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傍晚,程默站在东海音乐厅宏伟的大理石台阶前,手里攥着林雨晴寄来的烫金邀请函。他今天特意穿了一套深蓝色西装,衬衫领口微微敞开,既正式又不失随性。
程先生!一位工作人员认出了他,林老师特意嘱咐我带您去前排。
跟随工作人员穿过铺着红毯的走廊,程默被领到了舞台正前方的VIP座位。这个位置能清晰地看到钢琴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表情变化。落座后,程默环顾四周,发现观众席已经坐满了七成,大多是衣着考究的音乐爱好者。
灯光渐暗,全场安静下来。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的三角钢琴上,林雨晴从侧幕款款走出。她今晚穿了一袭墨绿色的露背长裙,头发高高盘起,露出修长的颈项,整个人如同从古典油画中走出的缪斯。
掌声雷动。林雨晴优雅地向观众鞠躬,然后在琴凳前坐下。她没有立即开始演奏,而是闭眼深呼吸,仿佛在与钢琴进行某种无声的交流。
第一个音符落下时,程默屏住了呼吸。这是肖邦的《夜曲》,林雨晴的演绎温柔而克制,指尖流淌出的旋律如同月光下的私语。程默不懂古典乐,但他能感受到每一个音符中蕴含的情感——忧伤、思念、希望,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林雨晴的指尖下交织。
上半场结束时,程默仍沉浸在音乐带来的震撼中。观众席灯光亮起,他才发现自己的掌心微微出汗。
喜欢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程默转头,看到苏瑾不知何时坐在了他后两排的位置。她今天穿了一件黑色丝绒礼服,头发挽成优雅的发髻,红唇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艳。
苏...苏瑾?程默惊讶得差点咬到舌头,你也来了?
苏瑾唇角微扬:林雨晴的独奏会,我从不缺席。她看了看手表,中场休息二十分钟,要出去透透气吗?
音乐厅外的露台上,夜风轻拂。苏瑾靠在栏杆上,从手包里取出一支细长的香烟,但没有点燃,只是夹在指间把玩。
不知道她今天会弹那首曲子。苏瑾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突然说道。
程默好奇地问:哪首?
我们十六岁时一起创作的。苏瑾的声音带着程默从未听过的柔和,叫《雨后的晴空》,很幼稚的名字。
程默想起在林雨晴录音室听到的那段旋律:我好像听过片段,很美。
苏瑾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弹给你听了?
只是随口哼了几句。程默谨慎地回答,不确定这个话题是否敏感。
苏瑾沉默了片刻,突然轻笑一声:她还是老样子,对喜欢的人毫无保留。
这句话让程默心跳加速。他正想追问,苏瑾却已经转身:该回去了,下半场要开始了。
下半场的曲目比上半场更加激情澎湃。林雨晴的演奏风格也随之一变,从温柔细腻转为热情奔放。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林雨晴多次谢幕后,加演了一首简短的小品。弹奏前,她对着麦克风轻声说:这首曲子献给两位特别的人,感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程默注意到苏瑾在听到这句话时,手指微微攥紧了节目单。
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再次找到程默:林老师邀请您去后台。
后台走廊铺着厚实的地毯,两侧挂满了历代音乐家的肖像。程默在一扇贴着林雨晴名牌的门前停下,轻轻敲了敲。
请进。林雨晴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推开门,程默看到林雨晴正坐在化妆镜前卸妆,身上披着一件丝质睡袍。见到程默,她眼睛一亮,起身迎了上来。
你来了!林雨晴自然地拉住程默的手,喜欢今晚的演出吗?
程默点点头:太震撼了,尤其是下半场那首李斯特
林雨晴开心地笑了:那是专门为你选的,我觉得你会喜欢激烈的风格。她拉着程默在沙发上坐下,等一下苏瑾,然后我们一起去吃宵夜。
程默这才明白,林雨晴说的两位特别的人是指他和苏瑾。这个认知让他心头一热,同时又有些忐忑——苏瑾会愿意和他一起宵夜吗?
正想着,门被敲响,苏瑾走了进来。她已经放下了发髻,黑发如瀑垂在肩头,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时柔和许多。
完美演出。苏瑾对林雨晴说,语气真诚。
林雨晴上前拥抱了她:谢谢你来。她退后一步,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我提议去老地方吃宵夜,你们觉得呢?
苏瑾看了程默一眼,出人意料地点了点头:可以。
二十分钟后,三人来到一家隐蔽的小餐馆。店面不大,装修却十分考究,木质桌椅和暖黄的灯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这里是我们的秘密基地,林雨晴向程默解释,小时候每次比赛或演出结束,苏叔叔都会带我们来这里庆祝。
程默注意到苏瑾听到苏叔叔时表情微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老板还记得我们,林雨晴笑着说,虽然已经十年没来了。
一位白发老人亲自过来招呼,看到三人时眼睛一亮:小雨!小瑾!天哪,多久不见了!他慈祥的目光落在程默身上,这位是?
我们的朋友,程默。林雨晴介绍道。
好好好,老人热情地拍拍程默的肩,能被她俩带来的,一定是特别的人。
点完菜后,林雨晴去了洗手间,桌上只剩下程默和苏瑾。沉默蔓延,程默搜肠刮肚想找话题,却听见苏瑾突然开口:
那首《雨后的晴空》,她弹全了吗?
程默摇摇头:没有,只是片段。
苏瑾似乎松了口气:那是我们十六岁写的,幼稚得很。
我觉得很美,程默真诚地说,能创作音乐是很了不起的事。
苏瑾盯着自己的酒杯:我曾经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钢琴家。她的声音很轻,后来...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
程默想问更多,但林雨晴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瓶红酒:老板送的,说是庆祝我们重聚。
宵夜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林雨晴讲述着巡演中的趣事,苏瑾偶尔补充几句她们童年的回忆,程默则专注地听着,时不时提出几个问题。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下,苏瑾比平时健谈许多,甚至露出了几次真心的笑容。
记得那次青少年比赛吗?林雨晴笑着问苏瑾,你弹到一半琴弦断了,即兴改成了爵士版。
苏瑾难得地笑出声:评委的脸都绿了。
但你拿了最具创意奖,林雨晴转向程默,她从小就与众不同。
程默想象着少女苏瑾在舞台上临危不乱的样子,不禁微笑。那个在钢琴前自信飞扬的女孩,与现在雷厉风行的制片人形象渐渐重合。
你呢?苏瑾突然问程默,大学时除了在便利店打工观察人物,还做过什么疯狂的事?
这个问题让程默有些意外,他想了想:大二时曾经骑自行车从北京到天津,就为了验证一个剧本细节。
果然是你会做的事,林雨晴笑道,为了创作什么都愿意尝试。
后来那个剧本获奖了吗?苏瑾问。
程默摇摇头:被评委批评脱离现实。
愚蠢的评委,苏瑾轻哼一声,艺术本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句话让程默心头一暖。他忽然意识到,苏瑾对他的创作理念其实有着深刻的理解,尽管在工作中她总是提出严厉的批评。
夜深了,三人离开餐馆。林雨晴的助理开车来接她,她坚持要先送程默和苏瑾回家。
不用了,苏瑾拒绝道,我司机在等我。她转向程默,你住哪个方向?
碧湖小区。
顺路,我送你。苏瑾说完,向停在路边的一辆黑色轿车走去。
林雨晴意味深长地看了程默一眼,轻声道:晚安,做个好梦。然后钻进了自己的车。
苏瑾的车内弥漫着淡淡的皮革和香水混合的气息。程默坐在副驾驶,透过车窗看着夜色中的城市灯光。两人都没有说话,但这种沉默并不令人不适。
谢谢你今晚的分享,在一个红灯前,程默打破沉默,关于钢琴的事。
苏瑾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都是过去式了。她顿了顿,不过,你是个很好的听众。
这个简单的评价让程默心头一热。他偷偷观察着苏瑾的侧脸——路灯的光影在她精致的五官上流转,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林雨晴很看重你,苏瑾突然说,别辜负她。
程默不确定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是朋友...
我知道,苏瑾打断他,所以才提醒你。她的语气复杂,她很容易投入感情,但恢复得也快。
车停在程默的公寓楼下,苏瑾没有熄火,显然不打算久留。
周一见。她说,目光直视前方。
程默道了谢,下车前鼓起勇气问道:那首《雨后的晴空》,有机会能听完整版吗?
苏瑾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收紧了一瞬:也许吧。她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晚安,程默。
回到家,程默站在窗前,回想着今晚的种种——林雨晴琴键下流淌的情感,苏瑾谈及过去时眼中的光芒,以及三人共处时那种奇妙的和谐感。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雨晴发来的消息:安全到家了吗?今晚很开心,谢谢你来听演奏会。
程默回复:刚到,演出太精彩了。谢谢你的邀请。
林雨晴很快回道:下周有个私人沙龙演出,只邀请了几个朋友,你要来吗?
程默犹豫了一下,想起苏瑾在车上的话,但还是回复:荣幸之至。
放下手机,程默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音乐史翻阅。他突然很想了解那些林雨晴和苏瑾曾经痴迷的作曲家,想知道是什么样的音乐曾经连接着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
窗外,东海市的灯火依旧璀璨。程默想起餐馆老板的话——能被她俩带来的,一定是特别的人。这个认知让他既欣喜又忐忑。他隐约感觉到,自己正被卷入一段复杂而美丽的关系中,而这段关系的走向,连他自己也无法预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