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宴第三次整理裙摆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紧张。这不像她——一个经历过数次相亲的都市精英女性,此刻竟像个初恋少女般坐立不安。她深吸一口气,望向咖啡厅的玻璃门,上面映出她今天的装扮:Isabel Marant红色连衣裙,Christian Louboutin高跟鞋,以及新做的法式美甲。
“太刻意了。“她小声嘀咕,从Chanel手袋里掏出纸巾,轻轻按掉一些口红。就在这时,玻璃门被推开,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沈宴抬头,时间仿佛静止了一秒。
照片没能完全捕捉到陆淮之的气质。他穿着深蓝色休闲西装,没有打领带,整个人挺拔得像一棵青松。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透明的琥珀色,像是能看穿一切伪装。
“沈小姐?“他走到桌前,声音比电话里更加低沉悦耳,“我是陆淮之。“
沈宴刚要起身,却惊讶地发现桌上已经放着一杯海盐焦糖拿铁——她最喜欢的口味,上面还用肉桂粉撒了个小小的爱心。
“李姐说你喜欢这个。“陆淮之主动拉开椅子,“希望没记错。“
沈宴的指尖碰到杯壁,温度刚好。“你怎么算准我会迟到?“她挑眉问道。
陆淮之笑了,眼角泛起细纹:“概率问题。85%的相亲女性会迟到5-15分钟,所以我提前十分钟点单。“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在餐巾纸上写下一串公式,“这是数学模型,考虑因素包括交通状况、女性化妆时间、心理预期值等。“
沈宴接过餐巾纸,上面的公式她看不太懂,但那种精确又浪漫的逻辑让她心头一颤。“你是数学系毕业的?“
“北大数院,后来转行做警察。“陆淮之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节奏像某种密码,“犯罪心理学本质上也是数学问题——人的行为有规律可循。“
服务生送上菜单,陆淮之看都没看就报出几道招牌菜,还特意嘱咐:“沙拉不要洋葱,沈小姐不喜欢。“
沈宴惊讶地睁大眼睛:“这李姐也告诉你了?“
“不,“陆淮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的朋友圈。去年8月14日,你在蓝蛙餐厅发过一条动态:'第三次要求不放洋葱,服务员还是忘了,绝望.jpg'。“
这个回答让沈宴耳根发热。她没想到这个男人会如此细致地“调查“她。
接下来的谈话出乎意料地流畅。陆淮之谈起他如何用数学模型破获一起连环盗窃案,沈宴分享她在审计中发现财务舞弊的经历。两人从刑侦聊到金融,从古典音乐聊到量子物理,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道题你怎么解?“陆淮之突然在餐巾纸上写下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推到沈宴面前。
沈宴皱眉看着那些符号:“我数学一般...“
“试试看。“陆淮之鼓励道,“用你的财务思维。“
沈宴勉强接过笔,尝试着将题目转化为财务模型。令她惊讶的是,思路竟然通了!当她写下最后一个数字时,陆淮之的眼睛亮了起来。
“完美!“他情不自禁握住她的手,“我就知道你能解出来!“
那一瞬间,沈宴感到一股电流从相触的皮肤传来。陆淮之的手掌宽大温暖,指腹有常年敲键盘形成的老茧,触感意外地令人安心。
结账时,陆淮之坚持付款。当收银员找回零钱时,沈宴注意到这位数学天才居然算错了金额——他多收了对方五块钱。
“你故意的?“走出餐厅时,沈宴忍不住问。
陆淮之耳尖泛红:“不,是...紧张。“这个破获无数大案的刑警此刻像个做错题的大学生,“每次紧张我都会算错简单算术。“
这个反差萌让沈宴心头一软。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偶尔重叠在一起。
“下周六有空吗?“分别时,陆淮之突然问,“市图书馆有个数学与艺术的展览。“
沈宴本该拒绝——按照她的相亲原则,第一次见面后至少要冷静三天。但鬼使神差地,她点了点头:“好啊。“
回到家,沈宴收到陆淮之的短信:“今天很开心。PS:解那道题的正确率只有12%,你很特别。“
沈宴抱着手机在床上滚了一圈,像个高中生一样傻笑。她想起徐南珩的优雅,江肆的倔强,周予安的稳重...但没有人像陆淮之这样,让她感到既兴奋又安心。
周六很快到来。沈宴比约定时间提前了十分钟到达图书馆,却发现陆淮之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杯咖啡。
“又是海盐焦糖?“沈宴接过杯子,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
陆淮之微笑:“这次换了低咖啡因的,你昨晚肯定熬夜了。“
沈宴一惊:“你怎么知道?“
“黑眼圈。“他轻轻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虽然你用遮瑕膏盖得很好,但右眼下方还是有一点点。“
展览很精彩,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化为视觉艺术。陆淮之的讲解专业又有趣,时不时蹦出几个冷幽默,逗得沈宴忍俊不禁。
“看这个。“他指着一幅分形图案,“就像感情,看似混乱,实则遵循某种规律。“
沈宴望着图案出神:“那你能算出爱情的公式吗?“
陆淮之突然认真起来:“爱情是唯一无法用数学建模的东西。“他顿了顿,“但我可以尝试用余生收集关于你的数据。“
这句近乎表白的话让沈宴心跳加速。她假装被展品吸引走开,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参观结束后,两人在图书馆的露台上休息。陆淮之掏出一叠纸牌:“玩个游戏?“
他表演了几个数学魔术,每次都能准确猜出沈宴选的牌。最后一个魔术,他让沈宴在心里默想一个数字,然后写下了一长串复杂的方程式。
“这是你的数字。“他将纸翻转——上面赫然写着“7“,正是沈宴心中所想的数字。
“太神奇了!“沈宴惊呼,“怎么做到的?“
陆淮之神秘地眨眨眼:“魔术师的秘密。“他看了看表,“饿了吗?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杭帮菜。“
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点菜时,陆淮之又一次准确地说出了沈宴的口味偏好。这次沈宴没有惊讶,反而感到一种被理解的温暖。
“你为什么转行当警察?“席间,沈宴好奇地问,“数学家不是更...安全吗?“
陆淮之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我妹妹...十年前遭遇校园暴力,当时处理案件的警察敷衍了事。“他握紧水杯,“我想成为那种能真正帮助别人的警察。“
这个回答让沈宴看到了这个男人温柔背后的坚韧。她情不自禁伸出手,覆在他的手背上:“你妹妹现在...“
“考上北师大,当老师了。“陆淮之反握住她的手,力道恰到好处,“谢谢你问起她。“
分别时,陆淮之送沈宴到小区门口。夜色中,他的轮廓格外分明,眼睛里仿佛盛着星光。
“下周...“他刚要开口。
“我要去上海出差三天。“沈宴脱口而出,随即懊恼自己的急切。
陆淮之笑了:“那我等你回来。“他犹豫了一下,轻轻拥抱了她,“注意安全。“
这个拥抱短暂而克制,却让沈宴一路心跳加速地回到家。她躺在床上,回想这两次见面的每一个细节,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她可能真的喜欢上这个数学天才了。
手机震动起来,是陆淮之发来的消息:“刚想到,那道数学题其实还有更优解。下次见面教你。晚安,沈宴。“
没有表情包,没有暧昧的称呼,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沈宴抱着手机傻笑了好久。她突然明白,真正的默契不需要花言巧语,就像最复杂的数学公式,往往有着最简洁的表达。
出差前的几天,沈宴格外忙碌。但无论多晚,她都会和陆淮之互道晚安。他们的聊天内容从数学题到案件分析,从音乐推荐到食堂吐槽,平淡中透着说不出的默契。
周三晚上,沈宴加班整理一份重要报表。当她核对到第三页时,突然皱起眉头——这组数字不对劲。她调出前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了一个隐蔽的资金异常流动模式。
正当她深入分析时,手机响了。陆淮之的名字跳出来,她微笑着接通:“还没睡?“
“刚结束一个案子。“陆淮之的声音透着疲惫,“你那边键盘声这么急,还在加班?“
沈宴简单说了她的发现。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几秒。
“沈宴,“陆淮之的声音变得异常严肃,“这个案子先别跟任何人说,明天我当面跟你解释。“
挂掉电话,沈宴感到一丝不安。她看向电脑屏幕,那组异常数字仿佛有了生命,在她眼前跳动。直觉告诉她,这不仅仅是个财务问题,而陆淮之的反应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出差前的夜晚,沈宴辗转难眠。她想起陆淮之严肃的语气,想起那组神秘的数字,想起他谈起妹妹时眼中的坚定...这个看似温和的数学天才,身上到底还有多少她不知道的故事?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沈宴拿起手机,给陆淮之发了条消息:“不管明天听到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三秒钟后,回复就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不确定因素中,你是唯一的常数。“
沈宴将手机贴在胸前,第一次感到,爱情或许真的可以用数学表达——就像两个独立运行的方程,在某一点上达成了完美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