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傍晚六点半,程默站在林雨晴公寓楼下,手里拿着一束白色马蹄莲。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蓝色休闲西装,内搭浅灰色衬衫,既不会太正式,又足够体面。林雨晴的短信说这是一场非常私密的小型沙龙,只邀请了最亲近的朋友。
电梯直达顶层,门一开就听到隐约的钢琴声。程默循声走到门口,轻轻按响门铃。琴声戛然而止,片刻后门开了,林雨晴站在门口,眼睛一亮:你来了!
她今天穿了一条酒红色的丝绒长裙,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几缕碎发别在耳后,露出小巧的珍珠耳钉。没有舞台上的华丽妆容,却多了几分居家的亲切感。
送你的。程默递上花束。
林雨晴惊喜地接过:马蹄莲!我最喜欢的花。她凑近闻了闻,好香,快进来。
公寓里已经来了七八位客人,三三两两地站在客厅各处,低声交谈着。与上次录音室不同,这次的空间被重新布置过——中央的三角钢琴周围摆放了一圈舒适的座椅,角落里还设了一个小型吧台。
都是音乐圈的朋友,林雨晴介绍道,很随意的聚会,不用拘束。
程默注意到苏瑾已经来了,正站在落地窗边与一位白发老者交谈。她今天穿了一件墨绿色的丝质衬衫和黑色阔腿裤,头发简单地扎成低马尾,比工作时柔和许多。
苏瑾也来了。程默轻声说。
林雨晴微笑着点头:她很少错过我的沙龙。她压低声音,其实今天的主题,有一部分是为了她。
程默好奇地看着她:什么意思?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林雨晴神秘地眨眨眼,先喝点什么?我准备了香槟和果汁。
程默要了杯香槟,在房间里慢慢走动。墙上挂着几幅新的音乐海报,其中一张是林雨晴在欧洲某音乐厅的演出照,照片里的她光彩照人,与现在居家装扮的随意形成鲜明对比。
程编剧?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程默转身,看到周晓站在那里,手里端着一杯果汁:周晓?你也来了?
林老师是我的钢琴启蒙老师,周晓解释道,从小学开始就教我,直到我考上戏剧学院。
程默惊讶于这个巧合:世界真小。
是啊,周晓微笑着,苏制片也来了,你们是一起的?
程默摇摇头:各自受邀。他顿了顿,没想到你钢琴也弹得这么好。
马马虎虎啦,周晓不好意思地笑笑,比起林老师差远了。对了,谢谢您修改那段独白,现在演起来顺手多了。
两人正聊着,林雨晴拍了拍手:各位,演出要开始了,请就座吧。
客人们纷纷找位置坐下。程默选了一个靠边的座位,正对着钢琴的侧面,能清晰地看到演奏者的表情和手指动作。苏瑾坐在前排,背影挺直如常。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特别的作品,林雨晴坐在钢琴前,声音轻柔,从古典到现代,从别人的作品到自己的创作。
第一个音符落下时,整个房间安静下来。林雨晴先弹奏了几首古典小品,然后转向爵士风格,最后开始演绎自己的原创作品。她的演奏风格多变,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温柔似水,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接下来这首,林雨晴抬头看向观众,目光在苏瑾和程默之间游移,是我十六岁时和一个特别的朋友一起创作的,叫《雨后的晴空》。
程默注意到苏瑾的背影微微僵硬了一下。林雨晴的手指轻轻落在琴键上,一段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程默立刻认出这就是他在录音室听到的片段,但完整版更加丰富动人。曲子开始是轻柔的雨滴般的音符,渐渐转为阳光穿透云层的明亮旋律,最后在欢快的和弦中结束。
演奏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林雨晴鞠躬致谢,目光扫过观众,在程默身上多停留了一秒。
中场休息时,侍者端上精致的点心和饮料。程默本想去找林雨晴祝贺,却发现她被几位音乐人围住讨论技术问题。他转而走向自助餐桌,却意外与苏瑾并肩而立。
弹得不错。苏瑾突然开口,手里拿着一块芝士蛋糕。
程默点点头:太美了,尤其是那首《雨后的晴空》。
苏瑾的叉子在蛋糕上停顿了一下:我们十六岁写的,为了参加一个作曲比赛。
赢了吗?程默好奇地问。
第二名。苏瑾的嘴角微微上扬,第一名是一对三十岁的专业作曲家,评委说我们的曲子过于情感外露。
程默轻笑:那正是它打动人的地方。
苏瑾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程默读不懂的情绪:林雨晴一直是这样,情感充沛,毫无保留。她顿了顿,而我...学会了克制。
程默正想回应,林雨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在聊什么呢?
她不知何时已经摆脱了那群音乐人,手里端着两杯香槟,脸颊因兴奋而微微泛红。
在夸你的演奏。程默接过她递来的香槟。
苏瑾有没有告诉你,我们写这首曲子时有多疯狂?林雨晴自然地挽住苏瑾的手臂,整整三天没出琴房,差点被学校记过。
苏瑾轻轻抽回手臂:陈年旧事了。她的语气平静,但程默注意到她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下半场我想弹一首新曲子,林雨晴的眼睛闪闪发亮,需要你们两个帮忙。
程默惊讶地放下酒杯:我?我可不会弹琴。
很简单,就按几个键就行。林雨晴拉起程默的手,苏瑾负责和弦部分,你负责最简单的低音。
苏瑾皱眉:雨晴,别胡闹。
求你了,林雨晴做出可怜的表情,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最终,苏瑾不情不愿地同意了。当下半场开始时,观众惊讶地发现钢琴前多了两个人。林雨晴坐在中间,苏瑾在右,程默在左,三人挤在一张加长的琴凳上。
这是一首即兴小曲,林雨晴向观众解释,叫《偶然的相遇》。
她先弹了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示意苏瑾加入和弦部分。苏瑾的手指在琴键上灵活地移动,为旋律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最后,林雨晴引导程默的左手按下几个低音键,虽然简单,却意外地为整首曲子增添了沉稳的基调。
演奏并不完美——程默几次按错了键,苏瑾的和弦偶尔过于克制,林雨晴不得不即兴调整。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音乐充满了真实的生命力。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太有趣了!那位白发老者赞叹道,音乐就该是这样,充满意外和惊喜。
演出结束后,客人们三三两两地告辞。程默本想离开,却被林雨晴拉住:别走,留下来吃晚饭吧。她看向苏瑾,你也留下来,好吗?
苏瑾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林雨晴的餐厅连着开放式厨房,她一边准备晚餐,一边与两人聊天。程默主动帮忙切菜,苏瑾则坐在吧台前,偶尔啜饮一口红酒。
你们配合得不错,林雨晴将意面下锅,考虑过组个三重奏吗?
苏瑾轻哼一声:别开玩笑了。
我是认真的,林雨晴搅动着锅中的面条,音乐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分享,不是吗?
程默注意到苏瑾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她放下酒杯,突然问道:雨晴,你告诉过程默那件事吗?
林雨晴的动作顿了一下:什么事?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苏瑾的声音很轻,但字字清晰。
厨房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程默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回避,但林雨晴已经关掉了火,转身面对苏瑾。
没有,她平静地说,那是你的故事,不该由我来讲。
苏瑾站起身,走到窗前。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孤独的轮廓。
什么故事?程默忍不住问道。
关于为什么我不再弹琴。苏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关于为什么我选择了商业而不是艺术。
林雨晴走到苏瑾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都过去了。
苏瑾抽回手:对你来说过去了,对我没有。她转向程默,我父亲认为艺术是不务正业,在我十八岁那年卖掉了我的钢琴,强迫我学习商业管理。
程默震惊地看着她:所以你现在只弹别人的钢琴?
我不弹琴。苏瑾纠正道,除了偶尔被某人硬拉上去。
林雨晴叹了口气:苏瑾,已经十年了
有些事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苏瑾打断她,就像那首《雨后的晴空》,永远停留在十六岁的夏天。
程默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苏瑾对那首曲子反应如此复杂。那不仅是一段回忆,更是一个被强行终止的梦想。
晚餐在略显沉重的氛围中进行。林雨晴努力活跃气氛,讲着巡演中的趣事,苏瑾则保持着礼貌的沉默。程默不时插入一些编剧工作中的趣闻,试图缓和局面。
饭后,林雨晴提议看一部老电影。苏瑾婉拒了:我还有工作要处理。
我送你。程默站起身。
苏瑾摇摇头:不必,我叫了车。她转向林雨晴,谢谢今晚的演出,很...特别。
林雨晴拥抱了她:随时欢迎你来弹琴。
苏瑾离开后,公寓里只剩下程默和林雨晴两人。她关掉顶灯,只留下几盏柔和的壁灯,然后打开投影仪。
别介意苏瑾的态度,林雨晴坐到他身边的沙发上,每次弹完那首曲子她都会这样。
程默点点头:我能理解那种感觉。
林雨晴选了一部法国老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但两人都没怎么认真看。程默的思绪还停留在苏瑾的故事上,而林雨晴则时不时偷瞄他的侧脸。
程默,电影快结束时,林雨晴突然开口,你觉得人真的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
这个直接的问题让程默措手不及:什么?
就像电影里的女主角,林雨晴指了指屏幕,她心里装着两个人,一个代表安稳,一个代表激情。
程默谨慎地回答:我想...感情是很复杂的事。
林雨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苏瑾曾经说过,爱情就像音乐,有时候需要独奏,有时候需要和声。她转向程默,你觉得呢?
程默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脑海中闪过三个截然不同的面孔——苏瑾的克制与偶尔流露的脆弱,林雨晴的热情与艺术家的敏感,还有颜书瑶的活力与直率。每一种特质都吸引着他,但他不确定那是否就是爱。
我不知道,他最终诚实地说,但我相信真正的感情,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应该被尊重。
林雨晴微笑着靠回沙发:很好的回答。她停顿了一下,你知道吗?这就是我喜欢你的原因,程默。你从不说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电影结束,程默起身告辞。林雨晴送他到门口,突然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轻轻一吻:晚安,谢谢你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让程默心跳加速。他道了晚安,走进电梯时还能感觉到脸颊上那柔软的触感。
回家的出租车上,程默的手机震动起来。是苏瑾发来的消息:周一别忘了带《都市夜归人》第三季的修改稿。
程默回复:已经准备好了。
他等了一会儿,苏瑾没有再回复。正当他准备放下手机时,又一条消息进来了——来自颜书瑶:学长!这周我们去了好莱坞片场参观!发几张照片给你看!
程默微笑着点开照片——颜书瑶站在著名的摄影棚前,比着胜利手势,阳光洒在她灿烂的笑脸上。
放下手机,程默望向窗外的城市夜景。三个性格迥异的女性,三段截然不同的关系,每一种都让他心动,却又不敢轻易定义。苏瑾的克制与林雨晴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而颜书瑶的活力又为这幅情感拼图增添了另一种色彩。
车停在公寓楼下,程默深吸一口气。今晚的经历让他对苏瑾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他与林雨晴的关系更进一步。而现在,他还要面对颜书瑶发来的照片和问候。这种复杂而充实的情感交织,既令人忐忑又莫名期待。
回到家,程默打开电脑,准备修改剧本,却发现无法集中精神。他戴上耳机,播放林雨晴今晚弹奏的《雨后的晴空》录音。这一次,他仿佛能听到两个十六岁的少女在琴键上诉说着她们的梦想与期待——一个后来成为了世界知名的钢琴家,另一个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却依然在心底珍藏着那段纯真的旋律。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板上,程默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正在经历着微妙的变化。三个性格迥异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闯入他的世界,每一种关系都充满可能性,又都带着未知的挑战。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但此刻,他允许自己的思绪徜徉在那些心动的瞬间里——苏瑾弹琴时专注的侧脸,林雨晴谈及音乐时闪亮的眼睛,还有颜书瑶每次见面时阳光般的笑容。这些片段如同散落的音符,在他记忆深处谱写着无声的旋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