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青竹……做笔杆……”
智宵感觉自己这几天重复这句话的次数,比他抄写“关关雎鸠”的次数还要多。每念叨一遍,他都忍不住想冲到祁家地界,揪着那位祁三娘的领子问一句:“妹子,你到底几个意思?!”
当然,这也只能想想。
现实是,那车散发着清新气息的青竹,已经被他偷偷摸摸地弄了一小捆到院子后面的柴房里。而剩下的绝大部分,还在库房里静静地躺着,像一个巨大的、绿油油的问号,等待着智氏高层的最终“审判”。
“不行,不能再这么干等着了!”智宵狠狠地一咬牙。
与其在这里抓心挠肝地猜哑谜,不如主动出击,把这个烫手山芋变成自己的加分项!
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祁三娘送竹子,绝非羞辱那么简单,八成是在用一种极其别扭的方式,回应他之前送礼时传递的实用主义和追求舒适的信号,顺便还想考校一下他的动手能力和变通智慧。
“哼!想考我?没那么容易!”智宵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决定了,要给这位远方的才女,来一个反向惊喜!
第一步,自然是做点表面文章。
他借口院中器物陈旧,需要修缮添置,让阿旁去找了两个府里手艺不错的木匠和竹匠。
然后,他亲自跑到柴房,挑选了几根相对细一些、品相较好的青竹,让匠人按照他的要求,精心制作了一套竹制文房雅玩。
这套东西,包括一个雕刻着简单云纹的竹制笔筒,用来插他那些宝贝改良毛笔。几个造型各异的竹根笔搁,取天然竹根的奇特形态稍加打磨而成,古朴雅致。一个用细竹篾精心编织的小巧卷筒,用来存放他偶尔写着玩儿的缣帛“墨宝”,还有一个用竹片打磨光滑的简易镇纸。
这些东西,技术含量不高,但胜在材质新颖,在这个以青铜和漆器为主流的时代,一套清雅的竹制文具还是挺少见的,做工也足够精细。
“嗯,不错不错!”智宵看着这些新鲜出炉的小玩意儿,满意地点点头,“先把这些摆在书房显眼的地方,万一我哥又来抽查,看到这些,总不好再说什么了吧?”
做完了表面功夫,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他再次把那两个匠人叫到柴房,指着剩下的那些粗壮的青竹,还有一些硬木料,开始了他的“秘密计划”。
“师傅你看啊,”他对着那个经验丰富的木匠比划着,“咱们能不能……做个小车?就一个轮子的那种!”
木匠愣住了:“一个轮子的车?公子,这……这如何能稳?”
“哎,不是你想的那样!”智宵赶紧解释,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你看,就像这样,一根结实的长木头做主要的梁,前面或者中间装个轮子,两边呢……”他转向那个竹匠,“用竹子!编两个轻便的筐子或者围栏,可以装东西!人呢,就在后面推着走!”
他努力将独轮车的结构描述清楚。
两位匠人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二公子那认真的样子,又不敢直接反驳。独轮车?这玩意儿他们确实没见过,但听起来好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这……轮子倒是好办,府里修车的师傅就能做。”木匠琢磨着,“主梁用硬木也没问题。就是……这一个轮子,推起来能省力吗?会不会左右摇晃?”
“重心掌握好就行!”智宵拍着胸脯保证,“关键是方便!你想想,咱们府里那些小路,还有后院那些田埂,两轮的大车根本进不去!肩挑背扛又累得要死!有了这玩意儿,一个人就能推着走,运点柴火、送点饭食、清理个垃圾啥的,多方便!”
他这么一说,两位匠人眼睛也亮了。他们都是常年在府里干活的,自然知道那些边边角角地方运输的不便。如果真能做出这种省力的小车……那确实是大好事啊!
“公子这想法……倒是巧妙!”竹匠也来了兴趣,“用竹子编筐子和围栏,这个简单!轻便又结实!”
“那就试试!”智宵趁热打铁,“先做一辆出来看看效果!材料我来想办法!记住,这事儿……暂时保密!”
两位匠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兴奋,齐齐点头:“公子放心!我等定当尽力!”
于是乎,一场关于独轮手推车的秘密研发,就在智宵小院后面的柴房里,悄然展开了。
智宵充分发挥了他产品经理的特长,虽然不懂具体工艺,但负责提需求、画草图、监督进度、以及……解决材料问题。
硬木料好说,他让阿旁以加固书房房梁的名义,又去库房软磨硬泡弄来了一些。关键是那个轮子!他可不想用那种笨重的实心木轮,最好是辐条轮,轻便又灵活。
他又让阿旁去找府里负责修造战车的工匠,借口想研究一下车轮的结构,增长见闻,软磨硬泡,总算是“借”来了一个小尺寸的、结构相对简单的木制辐条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的几天,智宵除了应付抄书和听课,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柴房里。他跟两个匠人一起,测量、切割、打磨、组装……虽然他帮不上什么技术上的忙,但至少能在旁边提供精神支持和用户体验反馈。
比如,推车的把手高度不对,他立刻指出;载物的筐子编得不牢固,他要求返工;轮轴的润滑不好,他让多涂一点动物油脂……
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尝试、失败和改进。那辆原始的独轮车,从一开始的歪歪扭扭、推起来直晃悠,到后来的逐渐稳固、顺畅,凝聚了主仆三人的无数心血。
这天下午,当最后一根加固的竹篾被牢牢绑好,一辆看起来虽然简陋、但结构完整、轮子转动灵活的独轮手推车,终于出现在了智宵面前时,他激动得差点当场给它磕一个!
“成了!终于成了!”他看着这辆凝聚了他智慧和匠人辛勤汗水的作品,脸上露出了老父亲般欣慰的笑容。
这辆独轮车,主体是坚固的硬木梁和把手,中间装着那个借来的辐条木轮,两侧是用青竹篾精心编织的半人高筐斗,容量不小,因为用了竹材,整体重量并不算太夸张。木匠师傅还在智宵的提醒下,巧妙地在靠近把手位置的主梁两侧下方,安装了两个长度适中、结实耐用的硬木支架撑脚。这样一来,当推车需要停放时,将车把放下,这两个支架就能稳稳地接触地面,与前方的轮子形成一个稳定的三点支撑,方便装卸货物,也避免了侧翻。
“来!试试!”智宵迫不及待地招呼阿旁,“往筐里装点东西!装……就装那些劈好的柴火!”
阿旁和另一个小仆七手八脚地往筐里装了不少柴火,直到两个筐都半满。
“我来推!”智宵撸起袖子,双手握住把手,微微用力,车子晃了一下,但很快就稳住了。他试着往前推……
嘿!还真不怎么费劲!
虽然因为负载和单轮的原因,需要一点技巧来保持平衡,但比起用肩膀扛或者用手抱,确实省力太多了!而且,这车身宽度不大,在柴房门口那狭窄的过道里转弯抹角,也相当灵活!
“好用!太好用了!”智宵兴奋地推着车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引得那两个匠人也是一脸喜色。
“公子果然妙思!”木匠赞叹道,“此车虽小,却胜在轻便灵活!不仅推行省力,停放也稳当!以后运送些杂物,可就方便多喽!”
“是啊是啊!”竹匠也附和,“尤其是用了这竹筐,又轻又结实!”
智宵得意地笑了笑,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
这独轮车做出来了,怎么才能合理地让它出现在众人面前,尤其是让他那个便宜老哥看到,并且……认可它的价值呢?
直接推出去?太刻意了。
他眼珠一转,目光落在了院子角落里,那里堆放着一些准备清理出去的……杂草和落叶。
有了!
他对着阿旁和那两个匠人,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第二天一早,智府后院负责清理杂物的仆役们,照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要把各个院落修剪下来的花草枝叶、清扫的落叶垃圾,都收集起来,运到府外指定的地点处理掉。
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挺累人。尤其是像智宵他们这种公子哥的院子,地方大,产生的垃圾也多。仆役们通常是用大筐或者簸箕,一趟趟地往外搬运,费时又费力。
这天,轮到清理智宵院子的时候,负责的几个仆役刚把几大筐垃圾装满,正准备吭哧吭哧往外抬,就看到阿旁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几位辛苦了!”阿旁手里推着一辆奇形怪状的独轮小车,“我家公子体恤大家不易,特意让匠人做了这个玩意儿,说是可以省点力气。来来来,试试看?”
仆役们看着那辆只有一个轮子的小车,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怀疑:“阿旁总管,这……这玩意儿能行吗?一个轮子,装了东西还不翻了?”
“试试嘛!”阿旁不由分说,招呼着把几大筐垃圾都倒进了独轮车的竹筐里,然后亲自示范,双手握住把手,轻松地将装满垃圾的车子推了起来,稳稳当当地朝着院门走去。
仆役们看得目瞪口呆!
“嘿!还真行?!”
“看着……好像是省力不少啊!”
“而且你看!停下来也不倒!阿旁总管,让俺也试试!”
一个胆子大的仆役抢过车子,学着阿旁的样子推起来。虽然一开始有点掌握不好平衡,但很快就找到了窍门,推着满满一车垃圾,走得飞快,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省力!真省力!比俺们抬筐子快多了!停着也稳当!”
其他仆役也纷纷上前围观、试用,啧啧称奇。不仅推起来省力,就连停下来装卸垃圾时,把手往下一放,那两个撑脚往地上一杵,车子就稳稳当当地立住了,一点也不晃荡!
一时间,智宵院子门口热闹非凡,这辆神奇的独轮小车,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求收藏、求鲜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