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密匣

换源:

  腊月初七的雪下得悄无声息。谢明嫣从浅眠中惊醒时,发现窗外已积了半尺厚的雪。她掀开锦被,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凤仪宫的地龙又坏了。

“青霜?“她轻声唤道,却无人应答。

铜镜中映出她苍白的脸。自从北疆归来,那些被三生蛊激起的记忆碎片时常在梦中侵扰她。最令她不安的是那个反复出现的场景:七岁那年的雪夜里,母亲塞给她一个青铜匣子,叮嘱她“交给穿龙纹靴的人“。

“娘娘!“青霜慌慌张张冲进来,“陛下请您速去奉先殿!“

谢明嫣蹙眉:“这个时辰?“

“说是...找到先帝遗物了。“

雪粒子刮在脸上像细碎的针。谢明嫣裹紧狐裘,跟着提灯太监穿过重重宫门。奉先殿内只点了几支蜡烛,萧景琰独自站在先帝牌位前,手中捧着一个布满铜绿的匣子。

“你来了。“他没有回头,“认得这个吗?“

谢明嫣走近,心跳突然加速——这匣子与她梦中见过的分毫不差!匣盖上刻着谢家狼头徽记,边缘有被火燎过的痕迹。

“这是...“

“先帝临终前交给心腹太监的。“萧景琰终于转身,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那人昨日才敢呈给朕。“

烛光下,萧景琰的面容显得格外锋利。自北疆一役后,他越发沉默寡言,有时整日待在奉先殿不与任何人交谈。谢明嫣知道,他还在为萧景珏临死前的话耿耿于怀——关于他们三人纠缠不清的身世。

“打不开?“她注意到匣锁处有撬动的痕迹。

萧景琰摇头:“需要两把钥匙。“他从怀中取出淑妃墓中找到的那枚青铜钥匙,“这是其一。“

谢明嫣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殿角那口樟木箱前。这是她从北疆带回的谢家旧物,一直没来得及整理。

“我可能...有另一把。“

箱中物品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她翻找出母亲留下的绣囊,倒出几枚生锈的铜钱和半块玉佩——正是与萧景琰相配的那半块。而在绣囊夹层里,静静躺着一枚小巧的青铜钥匙。

萧景琰的呼吸明显一滞。两把钥匙同时插入锁孔,机括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匣中只有三样东西:一封泛黄的信,半面铜镜,和一块染血的布条。

萧景琰先展开信纸,谢明嫣凑近看时,发现是先帝笔迹:

“琰儿,若见此信,说明朕已遭不测。二十年前淑妃产子,实为三胞胎。长子景琰交朕抚养,次子景珏送往戎狄为质,幼女明嫣由谢家秘密抚育。三人肩胛皆有月牙胎记,此乃谢家血脉之证。太后与戎狄勾结,欲除谢家满门。朕不得已将你们分开,只为有朝一日...“

信末字迹被血迹模糊,萧景琰的手微微发抖。谢明嫣拿起那半面铜镜,镜背赫然刻着“三生镜“三个篆字。

“所以萧景珏没说谎。“她声音干涩,“我们确实是...“

“不。“萧景琰突然抓住她的手,“看这个。“

他展开那块染血的布条,上面是另一段字迹:

“陛下明鉴,三子非淑妃所出,实为谢夫人与陛下之血脉。当年谢夫人为避戎狄追杀,将婴儿与淑妃死胎调换。太后知晓后,逼迫淑妃给三个孩子下蛊...“

谢明嫣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解释了她为何会有谢家胎记,却引出了更多疑问——如果他们是谢夫人与先帝的孩子,那谢将军知道吗?淑妃又为何甘心抚养情敌之子?

“镜子...“她喃喃道,“三生镜应该能告诉我们真相。“

萧景琰拿起铜镜,镜面已经氧化得模糊不清。当他用袖口擦拭时,殿外突然狂风大作,吹灭了所有蜡烛!

黑暗中,铜镜发出幽幽青光。镜中浮现的画面让两人同时屏息——年轻的先帝抱着一个婴儿站在淑妃床前,而床上还躺着两个襁褓!

“这是...“

“记忆。“萧景琰声音沙哑,“三生镜在展示过去。“

画面变换,谢夫人浑身是血地冲进宫殿,将一个婴儿塞给先帝:“戎狄破了北疆,他们要杀尽谢家血脉!“接着是淑妃接过婴儿,将自己的死胎调换的场景。

最后一幕令人毛骨悚然:太后将某种液体喂给三个熟睡的婴儿,而站在她身后的,赫然是年轻时的雍王!

铜镜突然发烫,萧景琰失手将它掉落。镜面碎裂的瞬间,一道青光窜出,在空中凝结成几行文字:

“三生蛊,母子连。破蛊之法,以心换心。镜非镜,乃三生石碎片。集齐三块,可解宿命。“

青光消散后,殿内恢复寂静。谢明嫣弯腰捡起碎镜,发现其中一片上粘着干涸的血迹。

“这是...“

“先帝的血。“萧景琰神色凝重,“他在用最后的力量给我们指引。“

谢明嫣将碎片拼回原处,缺失的部分正好是半圆形:“需要另外两块。“她突然想起什么,“萧景珏临死前说...铜镜藏在雪峰之巅!“

萧景琰走到窗前。雪已经停了,月光照在雪地上,泛着幽幽蓝光。

“明日启程去北疆。“

谢明嫣正要回应,突然捂住心口蹲下——她锁骨下方的皮肤下,一缕金线正在游走!

“怎么了?“萧景琰急忙扶住她。

“金线蛊...还在我体内。“谢明嫣冷汗涔涔,“它刚才...对铜镜有反应...“

萧景琰掀开她的衣领,果然看见那缕金线在皮下扭动,像是要挣脱什么束缚。更诡异的是,它游走的轨迹竟与铜镜上的裂痕一模一样!

“不是蛊。“他猛然醒悟,“是感应!你体内这块三生石碎片在感应另一块!“

谢明嫣突然抓住他的手腕:“陛下听!“

远处传来飘渺的歌声,像是从极远的地方传来。萧景琰推开殿门,寒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月光下,宫墙上不知何时站满了乌鸦,却安静得可怕。

“北疆的童谣...“谢明嫣脸色煞白,“我母亲生前常唱的...“

歌声越来越清晰,用的却是戎狄语。萧景琰精通戎狄文字,听出歌词是:“雪峰之巅,青铜台前,三生石现,宿命可解。“

“有人在引我们去北疆。“他眯起眼睛,“而且知道我们找到了铜镜。“

谢明嫣肩上的金线突然停止游动,指向正北方。她与萧景琰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可能——萧景珏没死!

“不可能。“萧景琰斩钉截铁,“朕亲手验的尸。“

“但如果...“谢明嫣声音发颤,“死的是替身呢?就像当年淑妃用死婴调包...“

一阵狂风突然卷着雪花扑进殿内,吹散了案上的信件。当两人手忙脚乱地收拾时,谢明嫣发现血书背面还有一行先前被忽略的小字:

“三子中唯景琰无胎记,此乃破局关键。切记,镜非镜,石非石,真心不易...“

萧景琰的肩膀明显僵住了。他缓缓拉开自己的衣领——右肩胛处光滑如初,哪有什么月牙胎记?

“所以我的胎记...“

“是刺青。“谢明嫣轻触他的后背,“为了让你看起来像谢家血脉。“

月光偏移,照在先帝灵牌上。萧景琰突然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头。当他再抬头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传旨,三日后朕与皇后秘密出京。对外宣称朕感染风寒,皇后侍疾。“

谢明嫣知道,这是要引蛇出洞。若真有人盯着三生石碎片,此刻必定已经行动。

“带上传国玉玺。“她轻声道,“先帝说过,玉玺与三生石同源。“

萧景琰略显惊讶:“你怎知...“

“猜的。“谢明嫣望向北方,“否则为何历代皇帝都要将它带进陵墓?“

雪又下了起来,掩盖了宫墙上的乌鸦足迹。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片黑色羽毛粘在了青铜匣边缘,羽毛根部隐约泛着诡异的金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