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捡漏

换源:

  作者:ws木头人,

隔天,县城的宾馆内,那哥仨还在“呼、呼…”大睡。

第一个醒来的祁天柱,走到窗台前一把扯开窗帘,楼下的大街上行人早已络绎不绝,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射着这座充满历史古韵味的都城。

祁天柱打个哈欠,观望着窗外伸个懒腰,洗漱后麻利的穿好衣裳,熟练的点燃一根香烟,不紧不慢的走出了房间。

楼下会客厅里,“您好!先生!您的房费再有两天就到期了!麻烦您有时间了来续交一下房费!”前台接待小姐走到祁天柱跟前礼貌的说道!

祁天柱缓缓的吐出一口烟雾淡淡的说道:“好了!知道了!”

“谢谢您的配合!请慢走!”

祁天柱在楼下闲逛一阵,先是找到一家某某银行,在ATM自动取款机上取出2000块钱,盯着只出不进的余额他若有所思。

从银行出来,到早市上买来一大堆的早餐。要说祁天柱这个大哥当得可真称职,兄弟四人只有他多少还有些积蓄,正月十八从老家漠河至此,所有的开销都是他独自支出,虽非天天大鱼大肉,逢三岔五都会到地方特色饭馆改善一下伙食。

拎着沉甸甸的早餐,又买了两条芙蓉王牌子的香烟和一大包绿茶,决定靠运气吃饭的他们很少喝酒,只有在不登山不下铲或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会喝酒庆祝。

回到宾馆,祁天柱又续交了一个月的房费,拎着早餐向楼上走去,房间里的哥仨也陆续醒来,坐在床上抽着烟开始闲聊起来。

“出来这么多天了,还是没有半点儿收获,要不是咱大哥养活,恐怕此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了!”

“唉!兄弟别灰心,咱们这个活全是靠运气吃饭的,正所谓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咱们自从出门的支出全是大哥拿出来的,等分钱的时候,谁也不能亏欠咱大哥!”

“对对对,大哥对咱们是真好!咱们到啥时候也不能辜负大哥!等到时候咱们有钱了!你俩最想干啥呢?”

“等我有钱了,就回漠河把家里老房子翻修成一个三层的大别墅,在雇佣佣人给我洗衣、做饭、种菜、养花!到时候我就讨个漂亮的婆娘,让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管给我生孩子,可劲的生几个!咱绝对养的起!哈哈哈…”

“等我有钱了,就到省城里买个房子,哪里热闹我就住到哪儿!再买辆大吉普越野车,每天什么都不干,哪儿花钱去哪儿转,好好的体验一番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

“等我有钱了,开一间不对外开放的私人博物馆,把我喜欢的东西全部搬到里面,没事的时候独自欣赏把玩一下!想想都觉得惬意无比啊!”

你一言我一语,正当哥仨聊的正起劲儿的时候,祁天柱推开了房门。

“都睡醒了!起床吃饭吧!吃完饭咱们到文峰塔古玩城转一转,看看能不能发掘点有用的坑里信息。昨天下铲的地方,近段时间内不能再去了。”说完将一大堆早餐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祁东来和祁卫广心领神会的点点头,祁隆鑫有些不解:“那我们昨晚的努力不是白费了?”

“不白费,以后有的是机会,墓道里的水是用来防盗的,恰恰这一点证明墓主的身份非富即贵!下面地坑里肯定埋着好东西。只是积水的储量咱们不得而知,再者荒山野岭的没有电源和水泵,大动干戈的又怕引起当地居民的注意,带来没必要的麻烦!等咱们有开发这片土地的资本了,这东西迟早还是咱们的。”祁卫广一口气说道!

“噢!原来如此啊!”

吃完饭,哥四个好换衣服,来到楼下,拦了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向文峰路所在的方向扬长而去。

上午九点半,车子在一座十几层的古塔前缓缓停下,打表器上显示着16块7的打车费,祁天柱从兜里掏出一张崭新的十块钱递给的哥,的哥刚想开口看到祁天柱那恶狠狠的眼神,愣是没敢开口。

“算了,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哥一边接过钱,一边安慰自己!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平常跑这段路都是要十块钱的车费,今天寻思着四个人不比一个人的油耗,打表多要个,可不想这几个外地人,单看面相就不像是一般的善茬子。

四人下车后,街上背着包包来来回回的摊贩、披肩客(又称中间人,二道贩子)还有捡漏的人,早已络绎不绝。

只见眼前,一座气势雄伟的牌坊大门上公然写着“文峰塔古玩城”六个红色大字,穿过大门里面的场景更是热闹非凡。

摊贩们不停的吆喝着、把玩着手里的“古董文物!”地摊上琳琅满目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古钱币和颇有年代感记忆的瓶瓶罐罐。

各种造型的青铜器皿、玉石翡翠、金银铝铜制作成的文物,千奇百怪样式各异,大同小异的外型像孤品又偏偏随处可见!。

各种年代的钱币从战国的刀币、秦国的半两、唐宋的铜币元宝到明清的银票、银元、民国纸币和现代的人民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古币上的土尘和锈迹斑斑,乍一看让人联想到的确符合坑里货的具体特点。

各种泛黄的旧书古籍不规则的摆放在一起,历史、古典、名著、武侠、言情、漫画…应有尽有!一个个摊位如同一条长龙向远处蔓延。

挨着古玩城转了一圈,在摊贩的口中没有套出来一点有用的信息,临了,祁隆鑫蹲在正在出摊的摊贩前认真的观赏起了“文物”。

三人一脸无奈的望着他,只见祁隆鑫扫了一眼地摊上一尊20公分左右的玉石虎首狮身,转身将旁边的一坛瓷罐拎了起来:“老板这个斗彩白地绿龙纹盖罐怎么卖?”

每天光问价不买的人数不胜数,老板头也不抬张口敷衍道:“那罐5000,”

“100,”

“2000,少一分不卖?”

“150不能再多了,”

“我今儿刚来,还没开张,可即便想开张也没见过有你这么还价的啊!”摊贩放下手里出摊的“古玩”一脸认真的盯着眼前的年轻人。

只见他一米七多点的个头,体型较瘦,看上去憨厚老实,有着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睛,看似单纯却满含智慧之光,一脸诚恳的跟他讨价还价。

“1500,”

“300,”

“1000”

“500,连带旁边的那尊玉石把件。”

“好!成交!”

祁隆鑫蹑手蹑脚的从几个兜里刮刮搜搜的凑出不到两百块钱,其中还包括几张一毛、两毛、五毛和一块,满脸期待的望着三个哥哥,见他如此认真,虽然一脸的不情愿,三人还是凑够500块钱递给了他。

祁隆鑫拿着淘来的两件宝贝,将斗彩白地绿龙纹罐递给了祁天柱,跟在三个哥哥身后手持虎首狮身的把件反复看了几遍!

脸上的笑意俞渐浓烈起来,这把走在最前面祁天柱可气的不轻,本来这段时间开销就大,只进不出的现状,让他都有了放弃的打算,有价值的消息没有套到,反倒又搭进去200多块钱。

搭钱就搭钱,还把这假瓶破罐塞给了他,自己倒好反而在后面当起了甩手掌柜。

祁天柱越想越气,抱着罐子阴着脸,牙齿咬的:“嘎,嘎,…”作响!分家散伙的苗头在他的心里越发明显。

下车后,祁隆鑫又向祁天柱要来五块钱和半盒芙蓉王牌子的香烟,朝着不远处的网吧走去。

回到宾馆,祁天柱的内心很是矛盾,他瞅着桌子上的破罐子,大口大口的抽着手里的烟,时而躺着,时而坐下,欲言又止不知如何是好,撑头要带自己兄弟们出人头地的人是他,没坚持三个月又要散伙分家的也是他。

“还是算了!”

等再过一段时间,还是这样入不敷出,那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反正看坟看宅的活,回去了他随时还能接着干。

两个小时后祁隆鑫从网吧回到了宾馆,他先是走到三个哥哥的跟前,满脸雀跃的说道:“哥,咱们今天捡到漏了?”

“捡漏了?什么漏?”三个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说完祁卫广走到桌子前,将罐子拿起来仔细观察起来,虽然不是很精通但对这些高仿和坑里的老货还是有所分辨。

祁天柱和祁东来也围了上去,这高仿的罐子确实不咋值钱,找个不懂行的最多也就买个千儿八百块钱,对于水深似海的古玩市场来说可谓是凤毛麟角。

祁隆鑫笑道:“不是那个!那个斗彩白地绿龙纹罐是高仿的,真的不是在收藏家的手里就是在地方的博物馆,除非在坑里遇到,否则绝不会落到咱们手里边。”

“老弟!你逗我们玩呢!”

“三百也好,五百也罢,不赔钱就行啦!”

“对对对,二位哥哥所言极是!”

“真正的漏在这里!”祁隆鑫拿着手里的虎首狮身把件说道!

“这个小东西,能有多大漏?”

这让三个人,几乎同时都有些纳闷!虽然祁隆鑫送给他们的书籍中详细的介绍过坑里的货和高仿的区别,以及行业里面的弯弯道道,可古玩本身就属于毕生难学精的行业,许多道行颇深的老玩家打眼的事迹也比比皆是!

“这个小玩意可不一般,别被它的外表所欺骗,虎头狮身这让人看上去一眼就假的东西,很难让人上眼的去瞅第二眼,我第一眼看它是一块玉石就下定决心要买,拿到手之后才发现这玉石非同一般,它不仅是一块玉石,而且还是一整块天然的黄玉。

黄玉的颜色从淡黄色到深黄色,有鸡油黄、栗子黄、蜜蜡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黄杨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在中国几千年的琢玉史上,流传下来的黄玉作品也是寥寥无几,其稀有程度甚至高于羊脂白玉。

挣钱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么大一块玉石,先不说它像什么,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光是它和田玉的自重也可以堪称宝贝了吧!”

三个人一脸震惊的捧着虎首狮身把件认真端详一番,祁天柱更是好奇的从行李箱里拿出了放大镜和小型的电子秤。

“吨,吨,吨…”

祁隆鑫拧开矿泉水瓶咽下几口水,继续说道:“我刚才去网吧里查了一下资料和野史都没有记载历史上有关虎首狮身把件的身世之谜和有关资料介绍。

据推测:这大概是玉石的主人为了麻痹别人将它占为已有的意念,特意做出来的假象外表。加上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洗礼以及环境、气候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它表面形成了一种类似石皮的天然包浆,这让天天见它的摊贩老板都懒得去认真仔细的瞅它一眼!”

“哦!原来如此啊!”

“隆鑫,既然你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个宝贝,为什么不问他把件的价格,反倒问一旁毫不相干的罐子。”祁东来有些不解的问道!

“书上说这行里还有个行规,喜欢的东西绝对不能上手,不看第二眼,否则被卖家发现或察觉出来,那可就什么便宜都捡不到了!”

“哎呀!还是咱家隆鑫聪明,这上手、掌眼的活比谁都精通。说是神眼一点都不夸张!”

说完祁天柱放下手里的放大镜,将虎首狮身把件的和田玉放在电子秤上。

“吆!光是重量就507克呢!,这小玩意还挺沉的足足一斤呢!这一克得多少钱呢?起码也得百八十块吧?”

祁天柱一脸兴奋的说道!仿佛一下午阴沉着脸的人跟他毫不相干。

祁隆鑫摇摇头:“不止!像这种上好的料子起码在一千块钱左右!”

“一千块!”

“一千块!”

“一千块!”

三个人异口同声振奋的说道!

“恩!一千块!”

三个人激动的将祁隆鑫抱了起来:“兄弟呀!你可太了不起了,我们这是捡了大漏了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