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天色尚暗,谢明嫣已经梳妆完毕。铜镜中的女子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深青色袆衣,腰系金玉革带,端庄威严中透着一股英气。霜儿正为她整理最后一根珠钗,手指微微发抖。
“抖什么?“谢明嫣从镜中看着自己的贴身侍女。
“娘娘,今日是您第一次与陛下一同上朝,奴婢听说...“霜儿咬了咬唇,“听说雍王党羽准备了好些难题...“
谢明嫣唇角微扬,从妆奁中取出一枚北疆特有的狼牙佩饰,系在腰间隐蔽处:“难题?本宫最喜欢解难题了。“
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萧景琰的贴身太监总管李德全在门外恭敬道:“娘娘,銮驾已至宫门外,陛下问您是否准备妥当。“
谢明嫣起身,袆衣上的金线鸾凤在烛光下流转:“走吧,别让陛下久等。“
当她踏出凤栖宫时,第一缕晨光正好穿透云层。宫门外,萧景琰身着玄色冕服,十二旒玉藻垂在额前,遮住了大半面容,却遮不住那挺拔如松的身姿。他正低头翻阅奏折,听到脚步声才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谢明嫣注意到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她忽然想起昨夜那个约法三章的“新婚之夜“,两人隔着一道屏风各自安寝,连衣角都不曾相碰。
“皇后今日...“萧景琰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很庄重。“
谢明嫣行了一礼:“臣妾不敢有辱陛下威仪。“
萧景琰微微颔首,转身登上龙辇。谢明嫣随后上了凤轿,一行人向太极殿缓缓行进。晨雾未散,宫墙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蛰伏的巨兽。
“娘娘,“随行的萧远低声道,“微臣得到消息,今日雍王党羽准备在朝堂上提起北疆军饷之事...“
谢明嫣眼神一凛。北疆军饷是她的软肋,也是谢家军的命脉。先帝在位时,军饷常有拖欠,如今新帝登基,这笔账自然成了攻讦的利器。
“多谢提醒。“她轻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狼牙。
太极殿前,文武百官已分列两侧。当帝后銮驾抵达时,所有人跪拜行礼,山呼万岁。谢明嫣跟在萧景琰身后步入大殿,感受到无数目光如针般刺来——好奇的、审视的、敌意的...
“众卿平身。“萧景琰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为之一静。
按照礼制,谢明嫣在龙椅右侧的凤座上落座。从这个角度,她能清晰看到下方百官的表情。左侧首位站着一位身着紫色蟒袍的中年男子,面容与萧景琰有三分相似,眼神却阴鸷如鹰——正是先帝的弟弟,雍王萧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李德全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户部尚书刘墉第一个出列:“臣有本奏。今岁北方大旱,三州赋税恐难如数上缴,请陛下示下如何调拨国库...“
萧景琰正要开口,雍王突然轻咳一声。刘墉像是得到什么暗示般,话锋一转:“...尤其北疆军饷历年亏空甚巨,若继续足额发放,恐其他边镇将士不服啊。“
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谢明嫣的手指攥紧了凤座扶手,指甲几乎要嵌入木中。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更是对谢家军的羞辱。
萧景琰目光微沉:“刘爱卿此言差矣。北疆直面突厥铁骑,谢家军枕戈待旦十余载,军饷岂能拖欠?“
“陛下圣明。“雍王突然开口,声音如毒蛇般滑腻,“只是臣听闻,近年来北疆军饷中,有三成被用于谢家私兵训练...不知皇后娘娘可否解释?“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谢明嫣身上。这是她第一次在朝堂上被直接质问,更是雍王党羽对她权威的公然挑战。
萧景琰侧目看向谢明嫣,眼神复杂。按照惯例,皇后在朝堂上本不应直接参与政事辩论,但此刻若不出声,等于默认了指控。
谢明嫣缓缓起身,袆衣上的金凤随着她的动作熠熠生辉:“雍王殿下此言,可有实证?“
雍王眯起眼睛:“军中传言...“
“传言?“谢明嫣轻笑一声,声音陡然转冷,“本宫还听闻雍王府夜夜笙歌,耗费千金,不知是否也是传言?“
大殿内一片死寂。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皇后竟敢直接与雍王针锋相对。
雍王脸色铁青:“皇后娘娘慎言!本王...“
“够了。“萧景琰突然打断,声音如冰,“朝堂之上,岂能以谣传谣?刘墉,北疆军饷一事,朕命你三日内查清账目,若有半分虚假,提头来见!“
刘墉扑通跪地,冷汗涔涔:“臣...臣遵旨。“
雍王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却不再多言。谢明嫣注意到他朝殿中某个角落使了个眼色。
果然,兵部侍郎赵志敬出列:“陛下,臣有边关急报。三日前,突厥可汗派使者至北疆,与谢老将军密谈两个时辰...此事颇为蹊跷,不知皇后娘娘可知内情?“
又是一记重锤。通敌叛国的帽子若扣实,不仅谢明嫣后位不保,整个谢家都将万劫不复。
谢明嫣胸口剧烈起伏,却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她正要开口,萧景琰却先一步冷笑出声:“赵爱卿消息倒是灵通,连朕都尚未收到边关急报,你竟已知晓?“
赵志敬脸色一变:“这...这是...“
“还是说,“萧景琰缓缓站起身,冕旒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你与突厥另有联系?“
“臣不敢!“赵志敬跪伏于地,浑身发抖。
谢明嫣惊讶地看向萧景琰。她没想到这位表面冷漠的帝王会如此直接地维护谢家。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萧景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谢明嫣心领神会,顺势道:“陛下明鉴。家父与突厥使者会面一事,臣妾确实知晓。那使者是来求和的,带着三十八名被掳汉人子女为礼。家父为表诚意,特命人将他们送回原籍。“她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这是家父昨日才到的家书,请陛下过目。“
萧景琰接过信笺,扫了一眼,随即展示给众臣:“谢老将军忠心可鉴,不仅送回被掳百姓,还缴获突厥战马百匹上献朝廷。赵志敬,你还有何话说?“
赵志敬面如土色,连连叩首:“臣失察,臣罪该万死...“
雍王突然大笑:“好一出夫唱妇随!陛下与娘娘果然鹣鲽情深,只是...“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谢明嫣,“娘娘初入宫闱,还是应以侍奉陛下为要,朝政大事,恐怕...“
“皇叔多虑了。“萧景琰冷冷打断,“皇后乃一国之母,过问朝政乃祖宗旧制。倒是皇叔近日频频插手六部事务,不知是何用意?“
雍王脸色骤变,显然没料到萧景琰会如此直接地反击。朝堂上气氛剑拔弩张,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谢明嫣看着萧景琰挺拔的背影,心中突然生出一丝异样。这个看似孤高的年轻帝王,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与她站在了一起。
“陛下,“她轻声道,“臣妾有一提议。“
萧景琰转头看她:“皇后但说无妨。“
“北疆军饷一事,既然朝中有人质疑,不如请户部与兵部各派一名侍郎,由御史台监督,亲赴北疆核查。“谢明嫣目光扫过雍王党羽,“如此既可澄清谣言,又能实地考察边关军情,一举两得。“
雍王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这提议看似公允,实则将了他一军——若真派人去查,不仅查不出谢家的问题,反而可能暴露他自己克扣军饷的勾当。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皇后所言极是。就依此议,三日后启程。“
“陛下!“雍王急忙道,“边关路远险阻...“
“皇叔是担心查出什么不该查的东西吗?“萧景琰似笑非笑地问。
雍王语塞,只得悻悻退下。
朝会在诡异的气氛中继续。当太阳完全升起时,李德全终于宣布退朝。百官行礼退出,谢明嫣随萧景琰离开大殿,两人一前一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直到回到养心殿,屏退左右,萧景琰才突然转身:“皇后今日...表现得很好。“
谢明嫣没想到会得到称赞,愣了一下才道:“是陛下配合得当。“
萧景琰取下沉重的冕冠,露出略显疲惫的面容:“雍王不会善罢甘休。今日之事,只是开始。“
“臣妾明白。“谢明嫣犹豫片刻,“陛下为何...要帮谢家?“
萧景琰走到窗前,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谢家军是抵御突厥的第一道防线,朕不会让任何人动摇边防根本。“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况且...我们现在是盟友,不是吗?“
谢明嫣心头微动,正想说些什么,萧景琰却已经换上了公事公办的口吻:“三日后使团出发,皇后可修书一封,让令尊有所准备。“
“臣妾遵旨。“
萧景琰点点头,突然从案几上拿起一个锦盒递给她:“这个...给你。“
谢明嫣疑惑地打开,里面是一枚精致的玉印,上刻“凤印“二字。
“按制,皇后当掌凤印协理六宫。“萧景琰语气平淡,“朕近日事忙,忘了给你。“
谢明嫣知道这绝非偶然遗忘。凤印象征皇后权柄,萧景琰此刻交出,无疑是对她今日表现的认可。她郑重接过:“臣妾必不负陛下所托。“
萧景琰“嗯“了一声,转身去批阅奏折,似乎刚才的温情从未存在。谢明嫣识趣地告退,却在转身时听到身后传来一句低语:
“明日...陪朕去西城看看。“
谢明嫣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知道,今日这场朝堂交锋,让他们的“政治联姻“迈出了意想不到的一步。
走出养心殿,阳光正好。谢明嫣摩挲着手中的凤印,忽然觉得这冰冷的玉石似乎有了温度。远处,雍王正与几名心腹低声交谈,阴鸷的目光不时扫向这边。
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