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涡扇

换源:

  十一月十一日。

对李巍来说,这一天涡流小队的“成就”更加重要。

如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毫无疑问李巍首先应该研发的是喷气式发动机,而不是涡扇发动机。毕竟涡扇发动机比喷气式发动机多了前面的风扇,更加复杂。没学会走就想跑,是不是好高骛远了?有点不合理!

身为一个工科男,李巍自然不是想一步登天!

而是因为在涡扇发动机的子系统中,李巍最有把握的就是这个风扇!

李巍穿越之前,是来德国出差的,业务就有关“风扇”!

不过此风扇不是彼风扇,乃是“隧道轴流风机”。这种设备,读者如果走高速穿越长隧道,会看到隧道的顶部往往会挂着一个或者两个,一米多粗圆桶状的机械,那就是隧道轴流风机,用以隧道通风。李巍所在的公司就是生产这种隧道风机的!虽然不敢说技术是世界第一,但性价比世界第一,真的不算吹牛。以机械闻名世界的德国,仍然要采购中国造的隧道轴流风机。

隧道轴流风机与涡扇发动机前端的风扇原理别无二致!李巍记得全部参数!

进气口面积一平米(进气口直径1.13米),功率110千瓦,风压1.1个大气压。折合增压了72MM汞柱。

在液力耦合器获得成功之后,为加工轴流风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仅仅两个多月时间,涡流小队造出来了第一台轴流风机!

别的参数都没变,但,试车的结果是功率消耗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达到了一百四十多千瓦,折合近两百马力。至于噪音,寿命,更是没法提。比如寿命,二十一世纪的轴流风机寿命是以十年为单位的!

一个机械常识,一台机械只要出现噪音和发热,其实都是能量的浪费,也是问题,都影响寿命。但,这已经是李巍努力的结果了。给时间的话,他或许能在这个时代把功率消耗再降低百分之十。

不过,李巍没有继续在节能方向发展。要知道,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在现代,都达到增压2.5倍甚至更高的能力。哪怕李巍不要求那么高,仅仅增压72毫米汞柱也是不够的。

方法,有的是,但可靠的办法,第二阶段,李巍选择了加宽风扇叶片,弦长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一点八,采用了黄金分割的设计规则。

十一月底,第二阶段的改进获得了成功。

紧锣密鼓,第三阶段的升级再次开始。李巍又把扭转角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一点八。

时近元旦,第三阶段的成果就摆在了李巍面前!

在主轴速度三千转的情况下,空气流量十公斤!增压0.25!功率五百马力。虽然比起现代的涡扇,增压仅仅是六分之一,但就这么一个轴流风扇,增压水平已经接近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离心式增压器。达到这样的指标,其实已经达到了李巍的预期,李巍已经不再要求升级了!不过,完善还是必要的,毕竟重量和寿命都是问题。

“老常,归国吧!我的要求是,尽快完善成熟,使之达到三百小时的寿命,然后固定生产工艺。与此同时,开始加工压气机部分。”

近两年的努力,李巍终于搞出来了涡扇发动机的“五分之一”!但是,其他五分之四的加工设备,甚至原料都已经凑齐。而且,风扇的成功不仅仅是风扇的成功,包括轴系,机匣,风扇减速行星齿轮都已经搞定。所缺的依次是高压压气机,低压压气机,燃烧室,涡轮。

作为对标,英国的喷气发动机之父,惠特尔三零年虽然就已经发表了有关论文申请了专利,但是到了三六年在专利失效的时候,才得到了来自银行的一点点投资,建立了自己的发动机公司。规模非常小,可以说就是一个小作坊,几乎没有自己的加工设备,零部件的加工全是依靠外协。

德国的喷气式之父汉斯.冯.奥海因博士在1934年从哥廷根毕业之后,加入了亨舍尔公司,目前正在搞一款原理验证机,燃料是氢气,投资仅仅几百马克,是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建造,几个月之后才试验了他的HES1原理验证机。

在三六年底这个时段,两人的进展速度都是绝对不如李巍的!至此李巍已经在涡扇发动机项目上投资超过了十万马克。钱虽然不算很多,但你要知道,科研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走弯路,而李巍走的是直路!资金效率高出惠特尔和奥海因十倍!

在涡扇发动机发展到这种程度,必须回国了,否则保密工作很难继续!

和常磐璞搭班的是饶果章,这位是个冶金和机械专家。

计划中李巍的涡扇发动机,有高压和低压压气机两个部分,一共十六级。一级一级的制造一级一级的测试,估计要耗时至少半年时间才能完成整个风扇和压气机部分的设计制造。

“饶工,拜托了,请抓紧时间,一切为了抗战!”

“我记住了。”饶果章道:“我会很注意与常工的配合的。”

响鼓不用重锤敲,饶果章很明白李巍一再叮嘱的原因。与常磐璞搭班,真很难的,必须迁就其“纯真的臭脾气”!

“除此之外,缺少什么设备,请务必在五月份之前确定,我这边会及时采购,送回国内!切记,五月是我们最后的采购截止日期!”李巍不得不叮嘱。七七!只有半年了!

回国的不仅仅有常磐璞和饶果章,李巍的徒弟廖博华也被指派回国,这个组主要项目是两种滑翔机。本来李巍是打算让木工组的王春风和廖博华两个年轻人搭班的,可是佛像李李弥勒年龄大在德国很不习惯,因此回国。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木工师傅李弥勒已经把徒弟王春风招了女婿!临走,李弥勒不放心徒弟,担心徒弟学历低在涡流小队受“欺负”硬是让李巍收徒,王春风自此成为了李巍的小徒弟。

做李巍的徒弟,好处有目共睹啊。廖博华不仅现在已经担任了滑翔机项目的主管,还早早的就搞定了青蛇战斗机发动机的废气喷管项目。而且,廖博华回国之后,还是常磐璞的涡扇发动机小组的尾喷管子项目的工程师。假以时日,成名成家都不是奢望。

“博华,购买上海的地皮事宜,要抓紧时间,必须在七月之前把这套弹射装置安装好,注意,一定要保密。”

临走,李巍继续婆婆妈妈的叮嘱。

“师傅,我记住了。”廖博华疑惑的看着李巍。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会错的,该来的一定会来!”

叮嘱他人,也提醒自己!七七,只有半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