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拆车

换源:

  第十一章:还请陛下与诸君!放过英魂一片安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庆帝心里默念着这句诗词。

双眼怅然。

他想起了自己还是太子的时候。

率领大军北伐。

那也是自己最后一次率军出征。

因为那一一战。

他修炼的霸道真气突然出了岔子。

竟是让自己体内的经脉尽数断绝。

幸好自己天命所归。

不但没有死去。

反而因祸得福。

一举修炼成了霸道真气。

晋升为了大宗师境界!

但是时至今日。

他依旧很是怀念当年驰骋沙场的快意。

那是属于战争独有的艺术美感。

“不破楼兰终不还啊......”

庆帝终于是轻声开口了。

明明声音很小。

但是却很清晰地传入到了大家的耳朵里。

台下诸臣顿时收敛起自己的兴奋。

静默了下来。

庆帝抬起那对不怒自威的眸子。

看向陈平平。

笑道:

“你为了救朕,双腿都断了那一战,咱们也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地气势吧。”

陈平平微微颔首。

流露出追忆的神情。

笑道:

“是啊,当年追随陛下出征,

陛下每一次都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

而且陛下也是携带这一气势,挫败敌军!”

“哈哈哈!!!”

庆帝大袖一挥,大笑了起来。

不知何时醒过来的秦老将军。

这时也是插话道:

“看来这四殿下在边塞,也不是没有打过架啊。

没有亲身体验过,怕是写不出来这般气势的边塞诗。”

见朝堂上一直昏昏欲睡的秦老将军都收到触动了。

庆帝看向李承民。

语气平缓了许多。

“给朕说说,那一场战役,战果如何?”

李承民知道庆帝问的。

是刚刚自己说的追击北齐败军到玉门关的战事。

他抱拳说道:

“全歼敌军。”

“好!这才是我大庆军威!”

庆帝拍手叫好。

这一下。

太子有些要站不住了。

他今天是要来看李承民出丑的。

可不是来看李承民出彩的!

一旁的二皇子看出了太子焦虑。

嘴角一样。

甩了甩额前的羊驼刘海。

然后在太子眼前伸出大拇指。

夸赞道:

“四弟这首诗确实是极佳。

在我读过的这么多书里。

我感觉这首边塞诗都可以排在第一位!”

太子猛地看向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二皇子。

被二皇子这么一激。

他的内心更焦急了。

于是乎。

太子咬咬牙。

一甩袖。

站了出列。

“父皇,儿臣有话说。”

.................

太子要发话了。

大家都纷纷屏息凝听。

心里有些高兴。

毕竟以前太子都是像个鹌鹑一样。

现在能够主动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让庆帝庆帝要是饶有兴致。

庆帝微微俯身。

问道:

“太子,要说什么?”

太子先是看了眼李承民。

随即行礼说道:

“四弟在文学方面确实是天赋异禀。

但是刚刚所说全歼敌军。

只怕都是大皇子的功劳。

四弟刚刚所言,好像是功劳都在他身上。

儿臣以为,属实是有些不妥当。”

太子所言,让台下群臣再次议论了起来。

尤其是在站队太子的官员的推波助澜下。

议论风向再次回到了当年。

四皇子申请去边塞的沽名钓誉的行为。

议论声传入到庆帝的耳朵里。

那双眸子微微眯起。

仿佛酝酿着雷霆风暴。

念在刚刚李承民作诗之功。

庆帝本想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

只是台下臣子竟是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臣,都察院赖名臣,有本要参!”

赖名臣?

李承民回头瞅了眼。

看着台下那个小老头。

心里叹息。

又开始被当枪使了啊这赖御史。

庆帝看着赖名臣。

平静道:

“赖御史要参什么?”

赖名臣跪伏在地。

悲愤不已拜道:

“臣!参四皇子!穷奢极侈!

在沧州城这等苦寒之地。

为一己之乐,收刮民脂民膏。

打造不符规格的车架!

四皇子所为,实在朝廷蛀虫,百姓不幸!”

赖名臣声音激昂。

那种为百姓喊冤的真心。

仿佛能够感染给大殿中的其他人。

纷纷开始谴责四皇子的奢华暴行。

太子就快要压不住自己的嘴角了。

但还是强忍着笑意。

上前添一把火。

“四弟,本以为前面贪取功劳已是不对。

赖御史所言,更是大错特错!

都怪我这个哥哥失职,没有带你走上正轨。”

李承民本来都跟这小老头有些共情了。

心想这位赖御史是真的心系社稷,关心百姓。

这一下子被太子给整恶心了。

这要是跟你学。

能走上正轨才有鬼哩!

庆帝听完赖名臣所参,神色平淡。

看不出他是愤怒还是无所谓。

他看向李承民,问道:

“李承民,赖御史所说可是真的?”

李承民抱拳行礼。

认真回到:

“禀陛下,赖御史所言不假。”

“哗!”

朝堂再次喧哗开来。

这四皇子就这样子认罪了???

看来是四皇子在陛下面前。

也不敢造次了。

这四皇子在边塞作威作福。

这在陛下面前。

也还是乖乖认怂!

“肃静!”

候公公看到陛下皱起了眉头。

赶忙站出来制止了大家继续议论。

朝堂再次安静了下来。

庆帝沉缓开口,语气再次出现了不善:

“李承民,你这是认罪了?”

李承民回应依旧平静。

“臣认罪,但是赖御史有一点说错了。

臣的马车完全符合皇子规格,并没有僭越。”

“哼!”

庆帝将桌上基本折子都丢在李承民跟前。

怒斥道:

“这都是参你的折子!

吃不了边塞的苦,要回京,朕允了。

你竟然还要打造一辆这么奢华的马车。

你丢尽了朕的脸面!”

随后。

庆帝大手一挥。

候公公心领神会。

高声喝道:

“抬!四皇子座驾进殿!”

众人皆惊。

没想到陛下竟是直接将那奢华的马车给抬进了大殿。

四皇子回京两天。

这辆奢华马车就一直是引人注目。

今日总算是可以近距离参观一下这皇家子弟的奢侈了啊。

看着数十位大力士抬着那马车沉沉入殿。

大家啧啧称奇。

眼尖的臣子还能看出。

那马车的外表的材质就不一般。

那飘扬的窗帘还有门帘都是上等的蜀锦所制。

就是不懂这些奢华物件的。

就看看那车轮。

竟然也是镶嵌有玛瑙玉石。

现在不管怎样。

大家对四皇子都是发自内心的谴责。

这实在是太奢侈了!!!

“轰!”

马车被重重放在空出来的大殿中心。

庆帝瞥了瞥李承民。

冷冷下旨:

“拆!”

搬运的数十位大力士开始分发工具。

将这辆人人指责的马车进行拆卸。

当那闪着玛瑙玉石光泽的车轮被拆下来。

放在一旁时。

不少官员都有些挪不开眼睛。

紧接着。

就是车顶被掀开了。

大家隐隐看到宽敞的车内。

还有极其名贵的内饰。

大家已经开始有些心痛起来了。

其实这车,也不一定要拆啊。

到时候有机会,拿来赏给自己也好啊!

当大力士抡起锤子就要砸开三面车壁时。

从始至终没有说话的李承民开口了。

“且慢!”

庆帝冷眼看过去。

不满道:

“李承民,你要抗旨吗?”

李承民看向庆帝,缓缓道:

“这车壁,还是又臣来亲自拆卸吧。”

也不管庆帝答不答应。

李承民自行走了到大殿中。

群臣都投以厌恶的目光。

不过李承民毫不在意。

他让大力士放下锤子。

而是选择了小工具。

准确利索地拆卸着车壁。

当三面车壁被李承民一块一块拆下来。

没有让车壁倒放在地上。

而是让大力士们相继支撑着。

立在原地。

看着三面车壁。

李承民面露哀伤。

缓缓道:

“烈士英魂,岂可用大锤侵扰呢?”

身边的臣子面面相觑。

不知道四皇子为什么说这话。

庆帝也是坐直了身子。

冷冷问道:

“你此话何意?”

李承民没有回话。

而是拿起一把小刀。

动作轻柔地将车壁上贴着的昂贵绸缎裁剪了下来。

绸缎轻飘飘地落地。

露出了车壁上密密麻麻的文字。

庆帝注目望去。

才发现那上面全是名字。

在众臣议论声中。

李承民缓缓开口。

“刘希,沧州本土人士,庆历六十一年,牺牲于马肠道一役。”

“宋庆,青州人士,庆历六十年,牺牲于北齐玉门关一役。”

“谭佳城,兖州人士,庆历六十年,牺牲于北齐玉门关一役。”

“肖旗,京都人士,庆历六十三年,牺牲于沧州城守城战役。”

“......”

大殿内。

渐渐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李承民将车壁上的名字一一念起的声音。

庆帝的表情隐于昏暗中。

让人没法看清。

秦老将军不再酣睡。

面色肃然。

陈平平坐在马车上。

神情漠然。

没人能看出他在想什么。

离得最近的赖名臣面色如灰。

觉得自己做了件一生中最大的错事......

直到三面车壁名字念完。

李承民缓缓转身。

神情带着坚定,与丝丝悲怆。

“陛下!这都是这五年随臣出生入死的弟兄!

他们倒在沙场的时候,我答应过他们。

带他们以皇子的规格,来这京都城看看!

再多的罪过,罪在臣一人!

还请陛下与诸君!

放过英魂一片安宁!”

..........................

PS:小扑街正在加速码字中,新书数据真的很重要~跪求帅哥美女们多多支持,跪求鲜花,求订阅评价呜呜呜~(逻辑会自洽的,后面都会说明白,放心阅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