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深藏不露,暗中布棋

换源:

  张毅在经历了一波市场波动后,逐渐稳住了“毅然小铺”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百兴供销”的步步紧逼,张毅意识到,单纯的商业竞争远远不够,这是一场资源、关系甚至心理的全面博弈。他需要在暗中布局,用更高明的手段扭转局势。

张毅在深夜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突破当前的困境。

“我们不能和‘百兴供销’在县城正面对抗,他们有资金优势,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张毅分析道,“我们的根基在乡镇,乡镇市场是我们的护城河。只要我们稳住乡镇市场,他们的扩张计划就会受阻。”

“可是,乡镇市场现在也有一些代理商开始倒向‘百兴供销’了。他们的条件太诱人,我们很难和他们竞争。”老周叹了口气。

“所以,我们要改变打法。”张毅坚定地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启动‘连锁合作计划’,与乡镇的夫妻店和零售点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提供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支持。同时,推出针对性更强的促销活动,让顾客知道,我们的产品更实惠,更适合他们的需求。”

团队成员被张毅的决心打动,纷纷表示支持。他们当晚便开始分工,将计划细化并落地执行。

然而,这一策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尤其是初期的铺货和推广费用。张毅手头的流动资金已被供应链升级消耗得所剩无几。

“毅子,这么做风险太大了。如果资金断裂,我们可能会连乡镇市场也守不住。”母亲赵兰心在家中劝说道。

张毅却笑着安慰母亲:“妈,你放心吧。这不是赌博,这是投资。我知道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进。”

为了筹集资金,张毅决定拿出部分个人资产做抵押,向银行申请了一笔过桥贷款。同时,他还联系了几个老朋友,希望能以较低的利息借到一笔周转资金。

“毅然小铺”的名字和张毅的信用在县城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尽管冒险,但张毅还是顺利筹集到了所需的资金,为下一步计划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李芳和张文昌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芳表面上仍是张文昌的“心腹”,但她内心却越来越倾向于帮助张毅,尤其是在看到张毅为事业拼搏时,她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敬佩和后悔。

“文昌,张毅这人有点手段。你还是不要轻敌。”李芳在一次会议中提醒张文昌。

张文昌却不以为然:“他不过是死撑罢了。再过几个月,他的资金链断裂,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李芳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她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盘算。

张毅的“连锁合作计划”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初步成效。乡镇的零售商不仅愿意签订长期协议,还对张毅推出的“定制商品”和“促销积分”活动表示支持。

同时,张毅与乡镇的农产品合作社达成了更深入的合作,将他们的特产直接引入到零售店中,形成了一种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

“张老板,这次我们乡里的蜂蜜销量翻了一倍,大家都对你赞不绝口。”一位合作社负责人感激地说道。

张毅笑着回应:“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未来会更好。”

“百兴供销”察觉到乡镇市场逐渐被张毅夺回后,立刻加大了对乡镇市场的投入力度。他们开始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甚至试图挖走张毅的代理商。

然而,张毅早有准备。他通过“合作协议”绑定了大部分零售商,并提供了更多增值服务,使得这些零售商对“百兴供销”的低价诱惑并不感兴趣。

与此同时,“百兴供销”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一些高管对张文昌的策略表示不满,认为过度烧钱会导致公司内部的资金链出现问题。

“我们不能总是靠资本砸市场,这样下去,公司迟早会出问题。”一位高管在会议上直言不讳。

张文昌却不以为然:“只要能击垮张毅,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张毅在外忙于事业时,家中又出了一件事——大伯张德旺再次陷入赌博的泥潭。这一次,他不仅欠下了巨额债务,还将老宅的一部分产权抵押了出去。

“毅子,大伯这次是真没办法了,帮帮他吧。”母亲赵兰心含泪说道。

张毅深知,如果继续纵容大伯,只会让他变本加厉。他决定通过法律手段解除大伯的房产抵押权,并逼迫他戒赌。

“大伯,这一次,我只会帮你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你再继续赌博,那就不要再来找我了。”张毅语气冷淡,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张德旺看着侄子坚毅的目光,终于意识到,这一次他是真的触碰到了底线。

张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通过“乡镇包围县城”的战略,他成功稳住了“毅然小铺”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某些品类上实现了反超。

“张毅,你这次赢得漂亮。”老周感叹道,“不过,接下来该怎么走?”

张毅看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只是开始。我不仅要守住这片市场,还要走得更远。”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