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薛家倒戈

换源:

  薛山直接被江宁这句话怼的哑口无言。

“这只是普通的肥皂,若是想要的话,我可以把增加一些香料,增加香味。”江宁淡笑着说道。

薛山这才点头笑道:“对,这样才对吧,有香味和没香味,区别还是很大的。”

薛家七十九两一支的画笔,也不是卖给寻常人家的姑娘的,而是卖给花坊里的花魁。

这钱也不用花魁娘子出,那群为博得美人一笑的纨绔公子,自然会争相买了送给花魁。

奢侈品,你买便宜了,人家公子哥还不愿意呢。

“行,一两就一两。”薛山咬牙道。

“不过你这货不能供给第二家。”

“可以。”江宁毫不犹豫的答应道。

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拉拢薛家,自然不会一货两卖。

薛山听到江宁这样说,这才拿起肥皂满心欢喜的端详起来,别说,这肥皂比皂角要洗的干净,而且细腻如处子的肌肤。

“每月要多少?”江宁笑问道。

“每个月先来一千块肥皂。”薛山嘿嘿一笑。

“不能太多,不然卖不上价。”

“而且你这肥皂的样子不行,太难看了,我还得找雕刻大师细心的雕琢一番,再用精美的盒子包装。这样,那群花魁娘子,富户千金才喜欢。”

江宁也是听到目瞪口呆,怪不得一支画笔能卖七十九两。

“薛坊主人才啊。”江宁忍不住抱拳道。

薛山捋着山羊胡,笑着说道:“这生意场上能学到的东西多着呢。”

江宁很是谦虚的抱拳道:“前辈说的是,晚辈定会虚心学习。”

谈好价格,辞别薛山。

江宁和项虎返回庄子。

江宁虽未说联盟的事情,不过也差不多了,至少薛山用了他的肥皂,生意铺开,利益绑定在一起。到时候不用江宁自己开口,薛山都会亲自求着和自己合作。

“宁哥儿,薛老头那边如何了?”

一道庄子,江兴就迫不及待的过来。

“还行,最起码愿意用我们的肥皂了。”江宁淡笑道。

江兴也是爽朗一笑,只要薛山愿意用杏花村的东西,基本等同是合作了,只是两者并未明言而已。

毕竟薛家这种墙头草,骑墙派,还在估计其他三大家族那边,会不会给压力。

不过江宁坚信,这无非就是利益而已,谁这边给的利益多。薛家就会倒向哪边。

“这香皂就交给庄子里的妇人来造。”江宁说道。

“还需要改进,在香皂里面增加一些麝香,丁香,沉香之类的,最好多做几个品种,至于那种卖的火,以后在多生产这种。”

市场允许试错,让消费者来去做选择才是正道。

江宁叫来梁嫂子还有黑子媳妇,将这肥皂的法子交给他们,有让江兴买了一些香料研磨成粉。

在制作的时候,倒入其中搅拌,这样做出的香皂散发着浓浓的香味。

经久不散。

几个妇人制作好香料,在手上轻轻一搓,泡沫生起。

将手上的污垢洗的一干二净。

凑在鼻子前,整个手就像是浸泡在香料里的一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叶千雪也满心欢喜的拿了一块香皂,闻着淡淡的香味,爱不释手。

“这太香了。”

“用着东西洗澡,岂不是身上都香香的?”

“每天干活累一身臭汗,要这么香做什么。”

几个妇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江宁让庄人把做好的一百多块香皂给薛家铺子送了过去。

薛山在拿到香皂后,脸上喜不自禁,这香皂比之前的肥皂要强多了。立刻就叫来几个雕刻师傅,将香皂雕刻成各种花朵,每一块都不相同,美其名曰限量版。

再用雕刻了精美花纹的小盒子包装,登时,这香皂变得高端起来,就连江宁看了都直呼买不起。

不过江宁也不管这些,他就一两一块卖给薛山,至于他们怎么卖,怎么销售,那就是薛家铺子的事了。

果然,经过包装后的香皂,立刻在各大花坊清馆流行开来。

十两银子一盒。

就连江宁听到这个价格,都直呼给薛山的价格低了。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薛山挣得越多,越是依赖江宁。

薛家用江宁的香皂,这事很快就传入其他三大家族的耳中,其余三大家族皆是勃然大怒。

可是薛山却一脸不顾,其他三大家族的生意都受到江宁的影响。

现在对江宁恨之入骨,可他和江宁无仇无怨的,而且江宁帮他挣这么多的银子。

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也不管其他三大家族的反对,执意买江宁的香皂。

“薛老头,我们说好了,四大家族同仇敌忾,共同对外,你竟然临阵倒戈?”王鼎山气的浑身发抖,指着眼前的薛山怒声道。

薛山捋着胡须:“王鼎山,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一开始我就与你们说,这江宁的生意和我秋毫无犯,我不参与的。”

“你们非要拉着我。”

王鼎山气的咬牙切齿:“薛匹夫,安敢如此?”

薛山凝着眉头,淡淡说道:“别说的那么好听,什么四大家族同仇敌忾,在江宁没来之前,你们可没少打压我。”

“我以前也做过酒水,织布的生意,若不是你陈王两家派人打砸,我能关门不干?”

听到薛山这句话,王鼎山和陈老脸色登时一变,沉声道:“薛老头,你别血口喷人,我们什么时候打砸你的酒水铺子了?”

“没证据。”薛山冷声道:“但你们打砸金福酒楼是真的吧?”

“既然能打砸金福的酒楼,自然也能砸我的。”

显然这些日子,薛山挣得盆满钵满,已经彻底的倒戈江宁了,也不怕得罪陈王两家。

都是在中州百年的家族,谁还没点人脉。

……

谢家在江宁的扶持下,也逐渐的好转起来,利润相较于以前至少提升了四五倍,隐隐压过了陈家的织布生意。

金福也在城里又开了一家酒楼,显然这钱来的太快了。

加上杏花村起势,这中州隐隐有换了一副天地的趋势,就连那老官吏都摇摆不定了,毕竟这人是跟着钱走的。

那些官吏之所以偏袒陈王两家,也是因为他们平时给的银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