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千古奇对

换源:

  看着灯笼上的灯谜,李若彤用甜糯的声音恳求道:“公子,我们也挂些灯谜吧?”

江辰想了想,宠爱地说:“好。”

在李若彤的小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江辰心里有了主意。做几个灯笼,写几个灯谜也花不了多少钱,还能给小摊增添点人气。

说干就干。

于是,第二天晚上。

李婶家的厢房里摆满了灯笼、大红纸、笔墨纸砚,油灯摇曳的光影下,江辰握着毛笔,蘸了点墨水。

但他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他的毛笔字虽还过得去,小时候在书法班练过,但是……

他的字虽然不算丑,只能说一般,关键是他会写的繁体字太少,顶多相当于这个时代七八岁小孩的水平。

江辰搓着手,挠着头,想了半天,可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有限,只好把毛笔放到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等明天吧,我去弄些字帖来。”这时,他的老脸微微泛红,显得有些难为情。

真尴尬啊,这字确实得好好练练,不然在这个时候混可不容易。

正忙着缝衣服的李若彤瞧见他这模样,忽然抿嘴偷笑起来:“咯咯。”

江辰顿时更尴尬了,假装生气道:“好你个李若彤,还笑……反了天了,信不信我用家法教训你?”

一提到家法,李若彤的小脸蛋微微泛红,身体扭动了几下,放下针线,抿着小嘴,傲娇地拖着长音说:“公子……我会写字呢。”

那样子就像在说:“快来表扬我呀。”

江辰一愣,随即轻轻拍了下自己的脑门。

“对哦。”

怎么把她给忘了,她在来到教坊司之前,可是县令家的千金,还是个出自官宦之家的才女呢。

江辰顿时眉开眼笑,来了兴趣,一把抱起李若彤,在那张小脸蛋上亲了一下。

然后,他看着李若彤拿起毛笔,撅着小屁股趴在床上,睁着清澈的大眼睛望着江辰,等着他说出谜语。

接着,

江辰在柴房里慢慢踱步,沉思着说:“壹……”

过了好一会儿,

李若彤还没动笔,江辰却催促:“快写啊。”

李若彤愣了愣,轻轻“啊?”了一声。

她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公子出的灯谜就是个“壹”字,这谜面也太奇特了吧。

江辰微微一笑,点头道:“对。”

李若彤握着毛笔,撅着小屁股趴在床上,看着这简单的谜面,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咯咯。”

李若彤笑得前俯后仰。

这谜面虽简单却十分逗趣,让人忍俊不禁,李若彤赶紧写下这个“壹”字,字迹居然清秀工整。

然后,李若彤仰起小脑袋好奇地问:“公子,答案是什么?”

江辰笑道:“谜面是个‘壹’字,答案自然就是‘接二连三’啰。”

李若彤恍然大悟,又忍不住娇笑道:“有道理!”

看到李若彤笑得如此开心,江辰也笑了,想了想又出了一个字谜:“四通八达。”

李若彤想了想,怎么也想不通,便急切地催问:“答案呢,答案呢。”

江辰宠溺地说:“四通八达,答案当然是……头头是道。”

“池塘亮底,答案就是一个字……汗。”

江辰一个接一个的诙谐字谜让李若彤笑得东倒西歪,他自己也跟着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过年嘛,

图的就是个热闹。

猜灯谜这传统,本就是爱炫耀才华的人想出来的,专门用来难为别人的。

后来,猜灯谜渐渐流行,成为一种习俗。

到了现在,猜灯谜这种习俗,早已成了商家和小贩招揽顾客的手段。

随着李若彤将一个个谜面写在红纸上,又挂到大红灯笼上,她也笑得眉眼弯弯。

用软软的小手整理着灯谜,李若彤腻声说道:“公子的灯谜……嘻嘻,一定能难倒很多人呢。”

江辰不由自主地笑了。

李若彤笑眯眯地看着他,越看越喜欢,又腻声说:“公子,要不要再出一副对联?”

对联也是字谜的一种,难度更高一级。

江辰脸色一暗,有些为难,以他武校出来的学历,出几个字谜还凑合,但对联这玩意儿就糊弄不过去了。

对联讲究多得很,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每个字,每个音都有严格的规定。

要和这个时代的人比对仗工整,江辰不禁摸了摸鼻子,就凭他这点学问,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吗?

可经不住李若彤撒娇央求,江辰只好硬着头皮说:“好,让我想想。”

想了想,

有了。

于是江辰沉吟片刻,想出了一副后世广受欢迎的对联:“上联是,五湖四海皆春色。”

一瞬间,房间里静了下来。

李若彤愣住了,很快撇了撇小嘴,失望地说:“公子,你的对子真是……太平常了。”

看着李若彤脸上露出的失落,江辰更尴尬了,李若彤这还顾及他的面子,说得很委婉了。

这哪是平常,简直是不堪入目,拿到大街上,就算一文钱两副也没人要。

当着李若彤的面,江辰觉得脸上挂不住,连忙绞尽脑汁地思索,终于灵光一闪。

江辰想到了一副流传千古的对联。

“有了!”

望着李若彤失落的小脸,江辰沉吟道:“我的上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江辰虽然知道的对联不多,但凡是连他这个中专文化水平的小演员都知道的对联,那必定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毕竟李若彤出身县令家,从小受了不少文化的熏陶,一听这上联就愣住了。

李若彤不由自主地瞪大了明亮的眼睛,惊讶地看着江辰,瞬间被这上联的气势震撼。

单看这上联,真是铁骨铮铮,霸气十足啊!

李若彤品着这上联,惊得瞪圆了眼睛,低声念叨着,满心赞叹,很快就被这上联的硬骨头精神给征服了。

真是有气魄啊!

过了好一会儿,李若彤才兴奋地催问:“公子,公子,下联是什么呀?”

江辰见她一脸震惊,心里免不得有些自得,便故意装作深沉地说:“我的下联嘛……愿意低头做人民的牛。”

一瞬间,李若彤又愣住了,如果说上联是硬骨头的代表,那么下联就是情深意切,又坦荡磊落。

尽管对仗和平仄不是特别工整,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气势与豪放,让人觉得对仗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屋内陷入了一阵奇异的寂静。

在这静默之中,李若彤仔细品读这对联,不由得小嘴微张,惊讶地盯着公子,那双亮晶晶的眼睛里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显然是被震撼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李若彤轻声说:“公子真威风。”

望着这流传千古的名对,李若彤感觉公子在她心里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那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里,满是小星星般的崇拜。

江辰心中暗自得意,忍不住微微一笑:“嘿嘿。”

被震撼了吧!

这可是横扫一个时代的千古名对呢。

没见过吧!

多亏了鲁迅先生。

随着李若彤的震惊,陷入了沉思,小小厢房里长时间陷入了沉默。

转眼间到了元宵节,这天,江辰带着李若彤早早上摊,在巷口的老地方摆好了摊位。

接着,一个个挂着灯谜的灯笼被高高挂起。

凑个节日的热闹。

随着天色渐暗,灯火逐渐亮起。

一家家店铺门口点亮了红灯笼,眨眼之间,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就像变魔术一样,突然挤满了人。

旱船竞走,高跷表演,各式各样的人群不时从眼前走过。

这样的热闹非凡,这样的繁华景象。

巷口的小摊前,此时同样热闹非常,李若彤在一旁喜笑颜开地招揽顾客,一边看着旱船队列,小脸上笑得像朵花。

江辰也大开眼界,弯着腰,一边观察着各种装扮的艺人,一边拾起那些由清风编的圈圈,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江辰幽幽叹了口气。

“唉。”

不出三五十年,这世道定会大乱。作为穿越者,江辰觉得自己或许能为大周,为这世间的众生做点什么。

但他现在却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把这个天大的秘密深深藏在心底,江辰开始吆喝起来:“看看啦,瞧瞧啦,路过不要错过,好玩有趣的套圈小游戏!”

于是,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由于江辰的灯谜独特,两人的小摊也吸引了不少猜灯谜的热闹人。

几个穿着青衫的书生路过摊位,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绞尽脑汁地猜想着。

“一……哦,呵呵。”

这是猜不出来的。

于是那几个书生,不自觉地摸着鼻子,发出几声憨笑,掩盖内心的尴尬。

当然,也有聪明绝顶的,能猜中一个灯谜的,这时江辰便会夸奖两句,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品。

这就是彩头,猜灯谜的习俗,如此这般大家都很开心。

图个吉利。

可江辰出的这副对联……

是真的没人能对上。

江辰倒不在意,记住几个对联有什么用,他一个摆摊挣辛苦钱的小人物,文才再好又有什么用?

考秀才、举人那些就算了,更何况,他一个摆摊做小买卖的小贩,要什么铁骨铮铮呢。

不过靠这些字谜,加上这个独特的上联,还真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围观。

于是,在喧闹中,江辰的套圈小摊生意异常红火,黄灿灿的铜钱不停地塞进钱袋,江辰笑得合不拢嘴。

火爆的生意一直持续到深夜,街上热闹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一切终将归于平静。

喧闹的人流渐渐散去,忙碌了一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