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委大院。
空气仿佛凝固在省长办公室里。
钟正国端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面前投下稀疏的光影。
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哒。”
“哒。”
“哒。”
声音不大,却在过分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对面,政法委书记梁群峰坐得笔直。
腰背挺拔,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神情严肃。
两人之间隔着一张空旷的桌面,也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气氛看似平和,茶香袅袅。
实则,一股不易察觉的暗流在两人眼神交汇间悄然涌动。
钟正国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只是随口闲聊。
“群峰啊。”
他开口,声音平缓。
“最近京州那位赵立春同志,动作可是不小。”
“大风厂的事情,省里都听说了。”
“你对他最近的这些动作,有什么看法?”
这问话轻描淡写。
实则是钟正国抛出的一块探路石。
他需要摸清梁群峰对赵立春的真实态度。
更要探明,这位政法委书记背后所代表的政治风向。
梁群峰眼神没有任何闪烁。
他迎着钟正国的目光,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立场。
“赵立春此人,锋芒太露。”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质感。
“行事作风,过于激进。”
“年轻人锐意进取是好事,但不懂得循序渐进,不懂得平衡各方,早晚要出大问题。”
梁群峰微微摇头。
“改革,哪有这么容易?”
“大风厂那上千号工人,牵扯多少家庭?他把改革想得太简单了,完全是理想化的空谈。”
钟正国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指尖的敲击停了下来。
“没错。”
他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赵立春现在看起来风光无限,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大风厂的危机。”
“但这种方式,实则也是风险无限。”
“他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悬崖边上跳舞,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钟正国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眼下,他背后有书记的支持,咱们暂时还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这个年轻人确实需要盯紧了。”
“他的一举一动,都要看在眼里。”
话音刚落。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梁群峰的秘书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神色显得有些凝重。
“梁书记。”
秘书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急切。
“有来自京州方面的信件。”
“是陈岩石同志寄来的,指明要您亲收。”
“看样子,内容十分紧急。”
陈岩石?
钟正国和梁群峰交换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
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
京州的老资格,一个坚持原则的老干部。
梁群峰接过信封,入手感觉有些厚度。
他没有立刻拆开,只是用手指摩挲着封口。
钟正国端起茶杯,目光落在窗外,似乎在欣赏风景,实则余光一直留意着梁群峰的动作。
梁群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是普通的稿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笔锋刚劲有力。
他仔细阅读着,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钟正国耐心地等待着,没有催促。
良久,梁群峰看完了信。
他将信纸整齐地叠好,放回信封。
然后,他抬起头,再次看向钟正国。
两人目光相接。
无需言语,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已然达成。
他们都从陈岩石这封充满忧虑和批判的信中,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一个可以用来制衡,甚至是对付赵立春的机会。
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刀”去敲打一下那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陈岩石的这封信,简直是雪中送炭。
是主动送上门来的利刃。
梁群峰转向秘书,语气恢复了往常的沉稳。
“这封信我收下了。”
“你回复一下,就说我知道了。”
“回头我会亲自去一趟京州视察工作。”
“到时候,我会找陈岩石同志详细了解情况。”
“至于京州那边,请他继续密切关注相关动向,搜集更全面的信息。”
“等我到了京州,让他当面跟我汇报。”
“是,梁书记。”
秘书躬身应下,随即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梁群峰靠在椅背上,心中却不平静。
他默默感叹。
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这么多年,到了这个年纪。
居然还要花费心思,去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辈小子斗智斗勇。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他心头涌起。
既有对赵立春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忌惮。
也有对自己不得不亲自下场应对的不甘。
这个赵立春,确实是个麻烦。
……
与此同时,京州市。
赵立春的临时办公室里,一片忙碌景象。
与省委大院的沉静压抑截然不同。
这里充满了活力与干劲。
几张简易的桌子拼在一起,上面铺满了各种规划图纸和文件。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脚步匆匆,脸上却带着兴奋的光芒。
赵立春站在一张巨大的京州市地图前。
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片区域。
那里,将被打造成全新的京州经济开发区。
他正在和几位核心部门的负责人讨论着具体的实施细节。
他的眼神专注,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大风厂的成功解决,只是第一步。
他要做的,远不止于此。
他要彻底改变京州的经济格局。
他要让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闻发布会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赵立春转过身,看向宣传部门的负责人。
“必须尽快召开。”
“我们要把打造京州经济开发区的决心和规划,清晰地传递出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