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的雪花在元旦钟声敲响前便悄然化尽,只留下湿冷的空气和城市重新暴露出的棱角。新年伊始,《都市夜归人》第三季顺利杀青,紧绷了数月的弦终于可以稍作松弛。与之相映的,林雨晴筹划已久的新年音乐会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倒计时。这不仅仅是一场纯粹的听觉盛宴,更是她音乐理念的重要呈现——打破古典的边界,融入现代元素与影像叙事。
筹备这场音乐会,无形中成了一个微妙的连接点。作为核心配乐的创作者之一(音乐会包含她为两部独立短片创作的主题曲首次公演),程默自然深度参与。同时,作为音乐会的潜在影像叙事顾问和“特别联络员”,他与苏瑾、颜书瑶的交流也因为林雨晴的这次艺术活动而变得频繁且目的明确。
周一下午,程默和林雨晴坐在星辉传媒一间安静的会议室里,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剧本,而是复杂的五线谱、音乐会流程表,以及投影幕布上不断切换的舞台设计3D渲染图。
“…弦乐组在这个小节进入后,情绪要有明显的‘托起’,但控制住力度,不能盖过钢琴主旋律的诉说感,”林雨晴纤细的手指在谱面上游走,眼神专注得几乎要燃烧起来,那枚水晶音符吊坠随着她的动作在锁骨间轻轻荡漾,“程默,你写的这个场景,男主角在雨中回望,那种复杂的心绪,这里需要音乐达到一个临界点的爆发,然后…”
她停下来,似乎在寻找最贴切的词语。程默凝视着她因沉浸而微蹙的眉心,接口道:“然后归于一种‘释然的沉重’?就像被雨水洗刷过的天空,尽管依旧阴霾,却有了透光的缝隙?”
林雨晴眼眸骤然一亮:“对!就是这种感觉!‘释然的沉重’,太准确了!”她兴奋地在纸上记下批注,“我之前总觉得用纯音乐的词汇描述不够到位,这下清晰多了!你的文字感简直是音乐的另一种表达!”
此刻的她,褪去了沙龙中的温婉,也不同于舞台上女神般的光环,更像是一位沉浸在创造本源中的工程师和诗人。程默被这股纯粹的艺术热情深深触动,心中的认同感远超工作范畴。他能如此精准地把握她需求的情绪,也源于这段时间对她音乐更深刻的理解——那种细腻的感知,早已超越了合作的界限。
“雨晴姐,灯光方案第三稿出来了!他们加了追光模拟雨水散射效果…”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抱着一叠文件的助理小夏冲进来,看到程默也在,赶紧收住脚步,“啊,程编剧也在,正好你们一起看看?”
三人围着设计方案讨论时,苏瑾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似乎是刚结束一个高层会议,一身利落的深蓝色西裤套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目光精准地扫过会议桌。
“苏制片?”林雨晴有些意外,“你也来了?”
“顺路,”苏瑾走进来,语气公事公办,“听说灯光和舞美预算超了百分之七?最终的舞台控制方案需要我最后确认一下。”她的目光落到摊开的灯光设计稿上,指尖在平板屏幕上划动,调出预算报表,“这个雨水效果的追光,数量可以再精简一组,从舞台顶部45度角打下的主光效果已经足够支撑雨幕感,侧翼这几束过于分散视线…”
她条分缕析,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几句话便将超支的部分压缩到了可控范围。林雨晴张了张嘴,似乎想争取什么,但看着苏瑾沉静专业的面容和那份精准的报表,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明白了,就按你调整后的方案来。”
程默在一旁看着这无声的交锋,感受到苏瑾手腕中蕴含的另一种强大力量——那是林雨晴充满感性的艺术世界与真实资本运作之间不可或缺的平衡器。苏瑾处理完问题,才转向程默,目光在他和谱面之间流转了一下:“程编剧参与得挺深?”
“雨晴希望音乐表达能和影像叙事更咬合,”程默解释道,“我的场景描述,能给她的创作提供情绪锚点。”
苏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只是留下一句“定稿方案下班前邮件发我”,便转身离开了会议室。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她带来的那份冷静严谨的气息。
另一边,为了配合音乐会中穿插的短片影像段落以及后期宣传,林雨晴点名希望颜书瑶团队能拍摄一些幕后花絮和创意短片。颜书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工作热情高涨。她的工作室已然堆满了音乐相关的视觉素材。
“学长!快来看我这个分镜!”某个下午,颜书瑶兴奋地把程默拉到她的工作台前,屏幕上正播放一段粗糙的视频,“我想用镜面碎片来表现音乐的层次,你看这段弦乐齐奏,如果用无数旋转的小镜片反射不同角度的光…”
画面中的光影随着节奏跳跃、碰撞、破碎又重组,带着一种实验性质的生猛和灵动。
“很有意思!”程默由衷赞叹,她的想法总带着一股未经雕琢的野生气息,“但是林老师那段的情绪更内敛,需要沉下去的光感,镜片的速度得压下来,或许换成慢动作叠加透明水波纹滤镜?”
“啊!对对对!”颜书瑶立刻在本子上记录,“学长你真是我的缪斯!点得好!”她飞快地修改参数,屏幕上的光影随之变得柔和深邃。“对了学长,你跟雨晴姐那边准备得怎么样啦?苏制片有没有挑刺?”她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口吻。
“都很顺利,”程默笑笑,看着她眼底因创作而亮起的光芒,和电脑屏幕上不断调试的光影一样充满生命力,“苏瑾那边有她在把关,预算和质量都能保证。”
颜书瑶吐吐舌头:“苏制片确实厉害,跟她开会压力山大,不过好靠谱!有她在,感觉什么都搞得定!”这是颜书瑶独特的能量场——无论多大的挑战,总能被她转化为跃跃欲试的兴奋和朴素的认可。与她待在一起,总会被那种直率的热情感染,连带着觉得难题也没那么沉重了。
新年音乐会的前一晚,一次临时的彩排调整通知发到了所有人的工作群里。原本平静的弦被再次拨紧。程默作为音乐情感脚本的支撑点,必须在场;苏瑾负责统筹协调各方突发情况;颜书瑶需要捕捉关键时刻的幕后素材。夜晚的音乐厅灯火通明,不同领域的人围绕着同一个艺术目标运转。
舞台中央,林雨晴与乐团进行最后的合练。指挥棒下,音符流淌、碰撞、升华。程默站在观众席后方,灯光昏暗处,笔记本屏幕的微光照亮他的侧脸。他一边听着耳机里林雨晴要求调整的几个细节点,一边飞速在乐谱pdf上标注。那种专注,仿佛要将自己完全浸入音乐构筑的情感洪流之中。
苏瑾则在后台核心控制区,神色如常,但语速比平日更快。她握着对讲机,声音不高却穿透喧杂:“设备B组的备用方案启动了吗?追光角度校准还要再细查,误差控制在0.5度内…场务注意,通道口杂物必须清空…好的,收到。”
灯光、音响、舞台机械、人员调度…无数信息流在她手中汇总、判断、发出指令。她的沉稳如同一块磐石,牢牢地定在舞台背后那片混乱的深海,保障着前方艺术表达能完美无瑕地绽放。
角落,两个助理帮着颜书瑶扛稳斯坦尼康。镜头透过缝隙,捕捉控制台前苏瑾凝神指挥的侧脸,记录林雨晴在乐声中闭目倾注灵魂的姿态,也扫过程默站在台下暗影中侧耳聆听、指尖无意识轻敲座椅扶手的专注身影。她的眼睛里映着舞台璀璨的光,也映着舞台后那些不为观众所见的坚持与深情。她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手舞足蹈地兴奋着,而是在沉默的镜头语言里,悄然沉淀着自己的理解和敬意。
当彩排告一段落,已近午夜。疲惫如潮水般漫上每个人的身体。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过于劳累,苏瑾站在出口处安排车辆时,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苏制片,辛苦了。”程默走过去,注意到她揉按太阳穴的动作比平时频繁。
“基本就绪了。”她简短地回答,递给他一杯刚冲好的热可可,“你也累了,补充点热量。”她的指尖不经意掠过他的手背,冰冷,带着一丝微弱的颤抖。
这一瞬间的触感如此清晰,像电流,让程默的心骤然缩紧。这不是计划内的关怀,更像是一种身体本能的流露。他甚至能看到她眼底强撑的血丝。
几乎同时,林雨晴抱着乐谱本走过来,脸上带着熬夜后的倦意,但眼神依旧晶亮:“程默,刚才那段修改后的情绪,你觉得现在……”她的话戛然而止,看到了苏瑾脸上过于明显的疲惫和程默眼中那未来得及收起的关切。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林雨晴的目光在两人之间快速扫过,最终落在苏瑾苍白的脸上,语气立刻放软:“苏瑾?你是不是不太舒服?”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苏瑾的手臂,“你的手好凉。”
苏瑾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不着痕迹地避开了林雨晴的手,又恢复了那副公事公办的距离感:“我没事,只是有点着凉。车到了,都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才是重头戏。”
颜书瑶此时也收拾好东西凑过来,正好听到最后一句,立刻从背包里翻出几个暖宝宝:“苏制片!雨晴姐!用这个!大冷天的!”她不由分说地塞给苏瑾和林雨晴一人两个,最后一个拍进程默手里,“学长也拿着,老熬夜更要当心!”她咋咋呼呼的动作打破了刚才瞬间的凝滞。
几人在微寒的夜风中告别,各自走向自己的车。程默握着手中印着幼稚卡通猫图案、却散发着真实热度的暖宝宝,看着苏瑾快步消失在夜色里的单薄却挺直的背影,看着林雨晴微微侧头与助理说话时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倦意,再回头看看颜书瑶正忙着把设备塞进后备箱那蹦跳的身影,心中仿佛被投入了三颗不同温度的石头。
今晚他深刻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的力量,也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筹备工作。他触碰到了苏瑾强硬外壳下那份独自支撑的压力与疲惫的边角;看到了林雨晴用燃烧艺术灵魂般的热忱在透支自己;也重新认识了颜书瑶那份咋呼之下的体贴与对身边人纯粹直接的善意。她们各自的光芒在这个准备之夜里交错辉映,也各自承受着不为人知的重量。
回到寂静的公寓,窗外只有城市的霓虹在无声流转。程默没有开灯,走到阳台上。寒气扑面而来,让他的头脑无比清醒。他手中那张印着幼稚卡通猫的暖宝宝,那冰冷的指尖触碰后下意识的回避,还有那枚在乐谱和水晶吊灯下微微晃动的水晶音符……这些细碎的片段如同今晚听到的修改后的乐章片段,反复在他心头萦回、撞击、重组。
一种极其清晰却更显复杂的认知,如同破冰后的春水,第一次如此有力地涌上心头:
他不只是在为一部剧写台词,也不只是在为一个音乐会理解旋律。他是在被三个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耀眼的灵魂以各自的方式邀请着、依赖着、共鸣着、甚至无意中触碰着她们的真实。这种被需要和参与彼此核心生命轨迹的感觉,沉甸甸地落在心湖中央,激起的涟漪远比单纯的暧昧深刻得多。那其中蕴含的重量,不是困惑或选择的压力,而是某种近乎责任的羁绊与……珍视。
那层焦虑和权衡的雪壳,似乎在此刻彻底消融了。不是因为问题解决了,而是因为他开始理解,她们带来的,远不止是感情层面的选择题。她们是他生命图谱上不可分割的色彩,各自鲜明独立,共同组成他此刻无法忽视也不想逃离的风景。
夜色沉沉,远方,音乐厅的方向依旧灯火通明,像一个巨大的、温柔的心脏,为明晚的绽放做着最后的准备。程默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仿佛要将这份沉甸甸的明悟一起沉淀进身体深处。明天,音乐会上,他不知道自己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但他知道,自己将以一种更平静也更清晰的目光,去注视那三束在同一个舞台上闪耀的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