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一共五间,后面一排三间,前面临街两间,然后两边用高高的围墙堵了起来。
两排房屋中间带着院子,没有地砖,倒是可以种点菜。
院子的一角有个水泥砌的水池子连着下水口,旁边立着漆黑的老式铸铁摇水泵。
清风去试了两下,摇水泵挺好用,往里注水按了没几下,水泵里就滑滑的往外出了水。
试完水后,却没见暖暖,也一直没什么动静,清风就进屋找人,可进屋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只见她正站在屋子里,手上拿着一根尼龙线,咔嚓咔嚓的点着灯玩儿。
县里是通电通水的,不像乡下,晚上还得点煤油灯,用水得去打水。
至于家里都有自来水了,为什么还有摇水泵?
可能是院子里先打了井,后来才铺的自来水吧。
清风却觉得挺好的,平时洗漱浇菜园子什么的能方便不少。
见清风进来,暖暖顿时一脸开心的说道:
“弟,你看,电灯。”
清风抬头看看,一根黑漆漆的线上吊着一个圆形灯泡,看亮度,顶多也就5瓦10瓦?反正昏黄昏黄的。
清风觉得暖暖可爱,也知道她正新鲜着,也没拦着,反倒是开口问道;“两边房里有没有?”
暖暖一听又往两边的房间跑,回来告诉他说两边房顶也有线,但是都没灯泡。
清风没当回事,心想着回头配上就是。
正想着,一阵饥饿感传来,清风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肚子。
天不亮就起了床,忙到现在才吃了一个包子,又正式长身体的时候,不饿才怪。
看了看乱糟糟的家里,估计一时半伙儿也收拾不完,清风决定先出去吃饭,然后直接去学校办手续。
换上姐姐新做的浅灰色唐装外套,背着他洗的发白的军绿色帆布斜挎包,带齐了证件,带着姐姐便出了门。
自然是没去上午的那间国营饭店的,延龙县不小,饭店又不止那一家,清风就近找了间饭店。
喊了服务员点了葱爆羊肉,醋溜白菜,鲫鱼豆腐汤,又要了两大碗米饭。
然后跑到窗口交钱等菜。
82年的时候在饭店吃饭,还是要交粮票的,但自去年开始全县分产到户后,很多规则已经开始有了变化,像县城这边就可以买到高价菜,美名其约以钱抵票。
姐弟俩手上一共八两粮票,两碗米饭和醋溜白菜就给用完了,葱爆羊肉和鲫鱼豆腐汤都是买的高价菜。
清风交了钱,一边等着菜,脑子里开始盘算起来。
家里总共就那点钱,已经被他租房子用了个七七八八,要是再不赶紧赚点钱,姐姐可要跟着他喝西北风了。
虽然手上握着淘宝,但是还是得好好合计合计看看怎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要选一个在四十年后卖的比1982年还便宜,还必须得是10RMB以内的东西,他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隔了整整四十年,小半个世纪,通货都膨胀了不知多少倍了!
他忽然想起,这会儿英雄钢笔好像挺坚挺的,要不拿点钢笔卖?
清风搜索了一下【钢笔】,结果出来一堆赠送墨囊的新式钢笔。
他又搜索【老式钢笔】,搜出来的一个是英雄007钢笔,售价6.8RMB。
“嗯~”第一感觉就,好便宜的样子,但,凡事需要慎重考虑。
清风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这时候一只英雄钢笔多少钱来着?
他记不清了,只记得最便宜的也要好几块,稍稍好一点的动则十几块,几十块的。
其实他也不贪,哪怕一支钢笔能赚一毛那也是纯赚的买卖不是?
怕就怕卖一支亏一支。
为了不亏,他没急着英雄钢笔,倒是给自己买了三只新式的钢笔。
不要998,不要98,只要9.8,三支塑胶外壳仿德系LA家的新式钢笔带回家。
他买的莫兰迪三色套装,商品介绍说是小学生练字专用,笔尖选的0.38的,颜色分别是浅粉,浅绿,浅蓝。
夸张的是竟然还赠送五十支墨囊,惹的清风再一次去忍不住思考老板究竟会不会赔钱的问题。
其实钢笔的颜色有很多选择,若是按清风的审美肯定会选择这种软糯的莫兰迪色。
但这货一时间还没从上辈子网购的习惯中脱离出来,买啥东西都会不自觉的去买适合他姐用的,然后就阴错阳差的买了这套莫兰迪三色套。
清风自己也是买完后才想起这查,随即自己都无奈的笑了笑。
想一想又觉得自己现在才十六,还是个青春气息十足的美少年,用的清新点也没什么,当即决定一支浅蓝可以留着自用,一支浅粉给姐姐,剩下的一支浅绿刚好可以拿来试试水。
他也不怕有人查,毕竟这玩意其实也没多少技术含量。
他隐约记得好像在哪看过说是第一支中性笔是日本人到80年代发明出来的,至于换囊钢笔,有人说是德国人搞出来的,也有人说是日本人搞出来的,但出现的肯定比中性笔还晚。
回头要是有人问,他就说是港城那边过来的洋玩意,他就不信在还能有人真去查。
“葱爆羊肉,鲫鱼豆腐汤,醋溜白菜好了!谁的菜赶紧过来取一下!”
清风愣了下,随后无奈笑了笑后赶忙应了一声,把钢笔往书包一赛,就去端菜端饭。
清风端着饭菜回来,刚好看到一个挺时髦的女郎从自己姐姐身边离开。
“谁啊?”清风一边摆着饭菜一边问。
暖暖笑的眉眼弯弯,“没什么,她过来问我耳环在哪买的,我说我不知道,她就走了。”
清风回头看了一眼。
几个年轻女人,各个小皮鞋,羊绒大衣。
再回头看自家姐姐,衣服显得单薄了点,而且棉布做的新袄子即便再漂亮,到底是没有这些时兴的打扮洋气。
清风将姐姐眼底藏起来的羡慕看在眼里,心想着等老子赚了钱,立马就给我姐置办起来,绝对比那几个女人好看。
不就是土不啦叽的复古皮鞋和羊呢大衣么,他姐值得更好的。
至于门口那几个引得国营饭店内男青年们频频侧目的几个女人,他倒是没再关注。
上辈子他什么play没见过。
女人?
只会影响他拔筷子的速度!
五脏庙都在打雷了!
天大地大,干饭最大!
吭哧吭哧扒拉两口,舒坦的呼出了一口气,抬头见暖暖都不吃肉,又给她夹肉,说道:“姐,多吃点肉,羊肉温补,女孩子多吃点有好处的。”
“嗯嗯,弟,你也吃。”
暖暖被逼着先是吃了米饭和肉菜,又喝了一大口鱼汤,顿时就满足的眯起了眼睛。
吃着饭,暖暖又想起刚刚的事儿,问道:“对了弟,你给我的耳环是哪买的?”
“咋了?”
“就刚刚啊,那姐姐说她也想买,问我哪里买的。”
清风心想,我淘宝买的,告诉你你还能买着还是咋地。
他忙着干饭,哪有心思讨论女人家臭美的小东西,随口说道:“咱这买不到,我从外边弄过来的。”
“外边是哪儿啊?省城么?”
暖暖刚到县里,能想到的最大的外面就是省城。
“不是,南边。。。嗯。。。特区。。。算了,现在的衣服鞋子就算了,以后我再给你带的东西要是有人再问,就说是认识的人从港城带的,包括你现在的耳环啥的。”
“哦,知道了,港城啊...那,这多少钱?”
“七块八。”
清风估计是沉迷干饭供血都奔着肚子去了,一时间脑袋没转过弯,直接就把淘宝价说了出来。
这货说完也完全没注意的自家姐姐震惊到瞪大的双眼,还在那咂巴咂巴着嘴回味,想了想还是觉得饭有点不够吃,起身打算再买点包子馒头啥的垫吧垫吧。
“姐,我饭不够吃,你够不?要不要再添二两饭?”
“啊?额...我这够吃了,你买你的,不用管我。”暖暖回过神,有点恍惚的回答道。
清风跑到窗口买包子,暖暖却没了吃饭的心思。
她抬头看了远处买包子的弟弟,心里乱糟糟的。
自己老弟到底干了啥,干啥能赚来这老些钱。
想起自己昨天还在为一个月几块钱的房租着急。。。
一对儿耳环近八块钱!六对儿就是五十块钱,赶上人城里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再加上现在穿在她身上的布料,鞋子...
好吧。
清风说七块八是整版的价格,暖暖却以为是一对儿耳环的价格,这不得不说是个美丽的误会。
吃完饭该去学校报道了,索性也不远,两人就边消食边往县一中走去。
路上暖暖都显得有点心不在焉,清风问她怎么了,她也只说没事儿。
清风以为她是累了,就说办完手续要不要先回家,暖暖心里有事儿,也没了逛县城的兴致,点头答应了下来。
很快来到县一中大门口,也不知道怎么了,暖暖死活就是不肯进学校。
清风其实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暖暖因为早年辍学,现在进学校委婉点就是觉得不自在,说白了就是有点自卑。
想着把姐姐养立起来得一步一步来,他也不勉强,看外头有不少看红榜的,就让姐姐也去看看热闹顺便等自己。
清风进去办手续去了,暖暖独自站在校门口却心事重重。
“疑?是你?又见面了。”
暖暖一抬头,就看到刚问她耳环的女人,正推着一辆女士自行车站在不远处。
“啊,是你啊,好巧啊。”
李慧兰觉得俩人挺有缘分的,一个小时竟然遇到了两回。
“你这是,在等人?”
这里可是县一中门口,眼前的姑娘虽然长得好看,可身上却没有书生气,所以李慧兰才会问她是不是在等人。
“我陪我弟来的,他考上了县一中。”
“哎呀,那可厉害了,刚才陪你吃饭的就是你弟弟吧,怪不得斯斯文文的,这是家里要出个大学生了呀。”
暖暖一听有人夸她弟弟,心情好了不少,又想起上午人家问自己的就说,“对了,你不是问我耳环哪买的么?”
李慧兰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对,你问你家里没?在哪买的?”
暖暖一脸抱歉的说道:“我问了,可我弟说买不到的。”
“买不到?难道是友谊商店的、要外汇卷?那没事儿,我能搞来外汇卷,你就说是哪里卖的就行。”
“不是商店买的,是从外地带来的,所以没得买的。”
原本暖暖是想让她知难而退,结果一说东西是外地带的,这人反而更感兴趣了。
“哪带的啊?魔都,帝都?”
暖暖就摇头,不说话了。
李慧兰见她这幅样子,就有点不高兴,她李慧兰可是县大院一枝花,啥时候这么上杆子过。
心想着不告诉就算了,好像谁稀罕似的,可再看一眼暖暖带着的耳钉,她可不就是稀罕的不得了么。
她倒是可以傲娇的甩头离开,可她又担心今天问不着,她会心里痒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李慧兰来劲儿了,自行车往边上一停,就上前拉着暖暖往墙根处走,
“哎呀姐妹儿,你就告诉我呗,这儿也没别人,你悄悄告诉我,也不会有人知道,我保证谁也不说,”
暖暖被她磨得没办法了,用手捂着偷偷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
“什么?!”
“港城?”
“你家有海外关系啊?!”
“你小声点啊!”
暖暖要气死了,心想这人咋这样啊,刚刚还说给她保密,转头就嚷嚷了出来。
李慧兰才不管,反倒是一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