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惊蛰汤上线,老爷子亲自试吃

换源:

  清晨的第一缕曦光尚未完全刺破窗棂,济世堂的后厨里,已然药香袅袅,如同一条温柔的丝带,缠绕在每一个角落。

陆言身着简单的布衣,袖子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神情专注,正一丝不苟地控制着砂锅下的火候。

锅内,“惊蛰润肺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川贝的清苦、百合的微甘与梨皮的涩香交织融合,形成一种独特而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

“陆言哥,你这汤闻着可真舒坦,光是这味儿,就觉得嗓子眼儿都润了三分!”阿芳是医馆的帮佣,一大早进来打水,忍不住凑到灶台边,深深吸了口气,脸上满是陶醉。

陆言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只是用长柄木勺轻轻搅动了一下汤汁,看着那乳白色的汤液愈发浓稠,药材的精华尽数融入其中。

不多时,苏清欢悄然出现在厨房门口。

她今日穿着素雅的浅蓝色连衣裙,晨光勾勒出她姣好的侧脸,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她看着陆言忙碌的背影,又望了望那锅升腾着热气的汤药,轻声道:“陆言,好了吗?”

“嗯,再焖一刻钟,药效能更透彻些。”陆言头也不回,声音沉稳。

一刻钟后,陆言将汤盛入一只精致的白瓷盅,那汤色澄净,香气愈发内敛悠长。

苏清欢接过,入手温热,她低声道了句“谢谢”,端着汤盅,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向前院爷爷的病房。

病房门口,苏清欢的脚步顿住了。

她深吸一口气,似乎在给自己鼓劲。

爷爷的脾气她是知道的,尤其是对陆言,总带着几分莫名的偏见。

这汤,他会喝吗?

但想到爷爷近来日渐加剧的咳嗽,以及昨夜陆言信誓旦旦的保证,她咬了咬牙,还是轻轻推开了房门。

“谁?”苏老爷子正靠在床头,精神尚可,只是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压抑的咳嗽。

他闻到那股奇异的药香,不同于往日那些苦涩的中药,这香气带着一丝清甜,让他鼻翼微动,但眉头却几不可察地一蹙,沉声问:“又是那小子弄的?”

苏清欢心中一紧,硬着头皮走上前,将汤盅放在床头柜上,柔声道:“爷爷,这是陆言特地为您熬的惊蛰润肺汤,说是对您的咳嗽有好处。您尝尝?”

苏老爷子哼了一声,脸上写满了不信任。

这陆言,不过是父亲当年在外游历时偶然带回来的一个孤儿,在医馆里打杂多年,平日里沉默寡言,何时会熬什么惊蛰汤了?

莫不是从哪本杂书上看来的偏方,胡乱鼓捣!

“我什么名贵药材没用过?他一个毛头小子能熬出什么灵丹妙药?”苏老爷子嘴上虽然不屑,但那股奇异的香气却像有魔力一般,丝丝缕缕钻入他的鼻腔,让他原本有些发痒的喉咙似乎真的舒缓了一丝。

苏清欢见状,连忙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勺,小心翼翼地递到爷爷嘴边:“爷爷,就尝一口,好不好?陆言说,这汤不苦,还特地加了梨皮和百合,清甜润肺的。”

苏老爷子看着孙女期盼的眼神,终究还是拗不过,张开了嘴。

温热的汤液滑入喉咙,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瞬间从咽喉蔓延至整个胸腔。

那并非单纯的甜,而是一种复杂的、醇厚的清润,仿佛一股甘泉,涤荡着久旱的肺腑。

他那因长期咳嗽而产生的灼痛感,竟奇迹般地减轻了几分。

苏老爷子脸色骤然一变!

这变化虽然细微,却逃不过苏清欢的眼睛。

她心中一喜,又带着几分紧张地看着爷爷。

只见苏老爷子沉默了片刻,又主动拿起汤盅,自己舀了一勺,细细品味。

这一次,他感受得更加清晰。

那汤入喉,初时是梨皮的微涩与川贝的淡苦,随即被百合的清甜包裹,最后化为一股暖流,温养着他的五脏六腑。

几口下肚,他觉得胸口那股憋闷之气都散了不少,呼吸也似乎顺畅了些。

“这……这汤……”苏老爷子放下汤盅,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难以置信,“他从哪里学来的方子?”

苏清欢见爷爷没有发火,反而主动询问,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了地,连忙道:“陆言说是他家传的古方,专门针对春季肺燥咳嗽的。”

苏老爷子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又喝了几口,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到了中午,医馆的李明德大夫,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听闻此事,半信半疑地带着几位常年受慢性支气管炎困扰的老病号来到了后厨。

彼时,陆言又熬好了一锅新的“惊蛰润肺汤”,准备给医馆其他需要的人也尝尝。

“小陆啊,听说你这汤,连苏老先生喝了都说好?”李大夫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考究。

陆言不卑不亢地点点头:“李大夫,各位老人家,不妨都尝尝。”

那几位老病号,平日里咳嗽是家常便饭,胸闷气短更是如影随形,打针吃药效果也是时好时坏。

此刻闻着这汤的香气,便已觉得胸口舒畅了几分。

一人一小碗分下去,众人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

“哎呀!这汤喝下去,喉咙里火辣辣的感觉立马就轻了!”一位王大爷惊喜地叫道。

“是啊是啊,我这胸口堵得慌,喝了几口,感觉像搬开了一块大石头,气都喘匀了!”另一位张阿婆也跟着附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可不是嘛!比我前几天去吊水效果都来得快!这汤,神了!”

一时间,赞扬声此起彼伏。

李大夫仔细观察着每一位患者的反应,又亲自舀了一勺品尝,感受着那汤液在口中的层次和入喉后的温润。

他行医数十年,对药理自有判断。

这汤,用料看似简单,君臣佐使却搭配得极为精妙,确实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之效,而且口感极佳,病人也乐于接受。

李大夫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看向陆言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激赏:“好小子,真有你的!这惊蛰润肺汤,我看完全可以纳入我们医馆针对慢性咳喘的辅助治疗方案里!回头我整理一下,看如何推广!”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更是兴奋不已。

陆言这手绝活,算是彻底征服了济世堂的元老和老主顾们。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医馆内外迅速传扬开来,一时间,“惊蛰润肺汤”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不少闻讯而来的街坊都想讨一碗尝尝鲜,后厨门外竟隐隐排起了队。

苏清欢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又望向厨房里依旧从容淡定的陆言,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青年,身体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或许,他真的能给日渐式微的济世堂带来新的转机。

李大夫是个行动派,当即便找来纸笔,开始向陆言仔细询问“惊蛰润肺汤”的配伍禁忌和适宜人群,准备将其规范化,甚至琢磨着要不要在医馆的告示栏上,为这道汤专门辟出一块介绍的地方,让更多人知晓它的好处。

毕竟,好东西就该让更多人受益。

---

夜雨淅沥,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陆言的心。

1800的食运值,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积累的宝贵财富,而刚刚到手的50点,更是苏家对他初步认可的证明。

他深吸一口沾着雨气的微凉空气,眸光闪烁,心中已有了计较。

“老爷子,咱这回,真得聊一聊了。”他自语道,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此刻,苏家老宅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苏老爷子苏敬文,这位在杏林浸淫数十载的老中医,正对着一局残棋凝神。

他听见了外孙女苏清欢回房的脚步声,也隐约感知到陆言在窗边的动静。

“进来吧,陆言。”苏敬文并未抬头,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

陆言推门而入,恭敬地站在书桌前。

雨夜的书房,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药草的清苦气息,让人心神宁静。

“老爷子,您还没休息。”陆言开口,语气带着晚辈的谦逊。

苏敬文缓缓抬起头,那双阅尽世情的眼睛锐利如鹰隼,仿佛能洞穿人心:“年轻人,精力旺盛是好事。不过,这么晚找我,怕不只是问安这么简单吧?”

陆言微微一笑:“什么都瞒不过老爷子。今天那道‘惊蛰润肺汤’,您孙女清欢做得如何?”

苏敬文捻了捻胡须,尤其是那股子‘润’劲儿,直入肺腑,确实难得。”他话锋一转,“不过,老头子我更好奇,这汤方,似乎与我苏家祖传的略有不同,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反而更添了几分灵性。”

陆言心中了然,苏老爷子果然是行家,细微的差别都能品出来。

那正是他利用系统优化,悄然调整了部分药材的份量和熬制手法的结果。

“老爷子明察秋毫。”陆言坦然道,“清欢聪慧,一点就通。我只是在她原有的基础上,提了些微不足道的建议,或许是歪打正着,恰好契合了时令与食材的特性。”

“微不足道的建议?”苏敬文哼了一声,显然不信,“你小子,年纪轻轻,对药膳的理解,怕是不浅啊。今天你父亲说想尝尝清欢做的‘清明养胃茶’,这茶方,我苏家虽有记载,但要做得好,极考究功夫。你又有何高见?”

来了!

陆言等的就是这句话。

苏父的这个要求,既是对女儿的期盼,也是对他的试探。

他神色一正,沉声道:“老爷子,清明时节,雨水增多,湿气易困脾胃,肝气亦随春生而旺,易克脾土。故而清明养生,重在健脾祛湿,兼以疏肝和胃。苏家的‘清明养胃茶’,以茯苓、白术健脾,陈皮理气,砂仁化湿,确实是经典。但……”

陆言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敬文:“但若能根据饮用者的具体体质,微调其中一两味药材,或加入些许引经的药食同源之物,效果或许能更上一层楼。比如,若苏伯父平日思虑过度,略有肝气郁结之象,可稍佐佛手或玫瑰花以疏肝解郁,如此一来,健脾养胃之效,方能事半功倍。”

苏敬文瞳孔骤然一缩!

他这个儿子苏承德,心思细腻,早年为家族生意操劳,确实落下了脾胃虚弱,肝气不舒的毛病。

这小子,竟然仅凭一个菜单的点名,就能推断至此?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理解药膳”了,这分明是深谙医理,且观察入微!

“你……你怎么知道承德他……”苏敬文的声音竟有些微微的颤抖。

陆言微微躬身:“晚辈曾有幸与伯父小酌,观其气色,闻其谈吐,略有猜测。中医望闻问切,晚辈虽只学了些皮毛,但对饮食调理一道,颇有心得。食医同源,不敢妄言治病,但求以膳助人,强身健体。”

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窗外的雨声沙沙作响。

良久,苏敬文长长吁出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陆言:“好小子,好一个食医同源!清欢那丫头,在药膳上虽有天赋,但终究年轻,阅历尚浅。苏家的这点东西,若无人指点,怕是要埋没了。”

他看向陆言,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你刚才说,要跟我聊聊。你想聊什么?”

陆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想聊聊,如何让苏家的药膳,不仅是苏家的,更能成为这座城市,乃至更多人的福祉。我想聊聊,如何借助清明这个节气,打响苏家药膳的第一炮!”

苏敬文眼中精光一闪:“第一炮?你想怎么打?”

陆言沉吟片刻,缓缓道:“清明祭祖踏青,也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城中百姓,多有春困乏力,脾胃不适之扰。我们何不……”

他凑近苏敬文,声音压低了几分,将心中的计划娓娓道来。

苏敬文越听,眼睛越亮,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了开来。

他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最后猛地一拍大腿:“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他看向陆言,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期待:“小子,苏家的未来,或许真要因你而不同了!”

陆言心中一喜,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获得苏爷爷深度认可,【重获苏爷爷信任】任务完成度100%,额外奖励食运值 100!当前食运值:1900。”

“叮!触发隐藏任务【振兴苏家药膳】(阶段一):成功举办一场广受好评的养生茶会。任务奖励:食运值 500,随机特殊食材一份。”

陆言心中豪情万丈

夜色渐深,雨势渐歇。苏家老宅的灯火,却比往常更亮了几分。

翌日,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尚未完全驱散薄雾。

古色古香的中医馆“仁心堂”门前,便响起了一阵细密的声响。

几名身着苏家特有青布短褂的伙计,正手脚麻利地搭建着什么。

一根根粗壮的竹竿被熟练地拼接、固定,青翠的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渐渐地,一个宽敞而雅致的竹棚雏形初现,透着一股清新的自然之气,与这春日的清晨相得益彰。

路过的早行者无不好奇地投来目光,窃窃私语。

这仁心堂平日里虽然也热闹,但如此大张旗鼓地在门前搭棚,还是头一遭。

莫非,今日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一股无形的期待感,开始在街坊邻里间悄然弥漫开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