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请学生代表,高三(7)班林雨晴同学发言!”
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沈诗意坐在班级方阵中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百日誓师大会流程单。陆星宇就在她斜前方两排的位置,后脑勺的头发微微翘起,像往常一样没有梳整齐。
林雨晴优雅地走上主席台,一袭白色连衣裙在深红色幕布前格外醒目。她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前半部分是关于奋斗与梦想的标准内容,直到——
“然而,在这最后冲刺的阶段,我们更要警惕一切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林雨晴的声音突然变得意味深长,“特别是青春期不成熟的情感冲动,往往会成为学业路上的绊脚石。”
礼堂里的气氛微妙地变了。沈诗意感觉后背一阵发麻,因为她清楚地看到,说这句话时,林雨晴的目光直直地投向了陆星宇所在的位置。
“据研究表明,早恋学生的成绩平均下降20%以上...”林雨晴继续道,眼神时不时飘向7班方阵。
林雨晴的发言还在继续,每一句话都像裹着糖衣的毒药。沈诗意感觉胃部绞痛,手指紧紧攥住流程单,纸张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脆响。
“谢谢大家。”林雨晴终于结束发言,鞠躬时目光扫过他们,她嫉妒疯了在暗示他们两个走的太近了。
大会结束后,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礼堂。沈诗意和陆星宇故意落在最后,等人群散去。
“她故意的。”沈诗意小声说。
陆星宇点点头,“嗯嗯,不过没关系。”
“但她说得好像我们...”
“诗意。我们月考见分晓”陆星宇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
一周后的月考成绩公布,陆星宇依然稳居年级第八,而沈诗意的总排名前进了15名,数学更是首次突破80分大关。李老师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这次考试,我们班有几位同学进步显著。”
李老师推了推眼镜继续道:“特别是沈诗意同学,数学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
李老师话锋一转,“也有部分同学虽然保持了成绩,但在其他方面出现了松懈。距离高考只剩不到一百天,希望所有人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下课铃响,李老师刚离开,教室里就炸开了锅。
“你们一起进步了真厉害,不愧是同桌啊。”前座的男生转身调侃道。
沈诗意不知如何回应,只好假装埋头订正试卷。陆星宇倒是坦然,笑着说:“互相帮助而已。”
午休时分,沈诗意独自在食堂角落吃饭,正当她戳着米饭发呆时,一个餐盘放在了对面的位置上。
“这里有人吗?”
沈诗意抬头,惊讶地发现是物理老师——那位平时不苟言笑的中年男老师。
“没、没有。”她慌忙摇头。
物理老师坐下,慢条斯理地吃着饭,突然开口:“陆星宇最近物理作业很有进步。”
沈诗意筷子一顿,不确定该如何回应。
“特别是那道关于天体运动的拓展题”
物理老师继续说,“解题思路很新颖。他说是受你启发。”
沈诗意惊讶地抬头:“我?但我物理很一般...”
“你画的那张星图,他给我看了。”
物理老师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将艺术与科学结合,很有想法。”
沈诗意这才想起,上周陆星宇确实借走了她的星图临摹本,说是要研究其中的星座分布。
“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老师希望你们在高考结束前一定不要放松警惕。”
物理老师吃完最后一口饭,站起身:“健康的情感关系应该促进共同进步,你们做的很好”
看着物理老师离开的背影,沈诗意呆住了。这位平时严肃刻板的老师,居然在委婉地表达支持?
放学后,沈诗意和陆星宇约在图书馆后的樱花树下见面。三月的风还带着凉意,但枝头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
“物理老师今天居然夸我们了。”沈诗意把中午的事告诉陆星宇。
陆星宇笑了:“他找我谈过”
“我有个想法。”
那是一个精致的透明小瓶,里面已经放了一张折叠的纸条。
陆星宇解释道:“我们把理想的大学写下来,埋在这里。等高考结束再挖出来看。”
沈诗意接过他递来的纸条和笔,犹豫了一下,写下“北京师范大学“几个字。那是她一直梦想的学校,以美术教育专业闻名。
陆星宇也写好了,两人一起把纸条塞进瓶子,埋在樱花树下。沈诗意忍不住好奇:“你写了哪所大学?”
“BJ航空航天大学。”陆星宇回答。
“BJ?”
沈诗意惊讶地睁大眼睛:“我以为你会选上海或者广州的学校...”
陆星宇看着她,眼睛在夕阳下闪闪发亮:“BJ的天空更晴朗,适合观星。而且...你说过想去看故宫的雪。”
沈诗意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确实在某次闲聊中提过这个愿望,没想到他不仅记得,还纳入了自己的未来规划。
“所以...”
陆星宇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不确定:“如果我们都考上了...”
“那就可以一起去看真正的星空了,还有故宫的雪。“沈诗意接过他的话,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陆星宇也笑了,单边酒窝若隐若现。他伸出手,小拇指勾住她的小拇指:“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