的与戴荃对视了一眼。
随后便开口对着皇帝诉说了起来。
而听得贾珍的这番话,皇帝双眼放起了精光。
“话虽如此,可如果大庆与大齐派强者来皇宫试探该如何?
到时候如果大庆与大齐派遣的强者发现我大梁的大宗师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出来的。
怕我大梁丢人是小,暴露底蕴才是真的。”
可高兴过后,皇帝却又开始犯难了起来。
毕竟大梁突然出现一个大宗师,也势必会引起大庆与大齐之间的警觉。
而为了试探大梁是否真有大宗师,他们也必然会派遣强者来皇宫试探。
可如果经过试探发现他们皇宫没有大宗师,那他大梁可不就是丢人那么简单了。
“此事陛下不必担心,臣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大宗师说到底也是超凡脱俗的人物,所以哪怕是虚构一个出来,我们也需要进行漫长的铺垫。
咱们不能说,刚刚确定就直接把大宗师给虚构出来。
如此反倒是更容易人的怀疑。”
贾珍摇了摇头,对皇帝安慰了一句,这才继续说起了自己的谋划。
“不错,继续说。”
皇帝点了点头,对着贾珍道。
“其实此事也很简单,那就是由陛下选戴公公,由戴公公率领宫内小太监召收一些高手强者加入组成一个新衙门。
此衙门名为西厂,与锦衣卫同职责。
都是监察天下官员,各方势力还有敌外势力的。
并且西厂同样有先斩后奏之权。
不过西厂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动地方军队。”
“因为西厂越是嚣张,名声越大,那就越能够引起各方势力的注意。”
“戴公公不是八品强者嘛,等着西厂名声闯出去以后就对外宣传戴公公早已经突破到了九品上境。”
“但是,戴公公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
虽说这只是一个九品上强者,但这天下又有几个九品强者?如此就更别提九品上的强者了。
所以九品上强者的威慑力也是大的。”
“陛下也说了,大梁要不了多少年。
但这些年也足够咱们做很多事了。
毕竟咱们不可能仅仅只依靠一个虚构的大宗师活着。
毕竟虚假的,终究是虚假上不了台面的。
可是能够达到暂时威慑就是好的。”
“这些年至少我们是得到了一个强大的衙门组织西厂。
一个西厂也是有不小威慑力的。”
“同样刚才臣也说了,西厂的作用就是吸引各方势力的注意。
而我们呢,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在暗中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臣也有一个较为好的想法。
那就是去塞外购买大批良马,最起码这支军队要有不下五万铁骑。
这五万铁骑不仅要人人皆配马匹,更要人人皆穿甲胄,准破甲马塑。”
“但这只军队却也不能限于五万人。
五万人只是骑兵,而这支军队的人数最好是多多益善,并且要装备精良,战力至少也要是精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