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身跃过院墙,落地时膝盖一软,几乎跪倒。文若卿与公输衍紧随其后,三人迅速隐入暗巷。萧玉昭喘息着按住手臂上的箭伤,血已渗出布料,在夜色中染开一片深黑。
“不能再拖。”她咬牙道,“玄影堂既然已渗透到府邸门口,宫中恐怕也不干净。”
公输衍点头:“我们必须在他们动手之前先发制人。”
文若卿皱眉看着她额头的擦伤:“你现在这样回宫,怕是会引起更多注意。”
“顾不得那么多了。”萧玉昭扯下披风一角,将伤口简单包扎,“今夜祭祀大典前最后一次朝议,我必须到场。”
三人在暗巷中穿行半晌,终至一条通往东宫的小径。此处偏僻少人,是她惯用的入宫密道。
踏入宫墙那一刻,她仿佛听见远处传来钟声,低沉而悠远。
——像是某种巨轮开始转动的预兆。
议事殿内烛火通明,皇帝尚未退朝,百官仍列于殿中。见她满身尘土带血归来,众人皆惊。
“萧大人!”三皇子率先起身,“你这是……”
“启禀陛下。”她未理会旁人,直接走到殿心跪下,“臣紧急归来,只为通报一事:玄影堂计划于明日祭祀大典上发动袭击,目标或为皇陵方向。”
殿内顿时炸了锅。
“此言当真?!”兵部尚书脸色骤变。
“证据何在?”刑部侍郎冷声道。
皇帝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目光凝重地望向她:“说清楚。”
萧玉昭从袖中取出地图,展开于案几之上:“此图为玄影堂内部路线图,标注七处据点,皆通向北戎、西岭、南疆等地。臣亲历两场伏击,确认其中有北戎细作参与。更为严重的是,”她顿了顿,抬手指向其中一线,“这条路径,直通皇陵方向。”
“胡闹!”礼部尚书怒斥,“祭祀大典乃国之盛典,岂容宵小作祟?”
“正因其重要,才更易被选为目标。”她冷静应对,“玄影堂此次行动,绝非单一势力所为。背后牵涉多方,甚至可能有朝廷内应配合。”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开口:“你有何建议?”
“臣请命主持庆典安保事宜,并调集禁军重点布防皇陵与神道两侧。”她语气坚定,“同时,请准许彻查典礼执事名单,逐层排查可疑人员。”
殿内一时无人言语。
最终,皇帝缓缓点头:“准奏。”
“臣领旨。”她叩首谢恩,随即起身,“臣恳请即刻调动兵力,以防敌人提前动作。”
皇帝挥手示意:“去吧。”
走出殿门,夜风扑面而来,带着一丝血腥气息。
文若卿低声问:“你觉得,他们会如我们所料,在典礼上动手吗?”
“他们已经没得选择。”萧玉昭望着天边残月,“我们掌握的地图、路线上的情报,都足以撼动他们的布局。唯有趁着大典混乱,才能一击致胜。”
公输衍翻看手中机关图:“我已经设计好一套防御布置,只要按照图纸安放,可保主祭台无虞。”
“很好。”她点头,“你负责机关布置,文先生协助调查档案,我会亲自带队巡查执事队伍。”
三皇子在一旁插话:“禁军已整备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那就分头行事。”她扫视众人一眼,“务必赶在明日午时前完成部署。”
夜色渐深,宫墙外灯火连成星河。
她独自站在高阁之上,俯瞰整个京城。街道上已有兵士巡逻,灯笼摇曳间映出刀光闪烁。
忽然,一封信悄然飘落脚边。
她弯腰拾起,拆开一看,字迹娟秀却透着阴寒:
“你父亲的秘密,远不止这些。期待你在大典上,看见真正的他。”
她指尖微颤,旋即用力攥紧信纸。
这一夜,注定无人能眠。
翌日清晨,晨雾未散。
萧玉昭已换上官服,立于主祭台侧翼。远处仪仗队整齐列阵,鼓乐声隐约可闻。
她眯眼望去,每一名执事、每一位士兵,都是她亲手筛选过的。
然而,她心中仍旧不安。
因为陆雪衣没有出现。
太安静了。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大人。”一名亲卫低声靠近,“皇陵方向传讯,一切正常。”
“继续监视。”她淡淡吩咐,“一刻也不能松懈。”
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姐姐今日,可真是风光无限呢。”
她猛然回头,只见萧云铮立于阶下,红发在晨光中如焰,嘴角挂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你怎么来了?”
“父皇特许我参加护驾。”他缓步走上台阶,目光不经意掠过她腰间的剑柄,“听说今天会很热闹。”
她心头微微一紧。
这个弟弟,究竟知道多少?
“你不该来的。”她低声警告。
“为什么?”他轻笑,“难道姐姐担心我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两人对视良久,谁都不肯先移开视线。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
一名禁军将领飞奔而来,满脸惊慌:“不好了!祭祀供品中发现毒物!”
萧玉昭瞳孔一缩,猛地转身。
她的心跳如擂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