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赵立春抛出的橄榄枝,高育良的心脏猛地一跳,随即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加入。
必须加入。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无比清晰,无比坚定。
多年来,那个关于权力的梦想,那个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挥斥方遒的野心,一直潜藏在他内心深处,从未真正熄灭。
他渴望那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他向往那种指点江山的快意。
他享受权力可能带来的满足感,那种改变现状、实现抱负的可能性。
此刻,机会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胸腔里奔腾的热血,脸上却维持着学者的从容与镇定。
当然,这一步踏出,意味着汉东大学将失去一位极具潜力的教授,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象牙塔内的平静生活,即将被波谲云诡的官场风云所取代。
高育良缓步走出会议室,穿过熟悉的走廊,最终迈出了汉东大学的校门。
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带着一丝暖意,却驱不散他内心的激荡。
心情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波接着一波,汹涌澎湃,久久无法平息。
他成功了。
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进入仕途的门票。
但那份巨大的震撼,依旧盘旋在心头,挥之不去。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
赵立春,这位年轻锐意的新任市长,竟然会如此直接,如此不加掩饰地欣赏自己。
甚至可以说是……器重。
原本,他设想过最好的结果,或许是凭借自己“实事求是”的观点,给赵立春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或许会被安排到一个相对清闲的部门,比如政策研究室之类的地方,慢慢熟悉官场规则。
这已经是他敢于想象的极限。
然而,赵立春的许诺,远超他的预期。
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四个字的分量,高育良掂量得清清楚楚。
这意味着信任,意味着期待,更意味着一个真正施展才华的平台。
高育良站在车水马龙的街边,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内心感慨万千。
命运的垂青,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个足以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机遇。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微微发白。
这个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他要在官场这片全新的天地里,闯出一番名堂。
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赵立春这份突如其来的知遇之恩。
而对于车内后座的赵立春而言,这次汉东大学之行,收获远比预期要大。
高育良的出现,如同瞌睡时送来的枕头,恰到好处。
招揽高育良,表面上看,是他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欣赏一个敢于直言的学者。
这完全符合他锐意改革、广纳贤才的形象。
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精心布局,构建属于自己政治班底的第一步棋。
一个微妙的,却至关重要的开始。
毕竟,在外人看来,他仅仅是提拔了一位从未涉足官场的大学老师。
这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谁也不会将此刻的高育良,与未来那个权倾一方的政坛大佬联系起来。
谁能想到,这位今天还略显青涩的政法系老师,未来将会一步步攀升,最终成长为汉东省政坛举足轻重的三号人物。
谁又能预见到,这位看似文弱的学者,有朝一日会成为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距离封疆大吏的宝座,仅有半步之遥。
这一切,都还隐藏在未来的迷雾之中。
……
任命通知下达得很快。
高育良,调任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级别:正处级。
消息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相对平静的京州官场瞬间引爆。
整个官僚体系都为之震动。
轩然大波骤起。
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
谁都没有想到,赵立春履新后的第一个重要人事任命,竟然会落在一位大学老师的头上。
还是直接任命为市政府的大管家——办公室主任。
这个位置,历来都是市领导心腹中的心腹才能坐的。
一个秀才?
搞学问的?
他懂什么叫政府运转?他知道怎么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吗?
这在许多老资格的干部看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尤其是在陈岩石的眼中。
这简直就是胡闹!彻头彻尾的胡闹!
陈岩石,这位在京州工作多年,以刚正不阿、心系工人著称的老检察长,听到消息时,正在灯下翻阅着关于大风厂改制的文件。
他的手猛地一顿,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就算赵立春不是任人唯亲,那也是在瞎搞!
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关乎无数人的生计,怎么能如此儿戏?
让一个教书的老师,仅仅因为说了几句“实事求是”的话,就一步登天,直接负责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
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教书育人跟当官从政,能是一个道理吗?
理论说得再好听,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那是千头万绪,需要的是经验,是手腕,是对实际情况的精准把握。
陈岩石心中憋着一股火。
他深知,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处境,直接去找赵立春提意见,甚至阻止这项任命,是绝对行不通的。
现在的京州市,是赵立春说了算。
这位年轻市长的强势,他在省里的会议上就已经领教过了。
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他不能就这么看着。
不能看着赵立春凭着一股热情,或许还有刚愎自用,就把京州带到未知的方向。
他的目光落回桌上的大风厂文件上。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起来。
直接的路走不通,那就走迂回的路。
他可以在大风厂这件事情上,做点文章。
让赵立春亲眼看一看,工人们的心,究竟是向着谁的。
让这位新市长明白,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赢得民心。
想到这里,陈岩石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大风厂的问题由来已久,矛盾复杂。
赵立春要改革,大风厂必然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而他陈岩石,在工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
他坚信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
于是,陈岩石不再犹豫。
他站起身,穿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外套,动作迅速,眼神锐利。
他要立刻动身,前往大风厂。
他要亲自去,向那些视他为依靠的工人们,传递一个经过他“解读”的“重要”消息:
新来的赵市长准备接手大风厂了,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要让工人们“明白”,赵立春的改革,很可能会触动甚至损害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利益。
他要点燃工人们心中的疑虑和警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