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卤煮生意兴隆

换源:

  一旁,小伙子正从清风篮里取出瓷碗。

李若彤继续负责收银。

一切都准备就绪。

眼看饭点临近,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街道就热闹了起来。小商小贩、士兵官吏、文臣武将……

各式人物从内城蜂拥而出,有的疾步快走,有的慢悠悠地踱步,一时人潮涌动。

这样的景象让江辰不由得眯起了眼,猛然间想起了横店影视城,每当开饭时也是这般壮观。

正应了那句古话,“民以食为天”。

不论身份高低,人人都要吃饭。

几乎是瞬间,人群涌出了朝阳门,开始涌入街道两旁的大小餐馆、酒楼和路边摊,一幅大周京城的原始风貌展现眼前。

小贩、官差、士兵只能选择路边小吃,掏出几文钱买几个大饼或包子,便急不可耐地往嘴里送。

而官员们则三五成群,不紧不慢地走在街中心,相互谈笑、作揖、寒暄,然后各自步入大小不一的酒楼饭庄。

不久,便是酒杯交错之声响起。

江辰望着眼前过往的人流,扯开嗓子喊道:“卤煮!热腾腾的卤煮……”

小伙子也用力吆喝:“火烧!卤煮火烧!”

两人这一吆喝,一群急匆匆正要去买烧饼包子的劳工停下了脚步。

他们疑惑地望着锅里的肉食,又瞅了瞅招牌上的价格,最后还是匆匆离开了,那表情仿佛在说:五折……四文钱一碗不知何物的卤煮,还是肉,谁敢吃啊!

江辰并不着急,一边用大勺搅动锅里的卤煮,让肉香飘散,一边依旧用沙哑的嗓音抑扬顿挫地叫卖着。

“卤煮!卤煮火烧!四文钱一碗!”

没过多久,几个刑部的官差经过,不自觉地被这色香味俱佳的肉食吸引,他们看了看牌子上的价格,相互对视了几眼,便走了过来,在长桌前坐下。

其中年长的一个掏出一把铜钱递给李若彤,大大咧咧地喊:“老板娘,来三碗……卤煮,十个火烧。”

江辰连忙高声回应:“好嘞……来了!”

随着小伙子端上热腾腾的三碗卤煮和十个火烧,江辰感到一丝轻松。

开张啦!

几个官差拿起筷子,从碗里夹起一块老豆腐,又夹起一块牛肺,脸上满是怀疑。

最终,他们还是把这些食物送进了嘴里。

不一会儿,小摊前便传来了呼噜呼噜的吞咽声,一口卤煮一口火烧,几个官差吃得津津有味。

饱餐一顿后,他们擦擦嘴,匆匆离开。

江辰再次吆喝起来……

有了第一批顾客,很快就迎来了第二批,一枚枚铜钱递上来,一碗碗卤煮售出,大铁锅迅速见底。

一个时辰之后,

因为价格实在太实惠,五十碗卤煮和两百个火烧一售而空,整条街也奇迹般恢复了宁静,人流消失无踪。

街上的小贩、官差、士兵都不见了,只有那些高档酒楼的雅间里,还坐着一个个面红耳赤、推杯换盏的官员。

大酒楼里不时传出官员的欢笑声。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李若彤用手背抹了抹汗,望着空旷的街道,又看了看手中的钱袋。

李若彤有些迷茫地说:“公子……这?”

半价促销的钱算是搭进去了,可预料中的轰动并未出现,顾客既没有夸好吃,也没说难吃,更没有感动到落泪。

李若彤困惑了,这算成功了吗?

江辰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轻声道:“收碗筷,我们走!”

面对急切的李若彤,江辰微微一笑,轻轻地捏了捏她柔嫩的脸蛋,不急,餐饮这行,口碑可不是一天能建立起来的。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回到便宜坊,众人又闲了下来,开始筹备第二天的食材,忙碌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夜幕降临,小店关门。

盛世大周的京城,一片宁静和谐。

晚上,江家的宅子里。

江辰舒舒服服地躺在大屋的炕上,两腿一并,枕着手臂,看着李若彤正忙碌地数着钱袋里的铜钱。李若彤皱着眉头,一遍遍地数着……

“少爷!”

李若彤一边拨着算盘珠子,一边忧虑地说:“算上食材、柴米油盐,还有工钱……这一天下来,亏了二两多银子呢!”

江辰连忙安慰她:“知道啦,知道啦。”

做生意嘛,都是先赔后赚,先苦后甜。李若彤半信半疑地望着他。江辰老脸微红,有点尴尬,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了,这样每天亏二两银子的速度,他的这点积蓄...

怕是支撑不了多久就会一扫而空。

但江辰心态好,很快就又豁然开朗,轻声说:“睡吧。”

李若彤应了声:“嗯。”放下钱袋,她满脸愁容地走向旁边的偏房。

不久后,大屋里传来了轻微的鼾声。

转眼到了第三天。

巷口的开业特惠连续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江辰依然早早地带着桌椅板凳,在巷口占好了位置。

眼看快到中午,江辰一边用大勺搅动着冒着热气的卤煮,一边心里打鼓。

半价优惠已经结束,这五十碗卤煮火烧能否按原价卖出,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他的本金几乎都押进去了,如果创业失败,就只能...去做个杂役挑夫了。

时辰一到,看到内城区涌出的人群,江辰咬咬牙,喊了起来:“卤煮,卤煮火烧!”

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胜者为王,今天见分晓!

人流涌动,街道再次热闹起来。很快,一名在附近仓库干重活的挑夫急匆匆赶来。

挑夫习惯性地在江辰的小摊前坐下,从怀里数出六枚大钱,递给李若彤,低声说:“一碗卤煮,两个火烧。”

可李若彤没接,她看看江辰,轻轻说:“这位客官,今天的卤煮...要八个大钱了。”

挑夫一愣,这才意识到小摊上的食物涨价了,犹豫地摸了摸钱袋,最终还是起身离开了,走向旁边的馒头店。

似乎这个价格对于一个挑夫来说难以接受。

小摊前一片寂静,众人神色有些紧张,连江辰自己也有点没底了,心里嘀咕,难道定价太高了吗?

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正当江辰忧心忡忡之际,他看到那几个连续三天在小摊吃午饭的刑部差役急匆匆跑来。

他们那焦急的样子,仿佛担心来迟了,美味的卤煮火烧会被别人抢光。

差役们不看木板上的价格,屁股一坐上长椅,就朝江辰招了招手。

“老板,还是老规矩...快点啊!”

但江辰没动,向李若彤使了个眼色。

李若彤心领神会,赶紧挤出一丝胆怯的笑容,轻声说:“几位大爷,今天...不是昨天那个价了。”

几个差役一愣,歪头看了眼价格,更不耐烦了:“行了,快点吧。”

那表情就像在说,不就是多几文钱吗,大爷吃得起!

“不贵!”李若彤和江辰交换了一个欣喜的眼神。

成了!

于是,江辰憨厚的脸上绽放出阳光般的笑容,又高声喊:“卤煮三碗,六个火烧...来啦!”

没想到,更美好的事发生了。三个差役刚落座,江辰的小摊就被一群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卤煮一碗接一碗地卖,火烧很快就卖完了底,但这几天尝过味的老顾客还是源源不断赶来。

不久,小摊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唯一的长桌上坐满了人,没座位的就干脆端着卤煮,拿火烧在一旁蹲着吃。

人真是太多了,仿佛一瞬间,小摊周围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而且顾客还在源源不断地来。

这场景让江辰额头开始冒汗...

卤煮火烧果然是京城名吃,人间美味,短短三天的优惠过后,尝过的顾客都上了瘾。江辰的创业看来成功了,而且似乎太过成功了。

他准备的五十碗卤煮,两百个火烧仅用了十五分钟就售罄,但小摊前围着的客人还不愿离开,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小声抱怨着。

“哎,卖完了吗?”

“唉,这叫什么事啊,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