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应对之策

换源:

  果然如此,好一个武后,在这种朝局之下,居然还敢这般行事,真是有胆色、有谋略!李显看似在仔细研究圣旨,实则一眼扫过就已将内容牢记于心,心中震撼不已。只因诏书中明确写着由武后担任亚献,而终献并非前世的燕王妃,而是大司空李勣。这一细微变化更加可怕,也更难以化解。

李勣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大唐的定海神针。虽说他如今处于半隐退状态,很少上朝,平常也不太管事,可只要他说句话,满朝文武无人敢违抗。当初武后能成为皇后,李勣可是出了力的,就那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就让换皇后这阻力极大的事顺利完成,哪怕当时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也无可奈何。如今武后把这面大旗举起来,封禅泰山之事恐怕难以更改。

事情棘手了!李显头皮发麻,脑筋飞速运转,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却都不靠谱。至少李显觉得,这些办法无法推翻这份已颁布的圣旨。关键在于李勣的威望太高,无人能与之抗衡,他担任终献,满朝文武都没话说。显然,要阻止李勣出任终献几乎不可能。倘若只反对武后出任亚献,又太明显,不好操作。毕竟身为儿子,公然反对母亲不太合适,无论是李弘还是李显,都不好出面。总之,要推翻这份圣旨难度极大。

“太子哥哥,封禅泰山是好事,能彰显我大唐强盛,不知哥哥对此有何看法?”李显琢磨许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反对理由,无奈之下,只能装糊涂。

“七弟也觉得好?那便是好,为兄没别的意见。”

李显这么说,李弘不禁笑了,轻挥下手,随意地回了一句,根本不接李显抛来的球。李弘给人的印象向来温和软弱,实则精明。自从诏狱一案后,李弘就一直关注李显的举动,隐约察觉李显的很多行为似乎针对武后。虽不明白原因,但李弘认为这是好事,至少在遏制武后干政上,双方有合作基础。不过也就仅此而已,毕竟双方并非一体,李弘自然不会轻易表露想法。

呵,想让我当出头鸟?美死你!李显心思敏捷,怎能猜不出李弘的心思,不就是要自己去当这个炮筒子嘛,不然也不会急着召见自己。

不错,李显是想扳倒武后,但没打算牺牲自己。冒险也要有分寸,明知送死还冲,那不是勇敢,是傻。很明显,李显没傻到这种程度。在他看来,目前这事几乎无解,他哪敢打这种没把握的仗。

“臣弟受教了。”李显心思转得快,瞬间看清形势,不想再纠缠此事,面色严肃地拱手,不置可否地回了一句。

“哦?”

李弘没想到李显反应如此平静,不由一愣,狐疑地看了李显一眼,轻哼一声,没再说话。

“太子哥哥,臣弟上午习武,颇为疲倦。若太子哥哥无其他事交代,臣弟告退,日后再来聆听教诲。”李显不想再待下去,见李弘沉默,便恭敬地拱手告辞。

“七弟且慢。”李显要走,李弘顿时沉不住气,手一压,让李显别动,自己则烦躁地在房里踱步。

“七弟可知封禅乃古礼,其章程不可轻易变更,否则是对上天不敬。如今太常伯(礼部尚书别称)未空缺,为何换人?母后此举……唉,为兄实在无法认同,七弟怎能坐视不管?”李弘思考良久,还是决定把话说明。

得,你不认同就自己上书,跟我说有啥用?李显听了,心里忍不住鄙夷,脸上却毫无表情,双唇紧闭,就是不接李弘的话。

“也罢,七弟既然累了,那就退下吧。”李弘满怀期待等了半天,见李显不吭声,心里一沉,知道说不动李显去做这棘手的事,失望之余,也生了怨气,像赶苍蝇一样挥挥手,不耐烦地让李显走。

“多谢太子哥哥厚爱,臣弟告退。”

李显本就不想多留,听李弘下了逐客令,自然乐意,起身恭敬行礼,准备退出书房。

“七弟留步。”

就在李显即将走出书房时,背后传来李弘的声音。

“太子哥哥有事请吩咐,臣弟听着。”

李显虽决定不参与,但也不想得罪李弘,便站住,转身躬身,做出恭听指示的姿势。

“唔,七弟能否替为兄去英公府上一趟?”李弘看了李显一眼,嘴角抽搐几下,沉吟着问道。

去找李勣?干啥?让这位老爷子出面反对武后?扯吧!李显与李勣交往不多,但对其为人有所了解。在李显看来,这位老爷子明哲保身,不可能冒着得罪武后的风险上书。

“太子哥哥有令,臣弟自当遵从。只是不知太子哥哥有何话让臣弟转达,还请明示,臣弟照办。”李显万分不想去英国公府,又不好当面拒绝李弘,干脆把问题挑明。

“为兄也没特别交代,七弟就替为兄去道贺吧。”李弘见李显明显拒绝当说客,也不好强求,随便吩咐了一句。

“是,臣弟遵命,定会转达太子哥哥对英公的问候。”见李弘不再逼迫,李显松了口气,恭敬应诺。

“也罢,就这样,你去吧。”

见一番心思落空,李弘心中烦躁,也懒得跟李显啰嗦,挥手让李显离开。

“臣弟告退。”

尽管心里对李弘的用心不屑,但礼数不能少。李显躬身行礼,转身退出书房,离开东宫,乘车回府。一路上苦思冥想,最终也没找到阻止武后担任亚献的办法,虽不甘心,却也无奈。

“下官参见殿下。”

周王府门外,李显刚下车,脚还没站稳,林奇就冒了出来,躬身请安。

这家伙来得真巧?嘿,十有八九是为封禅泰山的事!李显扫了林奇一眼,心中一动,猜到他的来意,却没点破,只是平淡地抬手道:“免了,随本王进府。”

“谢殿下。”林奇上次被李显教训后,在李显面前不敢再有丝毫傲慢,恭敬应诺,屁颠屁颠跟在李显身后进了前厅,规规矩矩站在一旁,等李显指示。

“林御史找本王何事?”

李显没急着说话,自顾自喝了几口凉茶,才慢条斯理地问。

“下官敢问殿下,今日您进宫可是为了封禅泰山一事?”林奇拱手,赔着笑脸问。

“不错,确有此事。林御史对此有何看法?”李显头也不抬地喝茶,声音平淡地回答。

一听李显语气似乎不悦,林奇忙退半步,赶紧回答:“不敢,不敢,下官得知些消息,特来请殿下明示行动方向。”

“行动?唔,这倒是老六回京的好机会!”李显眉头一扬,心中有了主意,但没立刻表态,沉吟片刻后,慎重开口:“此事不急,先等几天看看。”

“啊,这……”林奇心里其实有想法,本想在这事上好好表现,一听李显让按兵不动,顿时泄了气。

“怎么?林御史有别的想法?”李显对林奇毫无好感,若不是李贤看重他,李显都懒得理。见他似乎有不同意见,立刻不悦地皱眉,冷哼一声。

“啊,不敢,不敢,下官唯殿下之命是从。”见李显脸色阴沉,林奇慌了,忙低头回答。

“那就先这样,过几日本王自会派人通知你。”李显放下手中茶碗,语气淡漠地下了逐客令。

“是,下官告退。”李显这么说,林奇不敢多留,躬身行礼,退出厅堂。

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老六真是瞎了眼,把这种人当宝!李显瞥了林奇背影一眼,心里狠狠鄙夷一番。李显不喜欢林奇,主要是知道他的性格,是那种给点颜色就开染坊的主。若不强力压制,肯定坏事。见他乖乖离开,李显也懒得再管,心思又回到封禅泰山一事,突然想到一件事,脸色瞬间变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