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举直错诸枉

换源:

  时光如梭,昨日不可留。

太和殿上,这一时刻庄严无比,文武大臣分列两旁。

跪在正殿中间的,乃是这次入京考试的前十名。

杨荣也在其中,位置稍稍靠后。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状元起头,跪地高呼,殿试正式开始。

早就已经将殿试的题目公布出去,李承乾轻轻抬手,就让他们各自阐述。

偏偏王慕远站出来捣乱,直接将矛头对准到李承乾的身上。

“陛下,你给天下的读书人出题,臣倒是有话要问。”

“听说陛下在宫内只顾取乐,宠幸阉人,这难道也与治理天下有关吗?”

如此言语,公开发难,倒在李承乾的意料之外。

初登朝堂的人,哪里见识过这种手段,全都愣在了原处,满眼茫然。

杨荣却是个例外,对李承乾无条件的信任,始终觉得他能够应付的了。

而李承乾也确实做到。

“丞相,难道不是吗?”

他随口一言,王慕远眼睛微微眯起,难以置信。

文武大臣们也都皱紧了眉头,不明所以。

既然这样,李承乾很愿意让他们长长见识。

当即开口说道。

“尔等只看到朕在空中寻欢取乐,纵容阉党,可尔等又在干什么?”

“身为君王,朕要做的是统筹全局,芝麻大的小事也得朕亲力亲为,那只能说明你们无能。”

“恰恰相反,尔等并不令朕感到忧心,朕才能够在宫里头潇洒快活。”

谁都没有想到,李承乾能够无赖到这般境地。

说出口的话看似无理,实则不然。

不经意间对于群臣的认可,对他们清高之心最有满足。

王慕远本想借着这个机会,让李承乾在这些参加殿试的考生面前出丑。

现在看来,他的这些手段根本不能把李承乾奈何,几句玩笑话就轻易的揭了过去。

人无完人,帝王岂能例外。

看到王慕远气的牙根痒痒,李承乾直接将其无视。

便开始将话题引上正轨。

状元刘云昭当即开口。

“陛下,学生觉得,百姓乃是国之根本,万万不可动摇。”

“该在军事方面有所提升,好形成足够的震慑,让百姓不敢不服。”

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李承乾开了眼,差点没把监考的官员都叫过来。

这样的水准,也配担待的起状元郎那几个字。

王慕远却在一旁鼎力支持,目的不言而喻。

单纯是想要和李承乾作对。

“官逼民反的事情还少吗?使民服,在你们看来就是让他们感到害怕,被迫屈从。”

李承乾气不打一处来,又用手指了另外一人,也算对他寄予厚望。

却不曾想,此人答案更令李承乾无法满意。

“陛下,学生以为,朝堂应该大行福利,才能够让百姓得到好处。”

“得了好处,他们必然心悦诚服。”

最怕读死书的人,李承乾上一世就曾领教过,没想到眼前又有这么多。

“要照你这么说,朝廷出钱,养着千千万万的百姓,钱从何来?”

李承乾怒目而视,一下子就没有了耐心,一些早有过经历的人更是止不住的想笑出声。

“再者说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是让他们得到好处就能服气,朕倒觉得会适得其反,养出一大批懒汉来。”

“哪天少了好处,天下万民,皆不服气!”

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李承乾直截了当,大白话就将这些道理说出了口。

眼里满满的都是失望,这些读书人空有学问,过于死板。

看待问题根本不懂得立足于实际,全靠心中臆想。

让这样的人入朝为官,李承乾都不敢想象天下会被治理成什么样子。

到最后真闹出了笑话,各地大灾,还有人问的出口。

怎么不去喝肉粥来充饥。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不经意间就将视线挪动到杨荣的身上,对他倒有几分印象。

当初就表现的与常人有异,真走到了这一步,也该看看他的学问到底是真是假。

“杨荣,你来回答朕的问题。”

“学生觉得,先前几位所说的话,略有可取之处。”

“百姓乃是国之根本,不可动摇,就像是大江大河里的水,而朝廷像一叶孤舟。”

杨荣绘声绘色,不少大臣都嗤之以鼻,不愿听他多言。

只觉得废话连篇,李承乾却和他们的反应都不一样,一下子就被提起兴趣。

“你继续说。”

“回禀陛下,孤舟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听这话,李承乾眼前一亮,猛的站起身来。

不断的拍手叫好。

“不错,你说的一点都不错。”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

李承乾还想要杨荣继续讲下去,他却羞涩难当,自己也只能潦潦草草。

要对百姓好,可怎么样才算是对百姓好,反而成了无解之题。

见到这些人全都答不上来,王慕远在一旁冷笑,巴不得李承乾重启科考,刚一开始就闹出大笑话。

就给旁人使了眼神,后者心领神会。

便往出走了几步,开口请旨道。

“陛下,此题本就无解,说什么都不算对。”

“还希望陛下能够给出一个答案来,也好让大家服气。”

“他们跋山涉水,赴京赶考,总不能被陛下戏耍。”

“张大人,你好大的胆子!”

李巍看不过眼,就替李承乾说道几句,戏耍二字用在李承乾身上,太令人气愤。

可这些文官最看不上眼的就是像李巍一样的太监,恶毒之言不绝于口。

李承乾就知道事情不会太简单,既然都在等他的独特见解,那自己也不能再去藏着掖着。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一瞬之间,全场寂静。

杨荣眼里精光闪烁,很快顿悟。

在场文武全都大变了脸色,感到自危者数不胜数。

“你们也都是读书人,需要朕给你们翻译一下吗?”

李承乾玩味一笑,目光扫视,最后停留在了王慕远的身上。

其中之意早就不言而喻,在场的这些人要是听不明白,又怎么会被吓的变了脸色。

使民服,便要任贤任能。

将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邪恶无为的置之一旁,老百姓就能够过上好日子。

看到众人失神错愕,李承乾冷笑一声,当即宣布了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