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宫人们经常听到前室是郎朗读书声,讲课声。
后室是爽朗笑声。
宋溪也不一个人偷着乐,看到高兴处,还拉着太傅、少保一起看。
比如这个《谢周公》:
一女子要出嫁,对于那夫妻之事十分恐慌,哭着问嫂子:
“夫妻之礼是何人所制?”
嫂子说:“周公。”
女子大骂周公不已。
婚后满一月,女子回娘家,问嫂子:“周公何在?”
嫂子说:“他是古人,寻他做甚?”
女子说:“我要做双鞋谢谢他。”
熟悉的笑声再次响起,太傅停下解说、小皇帝停下手中的笔都望向了她。
宋溪察觉到突然安静,抬起头,看两人都望着自己。
“哈哈哈,没什么,就是看到有趣的事,太傅要不要看一看同乐。”
小皇帝也要求看,宋溪训斥:“边去,小孩子懂什么。”
希冀的眼神望向太傅,吴敏章微妙感觉不是什么好内容,朝小皇帝轻轻摇了摇头。
见太傅和娘都不带自己玩,小皇帝再次很受伤,默默躲起来加倍用功。
太傅狐疑宋溪看到什么这么搞笑,拿过书一看,《谢周公》。
吴敏章是饱学之士,只看了一眼标题就知道讲的是什么,烫手一般手忙脚乱把书还给了宋溪。
内心道:太后给我看这个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睡我?哎,可惜,她长相哪怕再普通一点点我也就认了,可惜可惜。
宋溪看着太傅摇头不已,以为他在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不禁腹诽老古董。
通常下午都是骑射乐器等涉及到体能和才艺方面的训练。
宋溪去过两回,不但不管小皇帝,目光还尽往那些将士、乐师身上瞄,手也尽往腹肌上靠。
以骚扰教学被投诉到了国舅爷那里,从此下午的时光就归属宋溪自己支配。
......
日子就在这样的悠悠荡荡中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中,宋溪把所有能搜罗到的感兴趣的书都看完了。
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包括皇帝、太后、皇后——多半是长得帅或者浪的野的,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也都看完了。
百无聊赖之下,她甚至让若华派人到民间去大肆搜罗相关的故事、白话、奇闻、怪谈、禁书等,臣民居然踊跃参与,宋溪收获颇丰。
甚至形成了固定的向上供应渠道以及定期发表的小报,当然是采用了类似《笑林广记》隐晦的写法,以及用框框代替关键词让大伙自行脑补。
偶尔也会闹笑话:比如有个人写了部弘扬正气的小说,引用了李白诗词中荡气回肠的一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但因为杀犯了禁忌,于是改成了:“十步口一人,千里不留行。”
据说那一期的小报供不应求,重印了好多版。甚至还加印了一版让大伙参与讨论看到了的绝妙框框。
偶尔也开一些议题让大伙都参与讨论,比如:《搜神记》中的廷尉范延寿审理的三男共娶一女,生四子,吵架离婚案子,如果你是范延寿,怎么分的问题。
那期小报据说前所未有发行了十版,甚至还发展到了讨论男权社会,母系氏族的不同判法,也算是超越了时代的限制。
小皇帝也五岁多快六岁了。
这两年他进步飞快,太傅很快感觉教无可教,于是向全国甚至外邦都公开聘请各个领域的饱学之士,他们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宋溪的骚扰。
宋溪以其孜孜不倦看小皇书和骚扰臣民声闻朝野、海内外。
每当有外邦人氏询问本国人对皇太后的看法,人们一般是这样说的:
“你知道的,这很难评,太后勇毅(?)可嘉,关键时刻率大军返回京城打败了匈奴。”
“私德就一言难尽了,这种事(客问哪种事?)不是应该偷偷摸摸的吗?她居然大张旗鼓毫无道德礼义廉耻,呸!不过我喜欢。”
说完格开那人奋笔疾书的手,“最后几个字就不要记了。”
当朝民风开放,宋溪居功至伟。
于是就有那么一帮自诩“美容仪”的年轻子弟,听闻太后偶尔会在下午溜出宫玩耍,天天在街上溜达,就盼着一朝被看中,荣登太后堂。
小皇帝在宋溪的可耻行径和歪理邪说的荼毒下居然没有长歪,正得不像是宋溪的儿子。
小皇帝问:“娘,太傅说你小时候夫子都气跑了三个,为什么你懂这么多。”
“你娘我只是赶跑了夫子,又不代表没读进去书,只是不愿意受到各种束缚,脾气暴躁有时候感觉可好了,你要不要试试。”
她常对他说:小小年纪别这么端庄持重,你怎么比夫子还夫子。
大概是宋溪太不靠谱了,老天爷为了平衡中庸,所以儿子格外靠谱。或者说是皇家的基因委实强大。
按理说现在儿子也大了,又性格沉稳,应该要别室另居。
小皇帝别的都从容纳谏,只有这一点半分的变通余地都没有。
朝臣猜测可能是幼年的经历让他没有安全感,同时还阴恻恻地觉得宋溪是不是对小皇帝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
但皇帝是好皇帝,如果不让他住在太后宫中,他就罢工、闹别扭,只得作罢。
于是太后宫殿的前半部分划分给了小皇帝居住,后半部分给宋溪居住。
每次宋溪出去浪,经过小皇帝所在的正屋,宋溪都会嚎一嗓子:“儿砸,出去玩不,不去啊,那想吃什么娘带给你啊。”
听到后面那句,小皇帝就会把挡在脸前的书拿开:“我要八珍斋的烤鸡翅,加辣不加蒜,谢谢。”
......
宋溪睡着之后总是在各种梦境中流连。
或男或女,飞虫走兽,有时候甚至是一颗树一块石头或者海里的鱼,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各式各样的人生、兽生、树生、石生。
醒来后精神健旺,也没受影响。
偶尔跟太医说起,太医说:“娘娘忧国忧民,费神劳思太多,不过看娘娘脉象四平八稳,倒是不必挂怀。”
宋溪:“不就摸了你两把,至于这么埋汰人?”
宋溪很郁闷。
宫里的人都知道她的长相,朝廷上下见到她都集体杨伟,愣是一个都没得手。
蚊子飞进宫里,都选择性地断了一条腿。
倒是蒙着脸隐姓埋名出去浪,因为身材窈窕,广大群众被蒙蔽,还算吃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