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宝贝是子女,
好汉的宝贝是志气。
——鄂温克族谚语
万里大河流经西海东南部地区,在拉脊山脉中形成一条狭长的积石盆地。盆地四周的山不是很高,但是很有特色。表面的岩石经过数万年的狂风磨砺,变成细小的砂砾。砂砾的铁元素含量比较高,因此把土壤都渲染成赤红色。
红色的砂砾土看上去红红火火、热烈奔放,实际上水土流失严重,缺水易旱,草木难以成活。因此,红色山坡徒有张扬的色彩和气势,缺乏鲜活的生命,满眼干枯枯、光秃秃的。好在积石盆地土地肥沃,碧水荡漾,养育了一代代撒鲁尔人。
在撒鲁尔人最早落脚的街子工,一个撒鲁尔少年独自坐在赤红色的小山坡上。他时而凝神遥望蓝天上飘过的白云,时而目光追随着浩荡远去的黄河。他在努力地想象,街子工以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个少年就是撒鲁尔人哈桑的后裔韩赛义德。
韩赛义德看上去大约13、4岁,身体结实,虎头虎脑,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黑黝黝的肤色,两条又浓又黑的眉毛几乎连成了一条线,又黑又密的头发上戴着淡黄色的无檐帽子。
韩赛义德从小听阿爷阿奶说过,500多年前,撒鲁尔人从西方的尕勒莽王国东迁,镇守北方国的边疆,在街子定居下来,成为这片土地的开垦者。
不过,韩赛义德一直不太明白,撒鲁尔人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故乡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为什么要为草原人守卫疆土?尕勒莽王国的边疆又靠谁来保卫呢?
韩赛义德眺望着飘散着袅袅炊烟的撒鲁尔民居,眺望着黄灿灿的礼拜寺金顶,眺望着神奇的白骆驼泉,还有那绿色的田野和自由绽放的野花,竭力地寻找着诸多问题的答案。
最后,他忍不住问自己道:“难道街子工要比尕勒莽王国更加美丽富饶吗?”
街子工地处西海东部两大高原交汇的地方,四面环山,山谷相间。撒鲁尔人坚守在这块火热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勤劳耕作,逐渐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
元珠沟的吐蕃人中流传这样一条谚语:“东那元珠沟索哇吉格尼,曼拉撒拉尔工吉格尼。”意思是元珠沟有12个庄子,撒鲁尔有12个工。元珠沟居住着少部分的撒鲁尔人后裔。
元珠沟的撒鲁尔人早先存有一部年代久远的经书,但是如今已经没有人认识上面的文字了。他们只有在婚丧节日和举行聚礼的时候用手摸一摸经书,权当是念过经了。
这些吐蕃化的撒鲁尔人后裔一直与街子工的撒鲁尔人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称呼街子的撒鲁尔人为夏尼(吐蕃语,本家),称呼其他族群则为许乎(吐蕃语,乡亲)。
撒鲁尔人与历代东方王国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君臣关系,世代接受国王册封的官职,处于半自治的状态。
彩目人经历了200多年的演变和融合,各个族群先前的色彩日益淡化,逐步形成共同的特征。他们融合周边的各民族形成回回民族共同体。与此同时,撒鲁尔人居住相对集中,对外交流有限。群体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与回回人、保安人、撒尔塔人比邻而居,和而不同。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撒鲁尔人形成较为稳固的社会基层组织,即阿格乃、孔木散和阿格勒。
撒鲁尔人的继承习惯和草原人一样,不同于东方人由长子继承祖业,而是幼子与父母同住,掌管家产家业。其余的儿子结婚成家要另立门户,单独生活。这种亲属关系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近亲组织阿格乃。
阿格乃由突厥语中的阿改(哥哥)和乃尼(弟弟)两个单词复合而成,相当于东方人的兄弟圈子。
几个关系亲近的阿格乃再组成一个孔木散。
孔木撒是由孔木和散尼组成的复合词,突厥语的意思为全体、全部。孔木撒在撒鲁尔社会中是远房兄弟、一个姓氏的人或者拥有一条根子的意思,是从阿格乃的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组织。
阿格勒是由几个孔木散联合形成的居住区,拥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场。阿格勒在突厥语中最早的意思是家或者毡房,在撒鲁尔人的祖先迁居东方以后发展成地域性的概念,变成村落或者村庄的意思。
撒鲁尔人在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众多大小不一的阿格勒,其目的就是加强亲族联合,共同抵御天灾人祸。
当时,街子工有18个阿格勒。清水工有9个阿格勒。
19世纪初,韩赛义德向往的外面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大量使用工业机器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促使社会、经济和文化进一步现代化。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军事力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北国经历3代盛世之后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执行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与快速发展的西方世界拉大了距离,呈现出日渐衰落的迹象。
东北国为加强对撒鲁尔人的管理,在黄河之滨的草滩坝修筑了一座新的城池积石城
王国政府以积石城为中心,把撒鲁尔人聚居的地区划分为12个工。城西为上6工,即街子、草滩坝、查加、别列、查汉大寺、苏只。城东为下6工,即清水、达速古、孟达、张尕、夕昌、乃曼。撒鲁尔土司韩炳驻扎在街子,替国王管理上6工,称为上6工土司。另一位撒鲁尔土司韩大用驻扎在乃曼,为国王管理下6工,称为下6工土司。
工是干的变音字。干在突厥语里是城镇的意思。这个词是撒鲁尔人东迁时带来的。后来,西域的天山省也出现了许多带“工”字的地名,例如头工、三工、羊毛工等。这时候的“工”已经从单纯的城镇变成戍边军民屯驻地点的意思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