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猪妖洞里的鏖战法

换源:

  这些字都是人类的文字,阿狸不认识,却也知道不简单。

很明显,铁鬃洞府里出现这样一套人骨是有明显问题的。

而姜诩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

这里原先并非是铁鬃的洞府,应该是天然石洞。

铁鬃来了之后,由于一家子拖家带口数量太多,于是对洞进行了拓展。

他蹲下来看着这篇字迹。

字是用手指在石头上刻下的。

这地面石头的材质乃是玄武岩,和花岗岩差不多的火成岩,坚硬非常。

能在这上面徒手刻字,说明这人生前实力非常。

再看这字的内容……

姜诩一阵错愕。

欢喜鏖、鏖……鏖战法?!

这的确是一篇功法,看名字却感觉不是什么正经功法。

即便如此,姜诩还是看了下去。

这一看,脸色逐渐凝重了下来。

佛门里有欢喜禅这样的双修之法。

很多人一说到“双修”就觉得不是采阳补阴就是采阴补阳。

可阴,阳,只是万物的两性之一。

轻的,清的,实的,飘逸的,活泼的,是阳。

重的,浊的,虚的,沉着的,安静的,是阴。

采“阴”补“阳”,以此角度来看,便会发现根本不是什么男女之事。

这篇“欢喜鏖战法”虽然的确可以用通俗意义上的来理解,来修炼。

可那却是理解有误,直接落入了下乘。

真正的上乘,则是以自身为阴,以天地为阳。

自身吐纳为阴,天地之气为阳。

封闭全身所有窍穴,如闭似封。

只以眼耳口鼻强引一口天地之气灌入体内,恪守心神。

这口猛烈的天地之气会冲入身体,轰击心神,把心神打得近乎溃散。

但因为身体封闭,溃散的心神弥而不散,经过一段时间恢复,便可重新凝聚。

如果“恪守心神”这一关键做成功了,心神恢复还会加快。

之后再缓慢吐纳,来温养。

温养好后,再如法炮制,深吸一口气轰击心神,身体如闭似封……

一个吐纳为一次,引上、下、左、右、前、后六合之风一个周转,为一大周天。

一个大周天运转完,心神会快速成长。

以成长的心神掌控身躯,加以蠕动,便可完成身体淬炼。

心神为阳,身躯为阴,以阳御阴,则是采阴补阳。

因为体魄壮实后,可以引动更多天地之气。

但“欢喜鏖战法”真正目的,还是引天地之气与自身相融,从而达到阴阳变换。

这个法子的确很妙,非常完整,就是完全理解是一条大槛。

没有对阴阳、五行、六合这些东西深邃的理念,就会落俗。

“逍遥游”的境界是“逍遥天地任遨游无阻拦”。

“欢喜鏖战法”的境界是“自由自在大欢喜”。

两者本质很像。

可姜诩在这地方,接触的功法极为有限,剩下全靠自己领悟自己练。

逍遥游和欢喜鏖战法相比,还是粗陋简单。

但欢喜鏖战法与逍遥游相比,又有很多问题……

比如,书写欢喜鏖战法的这个人,明显是按照自身理解来的。

至于原本功法不知在哪里,可按照自己理解来的,明显有矛盾和断层。

好在,逍遥游可以作为这欢喜鏖战法的大纲进行补全。

如此一来两者便可完整相融了。

通过这篇功法,姜诩也确定了修炼主要是三个方向——精气神。

精气神,为三元,全称乃是,元精,元气,元神。

元精之阳,便是骨髓,也是阳寿之所在。

元精之阴,便是下阴,也是阴寿之所在。

下阴壮实,便是多子多福,血脉绵长,也就是“阴寿”。

元精壮硕,阴阳长寿,耳聪目明,内伤不死,外伤自愈。

身躯有金刚之力,不坏之身。

元气,则是五脏之气,并非是血气。

五脏之气经过吐纳淬炼而出,具备各种奇异手段。

元神的根本乃是心神,心神壮大,可有具象而出,化为法相,具备法术。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这叫三炼。

三元三炼不是后天而成,而是先天自然存在。

人体的根本是元精。

元精在不断消耗,自然转化为气,让身体有力量,具备各种能力。

比如肠胃消化之力,身体吸收之力,弹跳之力,肝脏解毒等,都是气的功效。

元气在自然之下,会转为心神。

身体强壮的人,思维敏捷,自我清晰,感知敏锐,念想强烈,这就是心神。

自我思考,心中算计,五感敏锐,这就是心神强的体现。

但是“练神返虚”,说的就是人每日消耗心神,去做各种事。

最终心神消耗殆尽,体现为浑身疲惫,睡觉去了。

消耗的心神又去哪了?

全都成了劳作体现。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