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大风厂的招工广告,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骤然引爆了巨大的波澜。
这波澜首先在京州本地激荡,随即迅速扩散,席卷了周边的绿藤、京海等地。
公告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吸引着无数双渴望改变的眼睛。
无数人背起简单的行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如潮水般涌向京州。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抓住大风厂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广告上的字眼清晰而诱人。
“薪酬优渥。”
“福利丰厚。”
“市长心系百姓,共创美好未来!”
在那个经济刚刚起步,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一份稳定且收入不菲的工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温饱,意味着尊严,意味着家庭的希望。
对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民众来说,这无异于久旱甘霖,是雪中送炭。
赵立春的招工广告,精准地切中了时代的需求,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火焰。
……
消息传播的速度超乎想象。
“京州大风厂招贤纳士”,这个标题如同长了翅膀,飞速占领了各大报纸的版面。
广播里反复播报着相关信息。
新兴的网络论坛上,讨论热度更是居高不下,瞬间冲上京州实事热搜的榜首。
官方媒体也纷纷跟进,不吝赞美之词。
报道中,赵立春亲民的情怀被反复提及。
他深入基层的务实作风,更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记者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这位市长为民谋福祉的点点滴滴。
赵立春的形象,在这一波宣传浪潮中,被迅速拔高,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也愈发显得伟岸。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官员符号。
他成了百姓口中交口称赞的“赵市长”。
他成了人们心中值得信赖的楷模。
他成了一个真正脚踏实地,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领路人。
……
与此同时,大风厂内部,热火朝天。
机器的轰鸣与工人的号子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充满力量的进行曲。
工人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专家并肩作战,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疲惫。
他们眼神专注,动作娴熟,小心翼翼地安装、调试着那些崭新的生产线。
每一颗拧紧的螺丝,每一条接好的线路,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期待。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味道,混合着新设备的金属气息,还有一种叫做希望的味道。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憧憬。
仿佛透过这些冰冷的机器,他们已经看到了大风厂腾飞的壮丽景象。
看到了自己和家人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赵立春的身影出现在车间门口时,现场短暂地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
工人们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围拢过来,形成了一条欢迎的通道。
“赵市长,您来了!”
一个满手油污的老工人激动地喊道,声音带着些许哽咽。
“感谢赵市长!是您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
“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质朴的话语,滚烫的情感,在车间里回荡。
工人们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那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信赖。
赵立春微笑着,走上前去,与他们一一握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传递着信心与力量。
他仔细询问着生产线的安装进度,关心着工人们的生活状况。
“大家辛苦了。”
“看到大家这么有干劲,我很高兴。”
“困难是暂时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大风厂的辉煌,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去创造!”
他鼓励着每一个人,告诉他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
厂区之外,是另一番同样火爆的景象。
招工现场,人山人海,声浪震天。
前来应聘的人们排起的队伍,像一条看不到首尾的长龙,蜿蜒曲折,蔚为壮观。
队伍里,有穿着朴素的本地居民,有带着外地口音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一些穿着相对体面、似乎是原先有过稳定工作的人。
他们手中紧紧攥着或新或旧的简历,或者仅仅是一张写着自己基本情况的纸条。
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相似的光芒——那是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他们伸长了脖子,焦急地向前张望,希望能早一点递交自己的申请,希望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大风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赵立春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熟悉又有些意外的身影。
祁同伟。
他正站在人群边缘,帮助疏导着人流,维持着现场秩序。
他身上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衬衫,袖口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臂。
汗水打湿了他的额发,但他站得笔直,眼神锐利,动作干练,丝毫没有慌乱。
在喧闹拥挤的人群中,他显得格外醒目,带着一种与环境不太相符的沉稳气质。
赵立春走上前去。
他知道祁同伟今天原本是来拜访高育良的。
“同伟同志。”
赵立春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祁同伟耳中。
祁同伟猛地转过身,看到是赵立春,脸上立刻露出惊讶又带着尊敬的神色。
“赵市长!”
赵立春看着眼前略显混乱的场面,又看了看祁同伟。
“现在情况特殊,直接从市局调人过来,动静太大,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和误会。”
赵立春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考量。
“你来得正好,能不能先帮我在这里维持一下秩序?”
“等育良同志忙完了手头的事,我让他一定好好感谢你。”
祁同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挺直了身躯,响亮地回答。
“是!赵市长!保证完成任务!”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