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些事,早该有个了断

换源:

  徐骁望着眼前决绝的徐渊,心中五味杂陈。

局势剑拔弩张,周围民众和士兵的目光紧紧锁住他们父子二人。

徐骁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试图缓和这紧绷的氛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渊儿,如今这局面,不如暂缓驱逐之事,且再从长计议。”

徐渊身形未动,目光如炬,直视着徐骁,语气决绝得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

“义父,有些事,早该有个了断。我们之间,再无瓜葛。”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掷地有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来宣告这段父子关系的终结。

徐骁身形微微一晃,嘴唇嗫嚅了几下,却终究没再说出什么。

他知道,眼前这个曾经的孩子,如今已然有了自己的决断。

人群中开始有低声的议论,百姓们面露担忧,士兵们也神情复杂。

徐渊缓缓转身,目光扫过聚集的众人,神色柔和了几分。

他向前走了两步,声音洪亮而诚恳:

“诸位乡亲,各位将士!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

请大家不必为我担忧,我徐渊自当照顾好自己。”

人群中有人喊道:“徐公子,往后可要多多保重啊!”

徐渊抱拳回应:“定不负诸位期望,徐渊心中有数。”

他的话语里透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百姓们的脸上渐渐少了几分忧虑,士兵们也挺直了腰杆。

说完徐渊毅然转身,那决绝而孤傲的背影在阳光下拉得修长。

他步伐沉稳,没有丝毫的犹豫,似是早已将所有的不舍都深埋心底。

百姓们自发地围在道路两旁,士兵们也整齐肃立,目送他渐渐远去。

人群中,许多人眼眶湿润,低声的议论里满是对徐渊遭遇的不公。

“徐公子这般离去,实在叫人心疼!”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摇头叹息。

“是啊,他为北凉出了多少力,却落得这个下场。”

旁边的年轻人也满脸愤懑。

徐渊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转角处,可众人的目光依旧久久停留在那里。

与此同时,徐骁与徐凤年站在原地,静静地目睹着这一切。

徐骁双手背在身后,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徐凤年则微微张着嘴,满脸的不可置信。

“没想到,这小子在北凉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徐骁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

徐凤年回过神来,喃喃道:“是啊,远超我们的想象。”

他们都清楚,徐渊在百姓和士兵心中的分量,远比他们之前所认为的要重得多。

徐骁望着徐渊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和儿子都小看了徐渊。

这一场离别,不仅是徐渊的抉择,更是对他们的一次深刻触动,让他们意识到,徐渊的成长速度已经远超他们可以掌控的范围。

徐凤年眉头紧锁,目光中透着少见的凝重。

这是他头一回如此真切地感到威胁,徐渊的存在,随时可能会严重威胁到他在北凉的地位。

他站在徐骁面前,语气急促又忧虑:

“父亲,徐渊绝不能再留。

他在百姓和士兵中威望日隆,长此以往,儿臣的地位怕是岌岌可危。”

徐骁听着徐凤年的话,面色逐渐阴沉下来。

他何尝不知徐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只是一直未将其视作心腹大患。

但如今听着徐凤年的担忧,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徐渊的声望在北凉愈发高涨。

每一次他出现在民众面前,都能收获如潮的欢呼。

徐骁观察着这一切,内心的不安也在悄然滋长。

徐凤年目光坚定,语气决绝:“父亲,徐渊这般得民心,若不除之,日后必成大患。”

徐骁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也深感不安,他的民心所向已到了让我忌惮的地步。”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更多言语,便已达成共识。

气氛陡然凝重,杀意顿生。

他们深知,为了稳固徐凤年的地位,为了维护徐家在北凉的统治,必须尽快除掉徐渊,以绝后患。

徐渊离开北凉王府后,形单影只地走在北凉的街道上。

他的脚步沉重,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情绪交织翻涌。

那些曾经在王府的点点滴滴,如今都成了回忆。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身影。

起初,只是三三两两的人停下脚步,投来关切的目光。

可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自发地跟在徐渊身后,默默送行。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出,将手中刚蒸好的馒头递到徐渊面前,声音带着哭腔:

“徐公子,您这一走,往后可要照顾好自己啊。”

徐渊眼眶微红,双手接过馒头,声音哽咽:“大娘,您放心,我会的。”

人群中,年轻的小伙子们则握紧拳头,眼中满是敬佩:

“徐公子,若有一日需要我们,尽管言语!”

徐渊冲着他们用力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随着送行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动静也渐渐传到了北凉士兵们的耳中。

那些平日里守在城门、街道的士兵们,看着眼前这一幕,内心深受触动。

终于,一些士兵再也按捺不住,他们相互对视一眼,毅然决然地脱下身上的盔甲。

盔甲落地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是他们对过往身份的告别。

他们迈开步子,快步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跟在徐渊身后,一同前行。

徐渊走在街道上,感受到身后百姓和士兵们无声却滚烫的情感,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

他缓缓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转过身,面向送行的众人,郑重地深深鞠躬。

一时间,时间仿佛凝固,只听见微风轻轻拂过的声音。

直起身来,徐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每一个人,声音洪亮而真挚:

“诸位,即便我离开了北凉,也会时刻心系这里的安危。

我永远不会忘记大家的这份恩情,若有一日北凉需要,只要我能做到,必定全力以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