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元旦。
这一天,玛蒂娜从芬兰旅游归来:“威廉,我们分手吧!”
李巍没有问为什么,类似的分手他都经历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那就分手!要不要庆祝一下?纪念一下?”李巍的表现让玛蒂娜惊奇。
“庆祝留到以后,我们还是朋友,还是生意伙伴!”玛蒂娜惊奇道:“纪念?怎么纪念?”
“那是自然。”李巍道:“纪念嘛,就是那种纪念了!”
玛蒂娜虽然疯癫,但道德方面其实没有多少问题,而且,两人交往本来也都不是奔着结婚去的,双方都心知肚明,因此分手,双方都毫无愧疚,非常坦然。有些事不用问,玛蒂娜寒假回意大利,估计婚事就该定下来了,豪门权贵本就和李巍不是一个世界。
玛蒂娜没有怨李巍,虽然李巍承诺了利比亚油田一旦出油,肯定会富可敌国,但家族的压力,让她等不到了。
李巍也是无奈,利比亚油田已经开始钻井近五个月时间,竟然还是没有出油!话说,二十一世纪那里的油井仅仅是开钻一周就出油了啊!
在三六年最后的几天时间,更大的变化在涡流小队,青蛇战斗机项目已经循环设计了足足四个月,机身部分的设计已经完成。甚至飞机的全模型都经过了风洞测试,烟流测试,水槽实验。但是,直到元旦前李巍的层流翼还没有真正的定型。
小钱,李巍随时能拿出来,但是大钱,类似一次高速风洞试验就需要的五万马克,李巍拿不出来。
本来格林是还欠着李巍十万马克的专利费的,但是李巍申请风洞实验顶账的方法被格林否决。1936年8月时,希特勒搞出了个"四年计划",而戈林在1936年10月被任命为计划总负责人。
掌握了经济大权,格林直到此时才把高频淬火作为他的政绩拿了出来,但是这玩意一旦摊开就没法保密,因此格林筹集了巨资五百万马克,目前还在集中力量建造设备,打算集中推广。总之在三七年元旦,他还没有把高频淬火全国推广,项目还算是在保密中,按照合同尾款是不会提前给李巍的。
而李巍此时还舍不得把正在狂涨的钨矿砂出手,因此一时半会儿拿不出五万马克。
不过,虽然层流翼还没有最终定型,但进展还是有的。在低速风洞和小直径高速风洞的试验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机翼的基本外形和一些基本的性能参数已经有了,不会耽误工程研发!
在这种情况下,李耀梓博士和动力组李伯龄,计算组周宇吉,结构组庞石业,木工组王春风,机加工组的鲁达志等二十多人组成团队奔赴瑞士日内瓦,正式开始青蛇战斗机的工程研发!
同样的因为资金紧张,没有资金购买发动机,李巍还冒险把大黄鸭C型飞到了瑞士。要知道,这架飞机上使用的赖特R1820发动机乃是二手货,而且还是拆装几次的二手货,非常不可靠。
青蛇战斗机样机的动力系统将会借用这架运输机上的动力系统。
当然,不可能全部照搬,毕竟运输机的体型庞大。这套动力系统如果用到战斗机上,需要重新设计布局,甚至一些机械零部件都要重新设计。
李耀梓的青蛇项目组,带走了涡流小队最强的国人组成的团队。但,哥廷根这里,仍然有涡流小队,而且规模还不小:其中仅仅计算组和绘图组就有足足五十人。
上次计算组与梅塞施密特博士的合作,打开了计算组和绘图组的盈利之门,只哥廷根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航空工程专业就有巨大的计算需求。这部分人员现在业务繁忙,乃是李巍旗下又一个盈利单位。虽然盈利不多,但毕竟是盈利!
涡流小队其他“留级生”的工作,一则继续完善大黄鸭(一架运输机试飞完成,彻底完善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二则为青蛇项目提供子系统,零部件的加工采购等任务。
第三,一架被李巍命名为恶龙的飞机开始预研!
先讲个航空迷们比较熟悉的故事。
在1932年6月份,意大利飞机设计师路易基·斯蒂帕设计了一款飞机,在意大利飞机厂商卡普罗尼公司研制,这架飞机的形状非常奇怪,呆萌。
机身乃是直径两米的一个巨大的管子,内置了一台英国德哈维兰发动机六缸直列发动机,功率130马力,使用了木质的螺旋桨。飞行员座舱设置在大圆管子的上部。绰号:飞行的空心啤酒桶。
这架飞机的试飞倒是很成功,没有出现重大事故,试飞员也安全落地。
问题是这架飞机不仅飞的时候摇摇晃晃的,操控性相当差劲,而且这架飞机不仅没有飞出想象中和“理论上”极高的平飞速度,反而以呆萌的身躯,晃晃悠悠的动作,只飞出了最高68千米/小时的“高速”。
要知道,设计师路易基·斯蒂帕宣称这架飞机是能飞六百公里以上时速的!这种试飞结果,毫无疑问,宣告了涵道风扇动力飞机的失败。
过了元旦,李巍冒着被嘲笑的风险,宣称他有办法!并且还宣称找到了意大利设计师的错误:计算飞机的阻力,哪怕是管子,还是要算压差阻力的!
概括一句话:管子直径两米,太粗了!
李巍要搞的恶龙飞机,管子直径只有1.13米(轴流风机进气口直径。进气口面积为正好一平米),而且还不是从机头进气,而是采用了机身两侧进气,发动机后置。机翼为下单翼,有可回收起落架和透明座舱。
说起来外观形状有点像我国并不很出名的一架飞机,歼教一,不过使用的不是涡喷发动机,却是单发涡扇发动机。
如果对歼教一不熟悉,可以想象一下美国道格拉斯的A4天鹰攻击机的后掠翼版(天鹰是三角翼)。
设计恶龙战斗机,对李巍来说可参考的对象太多了,都不说后世欧美那么一大票单发战机了,仅仅我们中国就有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战机可以参考。但,无奈,限于发动机的技术水平,李巍还是老老实实的选了最安全最保守的技术路径!
当然,设计之初,所有涡流小队成员(其实主要是德国人)只知道李巍在粗管子里安装风扇作为动力而已。连涡扇发动机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恶龙飞机,就是单发涡扇战斗机!为了保密李巍使了个障眼法,拿了风扇充当涡扇发动机!
这么搞,飞机能不能飞起来都是问题,但是李巍的理由很“科学”。此前涡流小队搞出来的风扇,出口风速超过了六百公里!
虽然飞机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还有疑问。但牛三定理还在起作用,菊花向后的气流能超过六百公里,那么李巍这架飞机的时速超过五百公里好像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李巍此言一出,惹得众人侧目,完全就是非专业啊,不少人在等着看李巍的笑话!
不过,涡流小队内部可没有这么看李巍。李巍在涡流小队内部宣称,这只是一架理论验证机,以能起飞为目标。
作为重中之重的发动机。风扇已经经过了测试,3000转的额定转速下需要五百马力,相当于巡航功率,故此这架飞机需要至少七百马力的发动机,而且还得是气冷发动机。
能装到直径1.13米管子中的气冷发动机,而且还要达到七百马力以上,那么就只能继续串联发动机了。李巍采用了阿古斯发动机V12,单台功率四百马力,两台加上液力耦合器串联,功率可达八百马力。由于发动机的体积,以及变速箱的存在,事实上李巍搞得这台涵道发动机并非一个标准的圆管子,下腹有点鼓。看上去有那么点丑陋。
虽然,这架飞机,李巍甚至都不打算试飞。但是,这台涵道风扇发动机,有几个参数非常重要!
直径,长度,重量。这几个数字,乃是已经归国的常磐璞研发的涡扇发动机的参数!
比如,重量1.25吨。李巍要求这台涡扇发动机的推力不能小于1.25吨!也就是推重比为一比一!
这个要求,是经过李巍认真评估的,他认为这个数据相当保守,他有能力做到!
和古怪的涵道风扇不同,飞机,只看图纸就会感觉漂亮!
木质的飞机,很难引起德国目前突飞猛进的航空业有什么兴趣。
李巍不务正业地研发这架理论验证机,让吕贝克威廉厂是小有意见的。吕贝克威廉厂目前订单满满,生意红火。但是,没有人会嫌弃赚钱多,哪些资本家们还希望李巍能再研发一架能够大卖热卖的飞机。
李巍已经苦口婆心劝告,大黄鸭的“钱”途肯定会超过岩鸽,但这帮子投资人被德国航空业潮流洗脑,认准了全金属,单翼机,根本不相信一款木质的双翼运输机能够成为主打产品。
不过,吕贝克威廉厂倒是还算尽责,在努力的为大黄鸭寻找客户。
刚刚过了元旦,威廉厂还真找到了一个客户,伊朗!
白手套立功了!虽然白手套在威廉厂的存在等于剥削了股东的利润,但白手套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更接近权利,甚至他们自己就是权利!
话说,在抗战爆发前,德国因为没有殖民地,商品没有倾销方向。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是德国的头号贸易对象,而伊朗排在第二。
伊朗虽小,而且还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但伊朗并不很穷。为了拉拢伊朗,德国出于战略考虑对伊朗很大方。伊朗的空军,差不多就是德国半卖半送地建设起来的,当然最先进的战机是不会给的。
建设空军,飞行员跳伞训练是必须科目,而伊朗空军目前缺少一款训练飞机。
大黄鸭(只装备BMW132发动机),正合适!关键是价钱也合适!要知道德国是半卖半送,能便宜一点是一点啊,售价才十二万五千马克(只有BMW132发动机,没有串联发动机)的大黄鸭就此入了德国航空部的法眼。
阉割版的大黄鸭,性能,就不说了,反正搭载八个人还是能飞起来的,训练飞行员跳伞还是没问题的。
来自伊朗的两架订单,缓解了李巍的经济窘境。也让威廉厂那群投资者有了一点对大黄鸭的兴趣。
但,李巍坚持这架飞机绝对能大卖,专利费要的相当高,目前还在拉锯谈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