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告诉沈闻笙,太后请她前去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她眼神求助萧御,“我可不想去啊”可萧御就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似的,目不斜视。
而太后派来的宫女却直接道:“走吧,煜王妃。”
沈闻笙只能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了笑道:“走,那就走呗。”
沈闻笙跟着宫女前往了慈宁宫,而萧御则是和李如海前往了养心殿。
到了慈宁宫,沈闻笙在外面等着,宫女则是进去通报。
等太后同意后,沈闻笙才踏入殿内,殿内香烟袅袅,宁静祥和。
太后于榻上正襟危坐,目光沉静地看着前来拜见的沈闻笙。
沈闻笙不敢有丝毫怠慢,碎步向前,双膝跪地,双手交叠置于额前,低头说道:“儿媳拜见太后,太后万安。”
言罢,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等待太后回应。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后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沈闻笙心中疑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但还是强忍着不安继续跪着。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太后终于缓缓开口:“起来吧!”
沈闻笙松了一口气,轻声谢过太后后,站起身来。
站起身的同时,沈闻笙只觉得双腿间一阵发软,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倾倒,险些直接摔倒在地。
她努力稳住身形,心中暗自感叹自己的身体真是太不争气了。
然而,太后并没有给她赐座的意思,她立刻明白了太后这是有意为难她。
于是,她默默地低下头,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太后接下来的指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沈闻笙静静地站着,仿佛一尊雕塑一般。
终于,太后的声音再次传来:“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瞧瞧。”
沈闻笙闻言,缓缓抬起头,但她的眼神始终低垂着,不敢直视太后,生怕触犯了太后的忌讳。
太后端详了一会儿,满意地点点头:“嗯,确实长得很出众,生得一副好皮囊。”
听到太后不知道是阴阳还是赞扬的话,沈闻笙通通都当做是夸赞,连忙低头道谢:“多谢太后夸奖。”
然而,太后的语气突然一转:“哀家可没有夸你。”
沈闻笙心中一紧,不知道太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接着,太后继续说道:“听说你和煜王昨天就已经圆房了?看来你深得煜王的宠爱啊。”
沈闻笙心里充满了疑惑,不禁想:听说?听谁说的,躺一个屋子里睡觉也能算圆房啊!
沈闻笙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能得到煜王殿下的喜爱,是我的福气。”
太后听后,轻哼了一声,语气严肃地说道:“哀家可不管这些。你们之间的事情,哀家不想过多干涉。
只是有一件事情,哀家需要弄清楚,那就是煜王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
沈闻笙心中不禁一紧,她不知道太后对于萧御的病情到底是真正的关心,还是别有企图。
她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也就那样吧。”
太后目光犀利,一眼就看穿了沈闻笙的心思。她微微皱眉,向身旁的桂嬷嬷使了个眼色。
桂嬷嬷心领神会,立刻走上前来,将手中一个小巧的瓷瓶递给沈闻笙。
沈闻笙接过瓷瓶,好奇地问道:“这是?”
她当然知道这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了,但是此刻,她并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太后看着沈闻笙,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她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明白。你回去之后,将瓶子里的药,撒进煜王的饭菜中。”
沈闻笙一听,脸色微变,但还是装作不懂的样子,轻轻摇了摇头,礼貌地拒绝道:“太后娘娘,这样不太好吧……”
她语气有些犹豫,似乎内心很矛盾。接着,她又坚定地说道:
“我不能这么做,煜王殿下待我极好。而且煜王殿下是您的亲生儿子,我实在不明白您为何要这么做。”
太后听后,脸上闪过一丝轻蔑和不屑,冷笑一声道:“哼!他不过是个贱种罢了。”
这时,沈闻笙终于明白了太后刚才如此针对自己的原因,原来竟是因为不喜欢萧御,而迁怒于自己。
她心中不禁感叹,这皇家的关系真是复杂。
趁着众人不注意,沈闻笙悄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一阵剧痛袭来,她的眼眶立刻湿润了,泪水在眼中打转。
她用略带委屈的声音说道:“您找别人吧,我做不到。我娘将我与煜王从小定了亲,那我便是生是煜王的人,死是煜王的鬼。”
太后微微皱起眉头,揉了揉额头,语气有些冷漠地说:“看来你还不知道你娘是怎么死的。”
听到太后这句话,沈闻笙猛地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惊讶。
她就知道这该死的太后肯定知道些什么,也不枉她做了这么久的铺垫。
太后看着沈闻笙,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
“当然,我知道一些关于你娘的事情。但前提是,你得替我把事情办好。事成之后,我自然会将一切真相告诉你。”
听到这句话,沈闻笙心中一震,但脸上却强装出一副呆傻的样子,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在意。
然而,她内心早已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她暗自思忖着,太后是否真的知晓母亲的事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
太后见沈闻笙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
而且,如果你能顺利完成任务,我会将你娘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你听。”
沈闻笙的脸上露出一丝怀疑之色,她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太后娘娘,您这么说,可就太欺负人了。我虽然愚笨,但也不至于被您三言两语就哄骗过去。您说的这些话,有什么证据吗?
我娘曾经托梦告诉我,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尤其是那些没有任何根据的承诺。所以,除非您能拿出确凿的证据,否则我不会轻易相信您的话。”
太后见沈闻笙如此固执,不禁皱起眉头。她原本以为用一个谎言就能轻易地骗过这个傻子,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难缠。
无奈之下,太后只好改变策略,决定告诉沈闻笙一部分真相。
太后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好吧,既然你坚持要证据,那我就告诉你吧。当年,先皇曾患有严重的头痛病,寻遍天下名医,均未见好转。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忽然出现了一位妙手医仙。”
“这位妙手医仙医术高明,经过一番治疗后,先皇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于是,先皇决定邀请这位妙手医仙进宫,担任宫廷太医,并赐予她丰厚的赏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妙手医仙竟然拒绝了先皇的好意,表示自己只想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愿受宫廷束缚。”
“先皇见此情形,心生敬佩之情,决定不再勉强。在得知妙手医仙已有身孕之后,便私自做主如果是女孩便赐婚与煜王,如果是男孩就结为兄弟。”
说完这番话,太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沈闻笙,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她想看看沈闻笙听完这段往事会有何反应,同时也期待着对方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乖乖听话。
然而,沈闻笙并没有如她所愿地露出惊讶或害怕的表情。他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情绪波动。
终于,沈闻笙开口问道:“可这与我母亲的死,有什么关系?”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任何答案的准备。
太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因为,你母亲便是被煜王派人刺杀的。”
太后的语气突然变得凌厉起来,目光紧紧地盯着沈闻笙,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