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怀疑

换源:

  姜川远在卯时突然惊醒,心里一阵不安,突然想到什么,起身就往书房方向去。

远远的就看到守门的两个侍卫都到在地上,不妙!

他急匆匆的进书房,眼睛直接往某个位置看,空的!

完了!完了完了!这下太傅和三皇子都不会放过他了!

谁会知道他刚挖的尸骨,谁又会来盗尸骨?

他急匆匆的出了门,“来人!!给我端两盘水来!”

巡逻的下人听到喊话直接就带着水来了。

“给我泼醒!”姜川远如今连谁来盗尸骨都不知道,只能期望着两人能给出个线索,不然无法交代。

“啊!谁!谁泼的水!”两个侍卫直接为冻醒。

“快给我老实交代,谁来过这!”姜川远忍不住一脚过去。

“老爷饶命啊老爷,我们未曾看到摸样,只大概看出是两个妇人,那两人走路一瘸一拐的,打着灯笼过来,突然就挥了一手坟墓,属下晕了过去了。”

“是的老爷,还未等我们看清面目,也没有问话,行为很是干净利落。”另一个侍卫补充道。

一瘸一拐?府上视乎没有这种人,不对,姜听澜的院里就不知道有没有了。

“叫上几个人,跟我去紫莘远。”姜川远气势汹汹的往紫莘远去,程嬷嬷早已料到。

此时的紫莘院,好几个丫头在院子煎药,还有忙忙碌碌的端热水进出的婢女,明明天还没亮,但紫莘院亮如白昼。

姜川远到门口的时候,就是看到了这么一副画面。

“老爷。请止步。”两个守卫拦住了姜川远。

“放肆!既然知道我是老爷,还敢拦我?”姜川远看着这两个原本是他院里的侍卫,一肚子火不知道从何而起。

“属下只听令与程嬷嬷,不敢违抗皇后娘娘。”两个侍卫压根不把姜川远放在眼里,这就是程嬷嬷调教的成功。

“好,行!你去通禀,让嬷嬷来见我!”姜川远指了指这个顶他话的侍卫,他进自家女的院里还得让院里的贱奴同意,真是反了天了。

“老爷,属下不敢,无法为老爷通禀。”侍卫依旧面无表情的回话。

“行,给我打进去!”姜川远也懒得废话,直接带着人想冲进去。

程嬷嬷这时才慢悠悠的走来。

“家主,如今小姐尚在病中,不便起身,家主这般大吵大闹是为何。”程嬷嬷端着个身子,气势上压到了姜川远。

“哦?小女病了?可曾叫大夫,既然病了,我作为父亲的,为何不能进去看一眼?”姜川远越发心疑,越不让他进,越可疑。

“老奴也是怕小姐过了病气给您,家主若是真要进,老奴也不敢拦着,来,老爷请。”程嬷嬷侧了个身让姜川远进。

她跟在姜川远身后面无表情,姜川远一进院子,药味直冲太阳穴。

“阿澜是得了什么病,要吃这么多药?”姜川远看着这些药,这是把药当饭吃吗?

“这想必老爷也是知道的,小姐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受罚,这身子骨一直是没好过,这几日又受了风寒,这新病旧患便一同发作了。”

“这药啊,有的是治风寒的,有的是治内伤的,有的是治外伤的,这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小姐不得好好的养上几年,您说对吗家主?”

程嬷嬷语句间的暗射姜川远不是听不懂,但他只能装听不懂。

“既然如何,我更要看看了,这些日子忙了些,幸得两位嬷嬷照料,想问嬷嬷一句阿澜是何时病着的呢。”姜川远在下人的眼里属于高高挂起的官老爷。

红脸白脸他都不干,这府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这是从一堆下人口中得出来的答案。

“家主,小姐的病一直没好过,在老奴上门的那天起,小姐一直养到现在,也面前将杖罚的伤势养好了一切,这几日暴雪,小姐又感染了风寒。”

“小姐已卧病在床多日,晚些我们还是要请大夫重新诊脉的,只是没想到家主会突然来探望。”

在路上,程嬷嬷不停的上眼药,让姜川远的怀疑时高时低。

等姜川远到了床前,看着脸色发红,唇色发白的姜听澜,他伸手摸了下姜听澜的额头,果真烫得下人,屋里的炭火也十足,他又摸了下姜听澜的手,也是烫的。

看来风寒不假,姜川远喊了几句“澜儿?澜儿?为父来看你了。”

姜听澜的眼皮动都不带动的闭着。

“你们昨晚夜里可有什么异常?”姜川远将目光移到身边站着的李嬷嬷身上。

“回家主,昨晚夜里小姐突发高烧,一时之间来不及寻大夫,我们便将之前大夫开过的伤寒药煎上了,小姐现还未喝药。”

“昨晚过于混乱,不曾发觉有何异常。”李嬷嬷一字一句的回答,像说了无数遍。

“将你们院里的下人都叫出来,最近府里进了贼寇,本老爷要查查是否你们这混了贼人。”

姜川远已经很久没进这个院子了,自从两个嬷嬷住进来后,他便失去了对姜听澜的掌控,也无法从伺候姜听澜的下人里套话。

“是,家主。”姜听澜听着李嬷嬷喊的家主,突然感觉怪异,其他人都称姜川远是老爷,唯独嬷嬷只称呼家主,这是为何。

算了,暂且不论,这场戏得让姜川远失去了第二次进来探查的机会。

“老爷,这是院里所有奴仆的契,所有人,包括厨房的,洒扫的,都在这了,您看看。”李嬷嬷很上道的连契都拿出来。

姜川远回想着他的护卫形容,两个老妇,下人衣服,一瘸一拐,他一一看了过去,连男仆都没有放过。

“你们所有人走一圈。”姜川远果真按她们的想法来了。

可惜,让他失望了,这里面最老的是李嬷嬷和程嬷嬷,其他的人没有一瘸一拐的。而程嬷嬷和李嬷嬷不可能进他书房。

皇后的人做事完全可以不顾他的意愿去做,也没必要做这种偷摸之事,更何况她们如何得知尸骨的,一切说不通。

而姜听澜更不可能得知,她昏迷的时日比她清醒的时间还长,她又怎么会知道尸骨的事?

姜川远把事情真相自己越推越远,以他的脑子,等想通都不知道是何时了。

姜听澜了解他的这个父亲,若不是脑子没啥用,他也不必在这太常丞的位置不动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