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棋逢对手,暗潮汹涌

换源:

  张毅在商场中逐渐站稳脚跟,“毅然小铺”成为县城及周边乡镇的一个标志性品牌。然而,随着版图的扩大,他的每一步都开始受到更强大的阻力和更复杂的挑战。他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刘海和张文昌,而是更有组织性和资本优势的企业。同时,李芳与张文昌暗中联手,也让张毅的生活再起波澜。

就在“毅然小铺”声名鹊起时,一家名为“百兴供销”的大型商贸公司在县城开设了一家旗舰店。相比张毅的网络化布局,“百兴供销”凭借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商品种类和更加专业的营销手段,迅速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

张毅的代理商老周急匆匆赶来:“老板,不好了!‘百兴供销’的价格比我们低了20%,很多乡镇客户都跑过去了。”

张毅并未显得太过惊慌,而是问道:“他们的供应链从哪里来的?这些价格低得不正常。”

“听说是省城直接供货,量大价优,而且他们还推出了统一配送服务,彻底压缩了成本。”老周回答道。

张毅若有所思:“这么大的动作,背后肯定有大资本在推动。看样子,这场仗没那么简单。”

一天晚上,李芳再次主动联系张毅,这一次,她直接找到了张毅的家门口。

“张毅,我们聊聊吧。”李芳的语气温柔而低缓,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

张毅开门见山地问:“又有什么事?”

“你知道吗?张文昌现在在‘百兴供销’当副总,他的目标就是彻底击垮你。”李芳说道,“我知道你心里对我有很多不满,但我希望能帮你一次。”

张毅冷笑:“帮我?你和张文昌不是一伙的吗?现在又想演哪一出?”

李芳面露愧色:“我承认以前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但这一次,我是真的想补偿你。‘百兴供销’背后的资金来源是省城的一家投资公司,他们不仅要控制县城市场,还打算逐步垄断周边乡镇。如果你不尽快采取措施,你的‘毅然小铺’迟早会被吞并。”

张毅看着李芳,心中思绪翻涌。他知道她的话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明白,这个女人从不会无缘无故帮人。

“你能得到这些消息,说明你还在和张文昌有联系。那么,你的立场到底是什么?”张毅冷冷地问道。

李芳低下头,沉默片刻后说道:“张文昌的确信任我,但他对我始终不够尊重。我只是想让他明白,没有我,他什么都不是。”

张毅没有表态,只是说道:“我会考虑你的话,但我希望你别再掺和我的事。”

李芳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希望你能成功。”

面对“百兴供销”的强势进入,张毅决定从供应链上寻求突破。他意识到,单纯依靠现有的代理模式和批发市场,已经无法与大资本抗衡。他决定亲自前往省城,寻找更优质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通过阿彪的介绍,张毅联系到了一家省城的综合批发中心。这家批发中心虽然规模不如“百兴供销”的后台企业,但在某些品类上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日用百货和食品类。

“张老板,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一部分独家货源,但你需要保证销量,同时必须预付至少30%的货款。”批发中心的负责人说道。

张毅沉思片刻后答应了。他知道,只有在货源上占据优势,他才能与“百兴供销”抗衡。

回到县城后,张毅立刻调整了经营策略。他推出了一系列主打独家货源的商品,同时加强了宣传力度,强调“品质优先,货真价实”。

“百兴供销”的管理层很快察觉到张毅的反击,他们决定加大攻势,不仅进一步压低价格,还开始在乡镇市场布局自己的分销点。

与此同时,张文昌亲自找上门来,试图以高价收购“毅然小铺”的品牌和渠道资源。

“张毅,做生意就要懂得审时度势。你现在的局面已经很危险了,与其苦苦支撑,不如把品牌卖给我们,拿着钱去做别的事情。”张文昌说道。

张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们的手段,不过是仗着资本优势压人而已。可惜,我这一生,最不怕的就是被逼到绝境。”

张文昌冷笑:“好,那我就看看,你能撑多久。”

张毅意识到,仅靠日用百货并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他决定开始布局新的业务领域。他将目标放在了农产品贸易上,尤其是一些乡镇特产,如高品质的蜂蜜、茶叶和干货。

“这些产品不仅有市场需求,还能拉近我和乡镇客户之间的距离。”张毅在团队会议上说道,“只要我们能在乡镇市场扎稳脚跟,就能打破‘百兴供销’的垄断计划。”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毅亲自走访了几个乡镇,与当地的农户和合作社建立了直接联系。他不仅承诺以公平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还帮助他们优化生产和包装,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这一策略很快见效。“毅然小铺”推出的农产品系列备受欢迎,不仅赢回了部分流失的客户,还吸引了一批新的顾客群体。

张毅的反击逐渐见效,“百兴供销”虽然依然占据着优势,但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张毅的团队也变得更加团结和高效。

然而,他深知,这场竞争还远未结束。在商业的战场上,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只有不断向前的奋斗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